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信根最難得 |
送交者: pifu01 2020年10月15日11:32:3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作者:譚無稽 人有五種根器 原始佛教中佛陀最初教人的修行內容,基本包含在“三十七道品”中。其中有個“五根”,也就是人的五種根器,決定着修道能不能成功,便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人們最熟悉的慧根,僅僅只是其中一種。 何止修道成功需要這五根的打底和加持,一切事業的成功也何嘗不是如此,所以不要以為只是修行和宗教上的事情。 信根,對應的便是“信念”。精進根,對應的便是“勤奮”。念根,“念”就是憶念不忘、念茲在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對應的便是“專注”。定根,對應的便是“定力”。慧根,對應的便是“天分”。 這簡直就是成功的五大根本素質,缺一不可。佛教指出這都是根器,道破的就是其根本性。《阿含經》稱五根為“善根”,若具備就會生出“五力”,即五種大力量: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然後便能“善聚”,一切有關的善緣和善果都會向你這裡匯聚,待因緣具足,成功和成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能有人會問,五根是五種根器,根器是天生的東西,如果不具備,又有什麼辦法呢?的確,能夠五根兼備、五力同體的人,可謂鳳毛麟角。但此事可以從兩個方面看。 一是其實人人都是具備五根的,只是有多少深淺的區別。你可以回頭想想,自己身上是不是這五點其實都是有一點的,只是不太多。既然都有,那麼就有雖然先天不足、但能後天補足的可能,就像中醫的調養和道教的築基,就都涉及到這個。 二是人雖然很難五根都具足,但往往有一根或兩三根是特別突出的,這特別突出的地方就是你的突破口。你就先盯住這特別突出的根,將其發揮到極致,走到走投無路了還不成,就自然會真正理解和注意到其他根的重要性,然後自然會去致力於補足。這就叫以一根帶動諸根,最終走向全面。 拿我個人來說,五根之中,我念根和慧根還算可以,但其他根的情況就不太妙,特別是精進根和定根,簡直差得很。自己十幾年走過來,能夠有這一點見解,讓人覺得還可以、有啟發,全賴念根和慧根之力。但我的自受用卻並不多,也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就是精進根和定根的過於欠缺。後來在見解上基本走到頭了,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解決,所以就越來越關注精進根和定根。它們其實是一體的,因為都指向“工夫”,勤做工夫就是精進,工夫越深則定力越強。我的文章常常強調工夫的重要性,就是源於此,背後全是淚。 還有一些人是反過來,慧根可能弱些,但精進根和定根很好,看起來雖然拙一些,但是踏踏實實的,很有德者和長者風範。我特別喜歡、特別願意親近這種人,就是因為他們有的正是我所缺的,乃是一種互補效應。這類人就要多從“行”上下工夫,行本身就會開發智慧,行到瓶頸處也更能知道自己缺的是什麼,然後精準打通而前行。 這兩種情況相對來說還算是好的,最怕是毛毛躁躁、跳上跳下還蠢萌蠢萌的人,不在少數,該醒醒了。 在世間法上也同樣如此。回想我這些年,一直很隨性,世俗看來叫任性。卻就是這麼隨性下來,慢慢地就做上了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把委曲求全降到了最低。能一直隨性,就是靠念根;能hold住,就是靠慧根。可惜做什麼都不深入,這又是精進根和定根不足帶來的問題。 你為什麼活不出自己?我的經驗可以吸取。我的教訓,更要吸取。 人的第一根器 五根之中,有一根情形最特殊,堪稱第一根器。便是居於首位的信根。這裡還是說廣義上的信,而不只是宗教意義上的信仰。 它之所以居於第一,就是因為不在取捨內,乃人人必須具備的一根,是打底和根基性的東西,就是它統攝和引領着五根。如果你五根很平均都偏弱,便要從信根下手,這是僅剩的出路。 五根可以對應五行,五行就是萬物的五種根本性質,就像五根是人建立一切事業的五種根本素質。五行之中也有一行最特殊,便是“土”,木金火水土的五行對應方位便是東西南北中,土正居於“中”,也是統攝和引領所在。這就像中醫里五臟對應五行,胃對應的便是土,而受五穀之精的“胃氣”正是五臟之氣的核心和根本,《黃帝內經·靈樞》所謂“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信根對應的,也正是土性,是那個能壓得住一切、關係決定着一切的東西。 老子言“見素抱樸”,素樸就是土氣,世人卻都太洋氣了。 信根的作用,還是以我自己為例。上面說到我精進根和定根很差,只是念根和慧根還可以。接觸這些東西的十幾年,其間絕算不上勤奮,也經常丟到九霄雲外胡思亂想做別的去了。但我天生對道有親近意,無論如何心中一直存着此事。後來回頭反省總結,發現只要心中真存着一件事,那麼即使你不去碰它的時候,它也是在潛意識裡“自整理”的。大家應該都有過一種經驗,便是人生的某個階段你有個重要困惑,那時你怎麼也搞不明白,就暫時放下了。你以為你忘記了,以為並沒有在上面下工夫,可是後來有一天,也許是很久很多年以後,你突然就明白了,既沒有忘也沒有懈怠。這體現的就是那種自整理作用。我在道上的體悟,似乎也是就這麼自然而然地明白起來,其間雖有各種摸索,但下工夫的時間遠遠不如不觸碰的時間,只是心中存着此事而不曾變更根本關注點。 心中存着此事,其實就是信根的體現,看着像念根,但念根是有意的,信根卻是天然的。所謂信,所信的東西未必是清楚明白的,但你就是有這種信。比如你就是喜歡做這個不喜歡做那個,就是喜歡這種人不喜歡那種人,你也說不清楚原因,但你就是如此。這背後隱隱而明明的東西,就是那個信。信者信物,它是你生命的信物,生自你生命的核心,一切看似不同的所信其實都是這個核心的反映。老子說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個“信”就是信根的信,《周易》和禪宗稱為“消息”,在那種恍惚渾沌、不知所以中,卻存在着一個真真切切的信。可以說,信就是人對於生命本質的感應,其中既有天道,也有你的特色。所以信的真正意義,不是你相信一個東西然後去實現,而是這個信充分呈現和顯現出來的過程,是到最後才真正明白的。但最開始你起碼要有這個真切的感應。所以禪宗悟道一開始就要求學人“立決定信”,但最後的境界才是“不疑之地”。 那麼如何建立自己的信,也便很明白了——你要回到你的生命本身,而不是一味被外境牽引裹挾着走。你要在生命本身的回歸和體驗中,傾聽內心的聲音,明白真正的你是誰,你真正的底色、喜好和方向是什麼。剩下的,就是遵從和呈現。如此才是生命的綻放,而不是殭屍在遊蕩。 信根的作用,還不只是“自整理”,還有個“自聯繫”。便是真信有了,在一切事情上,便都會自然引導着你往心中所信上考慮。就像我的時常跑偏到看似無關的事情上,但卻常常在這些事情上不自覺地往道上考慮,說是跑偏,其實不偏。詩人會在一切事物中發現美,禪師、道人會在一切事物中見到道,你用心在一件事情上,所有事情便都會與這件事發生聯繫。比如一個設計師,他看一切都自然會考慮能不能成為素材;一個商人,他看一切都會考慮有沒有商機;等等等等。所以發現和找到自己生命所信之所在,是多麼重要和關鍵啊!唯有真信之處,才能充分觸發和開掘生命的敏感度,而能到達怎樣的高度全賴這種敏感度。這也關繫着你的生命是發散還是聚焦,發散便是一盤散沙,聚焦才談得上突破。 瑞士潛意識心理學大師榮格有句話,我一直很喜歡:“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是沒有多少自主性的,他是他身上的魔鬼推動着的傀儡。”所以那些藝術家往往是放蕩不羈的,不是他們非要如此,是他們不由自主,控制不了自己。一切領域富有創造力的人,也往往如此。當然悟道者能夠在自主下實現這一切,不能自主終非成就。但要看到他們背後那個能給我們啟示的東西:依照自己生命的本真來活,不失生命的信物,才有真正的創造和綻放。 故《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有真正的信(信根),自然會引導和催促你去行(精進根),自然能讓你念念不忘(念根),自然能抵抗和排除種種誘惑干擾(定根),自然能在積累之下、專注之中融會貫通、靈感迸發(慧根)。信根真有了,五根便都有了。一切問題,也都是因為信根不足。一切事業無不如此,世間法上的不能自律、勤奮、堅持種種,追溯到根源,就是無信處或信不牢。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被稱為沒有信仰的時代。 成就感>成就 因此完全可以說:看一個人能有多大成就,就看他信根有多厚,無論出世還是入世。僅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這個人的未來和結局。 信之正邪深淺同樣很重要。正才能引至正,邪只能引至邪,開始決定最後。正邪與深淺很多時候是一回事,所謂的邪,往往就是太淺了。 所謂成就之“大”,不只是量級,還有穩定和長遠。無信之人,必不得其量。信不正者,必不得其穩與久。 成就也是對標於自己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大成,大成要看天賦器量,也要看時運。而只須自我實現,自我成就。就像一朵花,只要充分綻放過,而不一定非是名貴品種。 成就有大小,成就感卻都是一樣的。此為性相之別。 這就夠了。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9: | 球體趨勢的天體結構與熱力學平衡態下的 | |
2019: | 哺乳綱有袋上目雄踞大洋洲的生物史可能 | |
2018: | 怎樣才能評上諾貝爾獎 | |
2018: | 留美碩士感慨:美國教育很殘酷 | |
2017: | 距離、旋轉和數組塊學的邏輯和出版的書 | |
2017: | 290 一棵沒有信仰的樹10月14日郭文貴全 | |
2016: | 修身是可信可行的, 鑰匙放在住在芬蘭的 | |
2016: | 人類共有100種心理狀態 | |
2015: | 大陸的教育宣傳絕對有問題,干毛問題都 | |
2015: | 轉貼:少年班神童 如今過得很不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