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22.二乘聖人妄取涅槃
送交者: 小百合 2016年09月05日11:38:4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22.二乘聖人妄取涅--正源老師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依 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的論文︰【法我見者,以二乘鈍根,世尊但為說人無我。】(《大乘起信論》卷2)說明了大乘的無我觀是具足人無我與法無我的現觀,就 是兼含世俗諦與法界實相的勝義諦;而二乘的無我觀只在現象界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上面去作人無我的觀行,或作蘊處界的法無我的粗相觀行,本質上仍不出人 無我的範疇,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觸及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的緣故,所以說嚴格而言他們沒有大乘人無我智,更沒有法無我智。


馬鳴菩薩接着開示:【彼人便於五蘊生滅畢竟執著,怖畏生死,妄取涅槃。】(《大乘起信論》卷2)是說由於 釋迦世尊只為他們說人無我,並沒有為他們宣演真正的法無我;於是他們就對於五蘊的生滅無常產生了終究堅固不移的執著,因而恐懼生死、畏懼生死,一心想着舍 報要入無餘涅槃來出離生死。


平實導師在《起信論講記》中也開示:

二乘無學聖人必定不回心佛乘的二乘無學聖人為什麼他們會怖畏生死?……這是為什麼呢?這也就是說,他們始終認為:五蘊的生滅是確實有的、確實 存在的,所以我一定要離開五蘊的生滅、生死。因此而說他們對於五蘊的生滅有畢竟的執著。(《起信論講記》第4輯,正智出版社,頁253-254。)


導師的意思是說:這些必定不回心佛乘的二乘無學聖人,他們認為一定要離開五蘊的生滅才是入無餘涅槃,才是取證無餘涅槃。


可是馬鳴菩薩為什麼說他們是妄取涅槃?因為二乘聖者觀行、思惟的對象都不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他們遵循 世尊教導,依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或十因緣、十二因緣的因緣觀,如理作意作觀行、思惟,得到的結論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無常、苦、空、無我, 都是緣生緣滅;也知道唯有不再出生未來世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才能究竟離開生滅無常之苦,才是取證無餘涅槃。雖然他們也都接受 世尊的教誨,信受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外,另有一個入胎識本識真實存在,而且恆不生滅。然而,由於並未親證這個真實常住的本識如來藏,無法體驗了知如來 藏的真實如如的體性;像禪宗六祖惠能,在五祖弘忍為他演述《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言下大悟,當下誦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 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這樣實證如來藏,然後如實道出親自體驗如來藏體性的真實語,對於那些二乘無學的阿羅漢而言,根本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這樣的體驗卻是在五蘊、十二 處、十八界存在的當下,就同時能體驗到的。六祖惠能大師也是在證悟如來藏當下,對照自身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染污不淨,都是生滅的,都不具有能自我 存在的體性,都是動搖變異不定的;反之自心如來藏卻是清淨無染,不生也永遠不滅,具足自在的體性,是永不變異,而且能出生萬法的真實常住心,眾生的五蘊、 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法,正是由於自己的如來藏所直接、間接出生或顯現的。


大乘別教菩薩既然在證得如來藏而明心當下,就已現觀自身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與自心如來藏同時同處,而如來藏又是能出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不 生滅法、常住法。那當然就同時明白滅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後的無餘涅槃,其實就是如來藏獨自存在的境界——正是佛菩提四種涅槃中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 個結論其實就是說:眾生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存在的當下,同時就有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真實存在;不是滅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離開了五蘊、十二處、十 八界的生死才是涅槃。


大乘別教菩薩在實證如來藏,通過這樣的體驗而信受不退,就有了無生忍,一定會發起大乘人無我智;正如 平實導師開示:

菩薩從轉依如來藏的立場來看:如來藏本來不生不滅、離生離死,既然從來離生死,那又何妨有世世的五蘊在這個如來藏表面生起落謝?根本沒有什麼關係。 就讓世世的五蘊生生滅滅,而我轉依不生滅的如來藏安住;如來藏既然本來就不生不死,我轉依如來藏也就是在生死當中保持不生不死啊!何妨如來藏的表面有五蘊 生死輪迴不斷,我的實際還是不生不死啊!菩薩是轉依如來藏而這樣看待生死的。所以菩薩就不看重五蘊生滅現象的滅除:上輩子五蘊滅了,沒有關係,我再去入 胎,從頭繼續再修學佛菩提,就這樣世世增上進修,最後就可以成就佛菩提果。如來藏本來沒有生滅,何妨有五蘊生滅呢?所以菩薩就不害怕世世的五蘊生死苦,所 以對於五蘊的生滅就沒有畢竟的執著。(《起信論講記》第4輯,正智出版社,頁254。)


從菩薩這樣現量觀察所得的真實智慧,來看待二乘聖人的對於五蘊生滅無常產生了終究而堅固不移的執著,因而恐懼生死、畏懼生死,一心想着舍報後不再出生五蘊,要入無餘涅槃來出離生死,當然就覺得根本是沒有必要的!因此,馬鳴菩薩才會說這些二乘聖者是妄取涅槃


馬鳴菩薩以妄取涅槃評斷一心想着捨棄五蘊,要入無餘涅槃的二乘聖者,並不是沒有經教依據的,像《思益梵天所問經》卷1中聖教說:

世尊!若有決定見涅槃者,是人不度生死。所以者何?涅槃名為除滅諸相,遠離一切動念戲論。世尊!是諸比丘於佛正法出家,而今隨於外道邪見,見涅槃決定相。


經中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一個人,他堅固決定地執持有一個法是涅槃,那這個人就不能度脫生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涅槃實際的意義就是除滅了一切法的 法相,遠離了意識覺知心中動轉的一切想念和覺觀分別的虛妄戲論。像這樣的比丘,雖然在 佛陀的正法中出家修行,然而如今卻跟隨着外道的邪見一樣,堅定執著有一個涅槃法相可得的見解。這也就是說,像這樣決定見涅槃者,這樣見涅槃決定相者,都已經落入外道一樣的邪見中了;外道的邪見是什麼?無非就是四倒:無常常倒、常無常倒,非樂樂倒、樂非樂倒,無我我倒、我無我倒,非淨淨倒、淨非淨倒。


首先來說,眾生如果沒有如來藏,那麼滅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離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生死後的涅槃,就成為空無的斷滅境界;空無斷滅就是無 法,無法能說有什麼相?斷滅無法又怎能是 釋迦牟尼佛在《阿含經》中開示寂滅、清涼、清淨、真實的涅槃?然而,也不是像某位生前被稱為台灣佛教界導師的人,在他書中這樣說:


滅與無,是緣起幻相的一姿態,非是都無斷滅。滅與無,都不是沒有,如說:現在沒有抗日戰爭,這確是什麼也沒有了。如說:抗日戰爭已過去,沒有了,但 歷史曾有此抗日戰爭,此項戰爭的影響仍在。所以即生而即滅,有而還無,與都無斷滅不同。雖念念生滅,剎那不住如石火電光,過去行業已滅而能不失,予未來以 作用。月稱論師說:滅非無法,故業雖滅而仍感生死,不須阿賴耶持種(是否有賴耶,更當別論),即是此義。(《中觀今論》第4輯,正聞出版社,頁139。)


他說滅與無,都不是沒有,不是斷滅,也不是什麼都無,意思是說:諸法滅盡後的滅相或空無之相,實際上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


然而,滅與無之後,究竟還有什麼呢?他說:過去行業已滅而能不失,予未來以作用。說:過去造作的業行結束後,還是有能量存在不滅失,會繼續產生 作用去影響未來。也就是以能量這個心外的物質之法作為眾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滅去後剩下的存有,作為連結三世的不生滅法、常住法,那就成為地道的能量外 道。那就是無常常倒,因為物質之法必定是有形有相、有增減、有生滅;有不少人認為能量是無形無相,其實是不對的,因為能量可以被測量它的強度,可以被導引,也會被比它更精細、堅硬的物質給阻隔,這就表示它是物質之法,那這也是無樂樂倒。物質不能生心,而非心的物質之法,何樂可言呢?它又是無我我倒,既然是生滅變異的物質,而不是能識別的心識,當然不能說是我。


最後來說,它也是非淨淨倒,因為佛法中講染、講淨,是從會不會與貪瞋痴等煩惱相應來說;能量既然是物質之法,本質上就不存在會不會與貪瞋痴等煩惱相 應的問題,卻以佛法中的淨或非淨來評價它,其實都與佛法無涉,那當然就是非淨淨倒。因此,當這位已故的佛教界導師以能量作為眾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滅去後仍然存在的常住法時,就不能再說這是佛法了。


而他引用月稱論師滅非無法,故業雖滅而仍感生死,不須阿賴耶持種的邪教導,來佐助他的外道見,甚且以加上腳註是否有賴耶,更當別論的間接手 法,來遮掩他否定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的顛倒見,卻更讓他想以抗日戰爭的例子,來說明滅相不滅的妄想戲論無法成立。因為依他的邏輯,中國人八年對日抗戰 雖然結束了,但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業行過去之後,並不是斷滅的空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還有能量不滅,未來就會產生酬償因果的作用,並不需要阿賴耶 識來執持業種。然而,沒有阿賴耶識執持業種,造作惡業留下來的能量也就沒有個人專屬的收藏處,那這些能量留在哪裡?總不能說它遍滿虛空,否則要如 何歷歷不爽地準確報償在每一個造業者未來世的身心上,成就世間人所說的個人造業,個人擔的因果極則?更別說成就以因果法則為核心的佛法了。


難怪《思益梵天所問經》卷1後面接着的經文中,聖教要開示:【世尊!若人於諸法滅相中求涅槃者,我說是輩皆為增上慢人。】說像這樣主張在諸法滅盡後 的滅相中可以求得,也就是說可以證得不生不滅、無生無死之涅槃實相的這些人,其實就是還沒有得到真實的法,而自稱已經得到了;還沒有證得的證量,自稱已經 證得的增上慢人。因為就像這位台灣佛教界的導師,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滅盡後的滅相中有能量,是不生不滅的涅槃本際的主張,顯然是意識覺知的虛幻妄想, 是想象而不是實證所得的真實智慧,正是未證謂證、未得言得的增上慢人。


其次要說,真實在三乘菩提中見道的賢聖,不論解脫道中的初果以上聲聞聖者或緣覺辟支佛,乃至佛菩提道中明心不退的七住以上菩薩,進一步如理思惟,都 會知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滅盡後的涅槃中的本際,涅槃的實際就是眾生第八識如來藏獨住的境界,祂是真實存有而不生不滅常住的心體之法,既不是生滅變異的 物質,更不是意識思惟想象的虛構之法。


然而,三乘菩提中見道的賢聖,雖然確信有本識如來藏常恆不滅,甚至於親自驗證祂的真如性,也還是不應該堅執而落入涅槃見中,否則還是如《思益梵天所 問經》中所說,是不度生死之人,也還是 馬鳴菩薩所訶責的妄取涅槃之人。這從證得大乘人無我的七住明心菩薩的如理現觀來看,就更為清楚;因為依二乘解脫道修學的阿羅漢或辟支佛入涅槃,其實就 是把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滅盡而不再受生,只留下第八識如來藏獨存;而當他把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滅盡,不再受生時,他阿羅漢身心都不存在 了,又怎麼見涅槃呢?反之,如果有決定見涅槃者,必定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尚未滅盡,當然就還在三界之中而不度生死了。


至於大乘別教親證如來藏的菩薩也是一樣,轉依所證如來藏真實而如如心體時,現觀涅槃本際如來藏不於六塵萬法起覺想分別,更不反觀自己所住的涅槃境界,又怎麼會決定見涅槃,作涅槃想而妄取涅槃呢?


這樣說明,大家應該就清楚了。時間的關係,這一集就說明到此。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CN/a/a14/3186-a14_cn022


蓮花6-crop-300.jp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hare:談談國人的“猴性”
2015: 老幾:以民主踐踏道德與以道德強姦民主
2014: 老幾 :黑格爾的“存在”
2012: 公安部註銷綠卡和楓葉卡持有者的身份證
2012: ZT: 揭秘冰期後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之謎
2011: stinger:談談“理性”的迷霧
2011: ZT:中國戰禍之周期循環 (作者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