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23)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語譯:生來就有知識的是上等,通過學習而獲得知識的次一等,遇到困難而去學習的再次一等,遇到困難還是不去學習的,是下等的老百姓。)
將事物進行排序不是容易的事情。要想把一個群體中的人排序,首先需要我們認清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的特點——現在,我們發現了構成一個群體的四個人各自的特點:一個人是“生而知之者”,第二個人是“學而知之者”,第三個人是“困而學之”,第四個人是“困而不學”;其次,排序需要我們確立某個標準,沒有標準就沒有真正的排序——名言中對這四個人的排序所貫徹的標準,是人們獲得知識所需中介環節的多少:“生而知之者”排在第一位,是因為這個人獲得知識不需要任何中介,排第二位的那個人獲得知識所需中介只有一個,那就是“學”,排第三位的那個人需要兩個中介,它們是“困”和“學”,排第四位的那個人,有多少中介也是無濟於事,只要他不去“學”,最終也就不會有任何知識。“排序”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2、“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語譯:父母活着的時候,不要到遠方遊玩,遊玩就必須有(固定的)方位。)
一個人在宣布過“父母在,不遠遊”之後,又說出“遊必有方”,意味着他不再堅持這個“父母在,不遠遊”了,因為“遊必有方”中的這個“游”自然包含了“遠遊”,按照這個人修改後的說法,人們可以遠遊,但從現在開始,人們不管是遠遊還是“近游”,出門之前都必須告知父母自己將要前往的地方——如果父母還活着。
問題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張三向李四宣布:“父母在,不遠遊”,後來更是宣布“遊必有方”,可以說張三占據了優勢地位,是強者。李四拒絕接受“父母在,不遠遊”的約束,於是奮起反抗,最終還勝利了。勝利來之不易,李四的勝利是頂住強者壓力的成果;勝利還需要我們付出代價:李四爭取到了“遠遊”的自由,卻又必須連每一次近游之前都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勝利”受到了隱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