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9) |
送交者: 彭運生 2019年10月25日17:17:0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孔子名言解(9) 1、“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公冶長篇第五) (語體文:子貢問:“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孔子答:“你呀,是一個器具。”子貢問:“什麼器具?”孔子答:“瑚璉。”) 如果說孔子的目的是長時間地吸引子貢,而且實現了,那首先是因為孔子足夠幸運,以至於子貢主動找上門,向孔子詢問自己是什麼人,這為孔子吸引子貢提供了起點;其次,是因為孔子足夠聰明,知道怎樣激發子貢的好奇心——只回答“你是一種器具”,但器具種類繁多,有高低貴賤之不同,這樣,子貢自然關心自己到底是哪一種器具。 “長時間地吸引他人”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2、“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長篇第五) (語體文:有人說:“雍這個人有仁德卻沒有口才。”孔子說:“要口才做什麼?滔滔不絕地與人辯駁,常常被人討厭。我不知道雍是不是有仁德,要口才做什麼?”) “孔子”有關於“佞”的兩條知識:“御人以口給”是佞在人們身上的表現方式,“屢憎於人”是佞帶給人們的結果。有了這些知識,“孔子”能夠先聲奪人,用“焉用佞”來質問他人,又能得理不饒人,末了還追問一聲“焉用佞”;另一方面,要想“知”道“雍”是不是“仁”,“孔子”必須有相關的知識,知道一個有“仁”的人會有一些什麼樣的表現,再去觀察這個“雍”是不是有這些表現,根據觀察所得,才能對這個“雍”做出判斷。 “知識”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篇第五) (語體文:孔子說:“理想不能實現,坐木排到海上漂浮,跟隨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聽後歡喜,孔子說:“子路喜愛勇敢,超過了我,不可取啊。”) 我們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歡喜,子路表現出歡喜,是因為聽到了孔子所說對自己不無讚揚的話——“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另一方面,歡喜中能夠蘊含各種各樣的信息,孔子從子路的歡喜中,看出子路對勇敢的喜愛超過了自己,已經達到了“無所取材”的程度。 “歡喜”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4、“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公冶長篇第五) (語體文:孔子問子貢:“你與顏回誰厲害?”子貢答:“我怎敢與顏回比?顏回聽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聽到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不如他,我與你都不如他。”) 如果說“孔子”的目的是平息“子貢”對自己的怒火,而且實現了,那首先是因為孔子足夠聰明,能夠及時意識到子貢的憤怒——“回”比子貢聰明了十倍,而孔子問子貢自己與“回”更厲害,這簡直就是在取笑子貢,子貢一說出“回”的聰明是自己的十倍,孔子馬上知道自己闖禍了,這就為平息子貢的怒火提供了前提;其次,是因為孔子有相關的知識,知道人們不容易對肯定自己的人發火,於是對子貢說出“弗如也”——你子貢真是有自知之明啊;還知道人們不容易對如自己一樣的失敗者發火,於是對子貢說“吾與女弗如也”。 “平息他人的怒火”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8: | 日本有沒有中醫 | |
2018: | Invalidity of E = mc2 | |
2017: | 不要對“PA2015”說我不感興趣 | |
2017: | “北京哥們”當年舉薦習近平上大學 如 | |
2016: | 希拉里管奧巴馬要他選舉班子就是現在給 | |
2016: | 基辛格是本屆奧巴馬希拉里的大決策總參 | |
2015: | 擘傾聃:國家不幸太子成窩 | |
2015: | 芨芨草:讀書2 | |
2014: | 誰知道中國夢原始策劃發明人汪乃君被雪 | |
2014: | 誰知道中國夢原始策劃發明人汪乃君被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