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關於神童寧鉑:讀後感
送交者: 山谷風暴 2005年07月22日10:52:1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這篇文章以前也讀過.
讀完此文我感覺中國當時的超前教育還很不成熟
(現在怎樣就不知道了).
能夠持久吸引一個人堅持認真做一門行業的是興趣.
而興趣的產生正如火苗一樣,
主要是自生的,或者通過誘導鼓勵而形成的.
相信張亞勤的成功,一方面在於他對這方向培養了持久的興趣,
另一方面他有一些好習慣能讓他走向成功.
要成為神童,只要有先天天賦和後天訓練就行.
而科研成功的因素不止這些.
要百折不撓,要有動力,要有好習慣,
以及自我學習自我引導的能力.
社會能力也要有一些,
(作為發展中國家,神童不可能一直在保護中成長,
不象美國Nash那樣).
如果神童家長們懂得怎樣做"產生天才的土壤"(魯迅語),
如果有教育心理學專家在這些方面注意培養一下,
結果也許好得多.

至於寧鉑及其妻子對孩子教育觀點的不同,
個人以為要中庸一下.
約束,規劃是培養人才的骨架,
這方面在小孩子年紀小時應該有.
在某個階段以後就慢慢淡化.
自由發展是培養人才的肉體靈魂.
也是不可缺少的階段.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悲哀無奈的教育
2004: 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無益於栽培人才
2003: 中國高幹何為要美國人培育?
2003: 素質教育DIY(三續)——掠奪開發為哪
2002: 反駁陳琳答中國青年報的“再質疑”
2002: 美國名校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