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解(3)
蘇東坡
1、楚初到黃州:“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有言外之意的是“好竹連山覺筍香”。“好”的意思是美好,“連山”的意思是滿山,“筍”是竹子的嫩芽。
如果說詩句中的“竹”子象徵的是造福者,則要想成為造福者,竹子必須具備一些稟賦——能夠用自己的“好”去滿足人們視覺上的需要、能夠用自己的“筍”的“香”去滿足人們嗅覺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想成為造福者,竹子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供其大量生長於其上的“山”。
“成為造福者”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2、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知識的外觀,揭示的是一種因果關係——“身在此山中”是原因,“不識廬山真面目”是結果。想要形成這樣的知識,我們首先必須已經認“識”了“廬山真面目”,否則的話,“廬山”因為我們的“橫看”而呈現出的“嶺”和因為我們的“側”看而呈現出的“峰”,我們就不能說它們都不是廬山的“真面目”;知識還是有用的——有了這樣的知識,想要“識廬山真面目”,住在廬山的人們只需走出廬山,其他地方的人們則不至於費時地走進廬山,不至於費力地從各個角度對廬山看了又看。
“知識”受到了隱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