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的兩個誤區 |
送交者: 林磊 2005年10月05日20:45:4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美國哈佛大學數學教授丘成桐最近在記者招待會上指出兩點:第一點,十多年前,從中國去哈佛念書的學生至少考試是沒有問題的,“從前中國來的學生至少考試成績在班級里占到前1/3位置,但是這些年頂多排在後1/3”(見《北京科技報》2005年8月10日-16日)。第二點,中國有些名校的回國“全職教授”名不副實,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做一點二流的研究工作,卻拿走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的年薪(見《科學時報》2005年8月18日)。 事實上,與十多年前不一樣,除了少數真正愛好數理的天才學生,目前國內最好的學生,正如美國的情況一樣,進名校並不讀數理,而是學習工商管理、法律、國際貿易等專業。這就解釋了上述的第一點現象。這就是丘成桐的第一個誤區。 沒錯,在美國的全職教授必須在受聘的大學全職工作至少9個月;在外面兼職不超過3個月是允許的。國內名校從美國聘請的“全職教授”,正如丘成桐指出的,在中國的工作時間不超過三個月,所以這些教授並沒違反他與美國大學的合同。一個名教授能夠給學校作出的貢獻有幾個方面:1.帶出好的學生;2.為該校的體制、科系發展方向和管理提出寶貴的建議;3.提供該校管理人員、師生與國外名校的有效聯繫,比如安排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訪問、介紹老師到國外做訪問學者、把好學生介紹到美國名校等。第3點如果做的公平專業,對該教授的美方大學和在國內“兼職”的大學是雙贏的。其實,第2和第3點的重要性和價值往往超過第1點。 比如,美國哈佛大學前教授基辛格在離開國務卿職位後,開辦了一所顧問公司,利用他積累多年的經驗和人脈,為大客戶提供專業意見和搭橋工作,所收費用往往以幾百萬美元計算,也就是幾千萬人民幣。與此相比,回國“全職教授”所收的100到200萬元人民幣,對國內名校來說,顯然是物美價廉了。不同的是,基辛格的顧問公司是掛正招牌做生意,而在學術界,這種“生意”是雙方心照不宣的。所以,對於回國“全職教授”的貢獻,一般人只了解第1點。丘成桐也只是提到第1點,這就是他的第二個誤區。至於該教授在做“生意”時是否公平公正,甚至淪為“學霸”,是該教授個人的職業操守問題,是另外一回事。 “全職教授”和國內名校雙方,都知道一流研究是很難在3個月內做出來的。所以,如果該教授利用部分時間在國內遊山玩水,是可以理解的。其實遊山玩水是公認的能促進思維創新的方法之一,如果該教授能把研究生也一起帶去,就更美滿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