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fu01註:俺貼來的東西都是自己讀完了覺得講得非常棒的東西,與我心有戚戚焉,所以奉上來與大家共享。裡面的文字顏色等標記是我劃的重點。這個系列可能會有10來篇帖子
by 慈城羅珠堪布
苦 諦
所謂苦諦,包括了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用現在的語言來講,就是大自然和有情眾生。也即內在六道輪迴中的生命和外在的宇宙世界,這二者也叫做有漏。“漏”即煩惱,貪、嗔、痴、慢等煩惱;“有”即依靠這二者會產生煩惱,所以叫做有漏。無論是所有的世界,還是任何生命,都是可以讓我們產生煩惱的根源,所以叫做有漏法。
從無色界到地獄,從生命到外在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叫總相或共相。每一個四聖諦都有四種共相,這樣總共有十六相,也叫做四諦十六行相。
苦諦的四個行相
苦諦的四個行相分別為:無常、痛苦、空性、無我。其中前三個與三法印或四法印講的一樣。
世界是變化無常的,世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痛苦的,世上的一切都是無我、空性的,其中沒有一個可靠並值得追求的東西。這就是佛教的世界觀,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佛教的人生觀,因為苦諦當中包括了外在的世界和一切生命。在深深體會到輪迴痛苦之後,有自他兩方面的利益:第一,會心無旁騖地去追求解脫;第二,會對輪迴中的眾生生起慈悲心。
不過,我們也應該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雖然這個世界是痛苦的,我們不能像以前一樣自欺欺人地把這個世界美化、理想化,在毫無警覺的閒散中虛度着時光,但也沒有必要把這個世界過度醜化,讓自己陷入極度的哀愁之中,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準確的世界觀。
第一,無常
無常可分為宏觀的無常和微觀的無常。宏觀的無常,是指我們都能感受到的無常;微觀的無常,是指所有的東西每一剎那都在變化。
雖然釋迦牟尼佛在很早以前,就宣說了微觀的無常。但很多人卻不相信,而只相信自己的肉眼,因為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微觀的變化,只能看到固體類的大多數物質一直都保持着同一種姿勢或者狀態,所以被自己的感官愚弄、欺騙了很長時間,心裡始終留存着常住不滅的錯誤觀念。但現在我們都知道,實際上佛說的完全正確,每一個分子、原子都在不斷地生滅、不斷地運動,世上沒有一個靜止的東西,這叫做布朗運動。
其實,無論是生活、婚姻、感情、生命、財產、地位、名聲等現實生活中的所有變化,都源於微觀的變化。如果微觀不變,宏觀是無法變化的,但我們卻只能感覺到粗大的、宏觀的變化。同時,所有的變化,都是隨着因緣的變化而變化的。其中有些因緣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有些因緣是突然間產生的,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控制因緣,所以也沒有辦法控制或了知變化以及變化的方向。
釋迦牟尼佛還告訴我們,人類是不知饜足的。人的美會有疲勞,興趣再高也會慢慢減弱、淡化直至最後消失,甚至還會變得厭煩、反感,代之以新的興趣。有人說:一年學佛,佛在眼前;三年學佛,佛在天邊。第一年學佛的時候,很興奮、很積極、很精進、很想修行、很想解脫,但如果沒有不斷的聞思修,只是依靠最早的信心,就很難維持原狀,這種積極心態過一段時間就會下降。時間長了,就慢慢淡化了。再過一段時間,剛開始的興奮,就已經跑到九霄雲外去了。開始是一個對三寶很有信心的佛教徒,但有一天邪惡念頭冒出來以後,就會不想聞思修行,這樣我們就離佛越來越遠,甚至有可能徹底退出佛教徒的行列。這就是審美疲勞的典型特徵,也是我們的心理規律。
我們要掌握好自己的心態,要讓它不斷進步,就需要不斷地聞思修,當不斷地感覺到有新的成就時,就不會審美疲勞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學佛三年,佛也在眼前”。佛經里講,在證得一地菩薩的時候,才能確定我們的身份,才能永不退轉。在此之前,所謂的修行人、佛教徒,都是暫時的,以後可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務必要去創造好的因素,要不斷地聞思修。
無數事例證明,我們的內心變幻不定,我們的身體日趨衰老,直至死亡。如果天葬被鳥吃了,就會變成鳥糞;如果土葬裝在棺材裡,就會慢慢變成泥土;如果水葬扔進河裡,就有可能被其他魚類吃掉,最後變成這些動物的身體……任何事物都不可靠,唯有學會通過修行,去控制自己的內心,才是最有價值的。
真正的騙子,就是我們自己的內心。現實生活中的悲歡離合、變化無常,都是內心的反映。我們一定要珍惜學佛的緣分,在因緣具足,自己身體比較健康的時候,儘快、儘量地完成解脫大業。如果哪一天身體不好了,或者出國、移民了,在基督徒的環境中生活,聞思修的很多因緣都不具備了,就會慢慢脫離聞思修,對佛的信心,對因果輪迴的概念也會慢慢消失。佛教徒的活在當下,就是在自己心理狀態比較好,身體也比較健康的情況下,努力創造好的因素,不受無常的支配。當從根本上解決了一切煩惱,當所有的無為法、有為法都不復存在的時候,就是四諦當中的滅諦。在沒有達到滅諦的時候,一切都是無常的,都是靠不住的。無常是修行的動力,修無常的人一定會好好修行。佛經裡面講,雖然燒香拜佛也有功德,但這些功德不如修一分鐘、五分鐘無常的功德。哪怕修一分鐘的無常,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
佛經裡面把無常歸納為四種:
一,有生必有死。所有的生命,凡是有生,最後都會死,這個大家都知道。
二,有聚必有散。雖然感情深厚的父母、兒女,都希望永遠不分散,一直在一起,但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候,五百阿羅漢沒有一個人流一滴眼淚,只有阿難在哭。釋迦牟尼佛告訴他,你不能哭,我很早以前就跟你說過,所有最喜歡的東西、最疼自己的人、最美的事物都會失去,你沒有必要為此傷感。佛這樣說就是在提醒阿難,有聚有散,是自然規律。我們不能逃避現實,只能更堅強地面對現實。去到安靜的地方,對我們的修行會有一些幫助,但也並不意味着一切都解決了,即使逃脫了惡劣的人事紛擾,卻逃不過自己的煩惱,嗔心、自私、貪慾依然如故,所以,學會面對現實尤為重要。
佛教徒與世間人面對現實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因為面對的方法不一樣,導致面對的結果也不一樣。比如說,世間的孝順兒女會認為,如果父母有一天不在了,自己就沒有辦法活下去了,對父母的感情越深厚,父母離開時的打擊越嚴重,這在佛經裡面,叫變苦。但佛教徒卻懂得修無常,在父母離世之前,就學會了有所準備,所以在面對父母離世的現實時,就能想得通——世界就是這樣,人固有一死,這是自然的規律,有聚就有散,再痛苦也沒用。佛教徒的兒女都懂得,父母在世的時候要孝順、要惜緣,不能跟父母吵架頂嘴,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時候,一切都晚了。如果父母在世時不懂得孝順,以後一定會後悔的。
懂得無常的人,會活得自由一點。無論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會有一旦失去就沒法活下去的念頭。哪怕遭遇再大的不幸,也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創傷。無常修得好,臨終的時候就不會過分留戀這個世界,更容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淨土。假如對金錢、人事太執着,就會變成往生的障礙,甚至根本沒有辦法往生。更嚴重的,還可能會變成自己執着的人或事物上面的一個寄生蟲或昆蟲,這是多麼可怕啊!
修無常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但難度再大,也要去克服,要抓緊一切機會訓練自己的內心,以求無常光臨的時候能平穩過渡,臨時抱佛腳,是不可能起作用的。很多學佛的人學了很多年,卻仍然脾氣暴躁、尖酸刻薄、斤斤計較,這都是學了理論卻沒有修的結果。
三,逢高必墮落。比如說,投生人天,是比較高層次的生命。如果今生不修行,死後一定會墮落。哪怕在今生今世,也會因為各種因緣而衰落。高官落馬、富豪破產,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這個大家都很明白。世上沒有永不墮落的事物,唯有超離世間的佛的智慧,才沒有高低之分,所以不會墮落。
四,聚集必滅盡。所有聚集的東西,財富、金錢、福報,最後都會用完。錢財就是這樣,有可能是自己用完,也有可能在自己根本沒有來得及享用時,便撒手人寰,最後由別人來幫我們用完。福報別人搶不走,但最後還是會用完。
以上四種無常,佛教也稱為四邊、四際、四終。所有有為法,都在這四個框架當中,沒有一個可以超越。
世界無常,人生短暫。我們目前的狀況應該是比較理想的,身體健康,至少可以站起來走路。精神也比較健康,至少可以正常思維,學佛、修行的條件都比較理想。我們必須珍惜這一切,萬事說變就變,世界本身就是這樣,這就叫做無常。
很多人知道這些道理是對的,但自己卻做不到。這都是還沒有實修,還停留在聞思階段的標誌。
佛法可以分為教法和證法。教法,就是佛經的理論內容,通過聞思就可以了解。證法,就是修行的結果——戒、定、慧。如果沒有修,理論是沒有辦法融入到現實生活當中的。雖然佛教的觀念,會對解決生活、工作中的矛盾有一些幫助,但卻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真正能融入到生活當中的佛法,就是證法。如果自身有了戒、定、慧,生活不僅可以過得幸福、開心、快樂、愉快,而且可以更有意義。從此以後,生活就是修行,修行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平時就要以無常的眼光來看待世界,這樣才會有修行的動力。雖然不能說佛教徒就不能追求物質享受,但卻不能過度地追求一些沒有必要的東西,也不要過度地去執着外在的人和事,放下萬緣,事事想得開,這樣修行也會比較順利。即使沒有來得及成就,也會走得比較順利,因為在我們內心當中,已經沒有什麼對世間的留戀了,這樣就有機會去往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