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气论二 : 什么是“元气” ?
送交者: 小儒晏新明 2019年01月26日05:53:1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元气”概念来源于孔子。孔子在赞天时说:“大哉乾元”。所谓“乾元”,就是“元气”,因为“乾”就是“天”,就是“气”。所谓“大哉”,就是整个宇宙。孔子这句话,用今天的话这样说:“整个宇宙都是元气呀”。

        儒家看宇宙,就是“运动一气”(张载语)。所以,“元气”有时也被称之为“一气”。所谓“一气”,就是说整个宇宙根本上只存在一样东西,那就是“气”。

        这个认识应该是不难弄清楚的。

        体内的空间与体外的空间是同一个空间,屋里的空间与屋外的空间是同一个空间,一楼的空间与九楼的空间也是同一个空间,它们都与整个宇宙空间相连为一体。地球的空间和太阳的空间是同一个空间,太阳系的空间和银河系的空间也是同一个空间。从人体内到宇宙体内,整个宇宙的虚空是一体的。从“气”上讲,整个宇宙就是“一气”。

        既然整个宇宙就是“一气”,那么“气”就不存在于时空中。既然“气”不存在于时空中,那么它的存在就是不可被改变的。“气”的不变性就是本文小儒要说明的“气”的另一个基本特性:“气的一元性”。

        儒家的“元气”概念,恰恰表明了“气的一元性”特征。

        根据“元气”概念,儒家的宇宙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可以称之为“气一元论宇宙观”。在这一宇宙观中,天地、世界、人、人类社会以及万事万物都是从“气”中来。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现象: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以及一切精神现象:鬼神、爱恨、喜怒哀乐、历史、文化等等,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是“气”变幻出来的“象”。这就叫“现象”,进而“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现象”这个词里的“现”字,实际上是动词,“象”是宾语,是动词“现”的结果。而在“现象”后面,有的只是“气”。这千变万化的“现象”,又都是从“元气”开始。从“元气”中产生日月星辰、产生万物、产生生命、产生社会、产生精神、产生文明、产生历史。

因而,不了解“元气”,就不可能了解宇宙,也不可能了解自己。

要了解“元气”,就得从“元气”的第一义开始。

         “元气” 的第一义就是指“宇宙初始状态”。众所周知,“元”字的基本含义就是“起始”、“开初”之义。正因为此,在儒家描绘天地生化万物的具体过程的《周易》里,“元气”卦,即“亁卦”,就放在众卦之首。这是为了表明,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是从“元气”开始。因而,要想了解“元气”,就得读懂“乾卦”。要想了解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如何从“元气”中变化出来,就得读懂《周易》。正因为此,《周易》就成了儒家之首经。不读懂《周易》,入不了儒家殿堂。

        至于《周易》“乾卦”如何阐述“元气”?这一问题过于专门复杂,待小儒日后讲解《周易》时再具体讲。这篇短文只够阐述 “元气”的基本含义。了解这一点,对于生活在今天科学昌明时代里的读者,已经是不小的收获。

        通过以上的简要讲解,具有好奇心的读者应该会觉得儒家的“气一元论宇宙观”很有意思。不过,要想深切感受其有意思之处,还得与“科学宇宙观”对比着看,才能品出其味道。

        我们来看看“科学宇宙观”是如何讲述“宇宙初始状态”的。

        今天是科学昌明时代。这个时代里最昌明的地方,就是科学家们宣布了“宇宙真相”。这是科学家们的嗜好。可不,凡是最大的科学家,都是宇宙论的专家。而在他们的宇宙论里,他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们发明的“宇宙初始状态”。

        “宇宙一开始是个什么样?”

        这一问题人们还没有开始问(蠢人才会问),科学家就赶紧来回答了:

        宇宙开初,是一个密度极高的小铁蛋(物质核),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它爆炸了。当然,在“宇宙初始状态”问题上,科学家的意见目前还没有统一。他们还有争论。比如说,当今坐第一把交椅(牛顿之椅)的大科学家霍金就不同意物质核之说,他认为“宇宙初始状态”是一团极小的高能雾。

        最初的宇宙,那团小雾,究竟有多小?还是霍金能说得具体:比原子还小,好像是他亲眼在显微镜里看到似的。

        尽管 “宇宙初始状态”究竟是“小球”还是“小雾”或者是“菜汤”,科学界对还在争吵,但有一点科学家们完全一致,那就是,它们都莫名其妙地爆炸了。

        经过科学家们的周密计算,他们算出,这一爆炸迄今已经延续了137亿年,而且还一直在延续。今天人所知的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及满天星星,都是这一大爆炸炸飞的弹片,正在满天飞。科学家们通过光谱分析,坚信他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壮观景象。

        自从科学家们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后,“就像中了头奖”(霍金语),他们用他们的奇谈怪论,从各国政府那里挣得巨额的科研经费。在巨额经费的推动下,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已经被动员起来。他们在地球上竖起许多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正以坐井观天的姿势,日以继夜地观查着老天。他们审慎地计算着。他们要算出,这一大爆炸将会在哪一天结束。因为有一天大爆炸停止了,宇宙也就消失了。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要向人类宣布这一“伟大的日子”。

        当然,最先交卷的还是霍金。他已经算出,我们的宇宙还有137亿年的两倍的寿命。也就是说,宇宙的大爆炸刚刚完成了三分之一,人类还生活在爆炸中,还得继续炸。

        这一科学理论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乒乓”(BIG BANG)。

        还有什么话可说?科学家发明的这个宇宙,原来是“乒乓宇宙”,信仰科学的人,原来是“乒乓人”。

        这种人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满世界扔炸弹,“乒乓、乒乓”。而且这种人越炸越悠闲文雅:身着白大褂,坐着软沙发,只要食指高雅一按,就能在荧光屏上欣赏蘑菇云的壮观。

科学统治的世界就是这样。这难道不是现时吗?从TNT炸弹到原子弹,到氢弹,炸弹的威力越大,这种人越兴奋。大炸弹一旦炸响一个,这种人举国欢呼。

        在科学的忽悠下,当今世界凡是想出头的民族都希望拥有这种大炸弹。以至于今日世界政治大戏演出的剧本是:那些能造大炸弹的国家禁止其它国家拥有大炸弹;那些弱不禁风的小国,为自保而偷偷摸摸捣鼓这种大炸弹。政治明星们在国际舞台上把这出荒诞戏演得正二八经。

        更有甚者,那些能造大炸弹的人,正幻想着去宇宙中到处扔大炸弹,并已为此剧本起了个亢奋的名字:“星球大战”。他们把他们那些令人作呕的怪念头艺术化,称之为“科幻”,以此来教育人类的下一代。

        ——原来人类真的是如此容易愚弄!

        当然,最容易愚弄的要数当今的世界领袖們。

科学家们宣称,只要你们给钱,我们就能造出太阳。如果你们不相信“宇宙大爆炸”,我们就炸给你们看。为此,科学家们设计了据说是能够复制宇宙起始状态的机器:超级对撞机,以此来敲世界领袖們的钱袋。

        设计刚一完成,霍金就向世界宣布:这部机器“将宣告一个具有重大物理学发现的新的黄金时代的到来。”

        接着,科学家们的黄金时代果然到来了。他们这个牛一吹出,日本人和法国人就争吵起来,生怕失去黄金的所有权。后来,法国人联合其它欧洲伙伴,人多势众,赢得超级对撞机的建造权。当然,为黄金买单的是纳税人。为此,欧洲的纳税人要为政治家的愚蠢而付出巨额税款。

        面对科学家的超级牛逼,不是所有人都会兴奋,也有人感到害怕。一些胆小的美国人,将此事告上了法庭。他们控诉超级对撞机一旦真的造出宇宙的初始状态,产生一个微型黑洞,会导致整个地球瞬间消失。

        我们是文明人。而自从人类有文明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的 “科学昌明”这么无聊过。

        今天人们夸耀的东西,只要一讲出来,连任何一个原始人都会为之脸红。人类的任何一个童话,都比霍金一类的科学家做的事美。

        每当想到自己是文明人,小儒就对满世界被科学愚弄的人充满怜悯之情。那些科学家藏在角落里吹吹牛也罢了,他们却不甘寂寞,要站出来指导人类的行为,糊弄什么科学发展,让人生活在大爆炸里。

        通过大爆炸来制造宇宙,地球难道不面临着毁灭吗?

        小儒不期望地球文明就此毁灭。小儒要站出来说话。

        小儒要大声对这些科学家说:你们错了!

        为什么说科学家错了?因为寻着科学家的唯物主义路子去寻找宇宙起源,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机器与手段,他们的努力注定是无用功。

        为什么是无用功?因为这种事情在宇宙中压根就不存在。宇宙的本体是“元气”,是虚空。虚空是无,哪里会有什么起源?因而,一切描绘宇宙起源或进化的理论学说,都是在瞎说。

        科学家所崇拜的“宇宙大爆炸”,再大也不过就是“元气”放个屁,哪里谈得上什么宇宙的起源。

        当然,这里要讲清楚,当小儒指出宇宙没有起源时,并不是说只要一讲“宇宙的初始状态”就错了。儒家也讲“宇宙的初始状态”。儒家认为,“宇宙的初始状态”就是“元气”。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人之所以会去对所认识的事件寻找一个初始状态,那是人的大脑的认识特性使然,并不是自然界本身如此。人脑就是那么娇气,它只接受通过逻辑方式组织好的信息与知识,而不接受杂乱无章的东西。你对一个人发出一串音节,尽管你说它有意义,但听的人一定要分辨出这串音节的语法逻辑,他才能分辨出你的意义。人对知识信息的接受也是这样。人在大脑里一定要分清楚,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怎样,人才能认清事物。

        正是人脑的这个认识特性,要求人在理论上给出一个事物的初始状态或者逻辑起点。因此,当人们在讨论宇宙时,就需要找到一个宇宙的逻辑起点。我们说,“气”不存在时空特性,当然也就不存在初始状态。但当我们需要把“气理论”讲清楚,进而使听者认识到宇宙的真相时,却需要讲出它的初始状态。通过这个初始状态而发展出来的理论才会是有条理的,人们的大脑才能接受,把这个道理讲出来后,别人才能听得懂。这是理论的要求,并不是事实如此。

        为了寻找“宇宙的初始状态”,儒家不去编造稀奇古怪的故事,而是去事实中寻找。这是儒家与科学家的不同之处。

        事实上,宇宙万物是由“一气”组成,那么它在逻辑上的初始状态就应该“元气”,因为它是宇宙万物的元原因。从“元气”到“一气”,就是“气”自身在事实上和理论上转了一个圈。宇宙从始至终,浑然一体,儒学事实理论,浑然一体。这就是儒家找到的宇宙统一性。

        人类寻找宇宙统一性的历程是相当艰难的。就拿现代科学来说,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企图找到一种宇宙的统一性,从而能够把握宇宙的总规律。

        西方自然科学体系里有很深重的唯物主义传统。这一传统导致了科学家们很重视对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的观察和研究。正是由于科学家注重于物质现象的研究,他们的学说因而很难构筑宇宙的统一性。

        原来科学家们认为,只要找到了具有不变性的物质的最小单位,就能找到宇宙统一的基础。后来,有的科学家把原子核打碎,果真在十九世纪末发现了粒子。由此,他们认为已经找到了物质的最小单位,就称其为“基本粒子”。但很快,物理学家海森伯发现了测不准原理。这一原理使量子力学意识到,在微观粒子与观测仪器间存在着一种无法排除的相互作用。人们要看到粒子,就必须借助于观测仪器,而观测仪器本身也是粒子的产物,它必定会干扰所要观测的微观粒子,从而改变其状态。那么,科学家们观察到的基本粒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基本粒子本身还是观测仪器让科学家看到的样子?

        通过粒子观查粒子,究竟是谁观查谁?

        量子力学最后回答说:不知道,或者说无法知道。

        由于在物质概念上寻找宇宙的统一性具有很大的困难,许多科学家把注意力转移到“场”概念上。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引导着科学家的思路越来越往虚处走,从而使现代物理科学的研究领域也渐渐从“实”转到了“虚”。

        根据万有引力原理,“场”原来指的是物质引力的范围,叫“引力场”,如地球对月亮的引力,我们可以称它为地球的引力场。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还有各种各样的“场”存在,如“电场”、“磁场”等。有的科学家把物质的各种“场”现象联系起来,统一叫它“物质场”,或者叫“基本场”、“统一场”。他们意识到,这种“统一场”也许可能解释所有的物理现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爱因斯坦晚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寻求这样的统一场,希冀从中找到一种能够统摄宇宙万物的和谐之美。

        当“场”概念被抽象为一个独立概念时,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脱离物质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场”成了唯一的存在,这就使得科学家的“场”概念似乎与儒家古老的“元气”概念具有了某种相同的性质。

        对此,西方一些科学家也有认识,如卡普拉说:“在中国哲学中,道的术语隐含着虚而无形、能生万有的场的观念,而气的概念却明确地表达了场的这种思想”。

        中国一些热爱传统文化的学者很兴奋地看到了这种联想,就说:“在基本粒子研究的理论解释中,由于对物质的连续形态--场的研究,目前已从古代希腊的原子论走到了中国古代的元气说,我国古代思想中的活东西与现代尖端科学有了直接的联系。” (周士一、潘启明《“周易参同契”新探》)

        人们现在还不明白这种联系本身的价值何在。也许它已经降低了中国传统认识中“元气”概念的价值。

        “场”与“气”无疑存在着某种联系。它可能是“气”的阴阳二性变化时所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应形式,比如说,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场,是地球之气与月亮之气的特殊感应形式。是不是这么回事,还需要进一步去认真研究。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统一场”概念在现代物理学里还不能完全摆脱“物质”概念的羁绊。

        在爱因斯坦的广意相对论里,“统一场”依然属于宇宙物质集体的引力场(曲率),所以他能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出有关空间平均曲率和宇宙中物质数量关系,然后计算出宇宙的质量和宇宙空间的曲率。

        实际上,在现代物理学里,各种各样的“场”概念仍然被理解为“物质的属性”。这样的“场”概念充其量只能把物理学里的各种场,如“电场”、“磁场”等统一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物质”概念的统一属性,而不能真正获得对宇宙的统一性的认识。

        君不见,儒家的“元气”概念恰恰具有这样的性质,能把整个宇宙万物完全统一起来。

        在儒家的“气”理论里,“元气”既可以展现为空间和时间,也可产生万物和万事。宇宙里一切能被人的感官所观察到的物体,包括通过望远和显微工具而观察到的存在物,如细菌与银河系等,都只是“气”的具体存在形式。因此,“元气”有着能够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生命世界与灵魂世界、万物与人、人与鬼神、人与人类社会以及过去、现在、将来统一起来的性质,能真正表达出宇宙的统一性。

        科学家远没有能力达到这样的高度。

        因而,在小儒看来,把“元气”说成是“场”,看起来是进步了,实际上退步了。这种要把古老的儒家学说与现代科学接轨的尝试,实际上是在作践儒家,贬低儒家。

        另外,由于科学概念具有太强的专业性,经常让人很难懂,这就限制了它的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像爱因斯坦“统一场”这样的概念,它所能表现出来的宇宙的美与和谐,仅存在于少数理论物理学家的观念中;至于爱因斯坦为表述他的“统一场”而写的数学公式,当今世界仅有极少数的数学家能看得懂。

        而儒家的“元气”概念,至少在中文中,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语言。使用这样的概念来描述用于指导人类的行为的宇宙观,则人人都能理解。它既可以成为科学家们在专业领域内研究的指导思想,也可以成为一般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指导思想,同时也能使高深的理论研究与人的世俗生活沟通起来,适应范围相当广泛。

        人类找到宇宙的统一性,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成熟。科学家既然没有能力做这种事,那就该去做适合他们做的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小儒认为,为人类的前途计,为避免人类走向毁灭,对科学的宣传与普及应该由对儒学的宣传与普及所取代。

        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因为人类的理性最终会让人类从自杀的路上回头。 

        小儒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小儒晏新明壬辰年写于法兰西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368 元气说植根于开天辟地之前的洪元时
2018: 彭运生谈艺录(167)
2017: 第一只鸡是怎么来的?
2017: 彭运生:文化沉思录(19)
2016: 其实中国政府战略上要对付的有两个对手
2016: 这儿名为教育论坛,难道要跟专搞剽窃跟
2015: D.QU著:"南歌子"反格词谱增补
2015: 老几:人类的认识是如何可能的(一)
2014: 事实与原则(5) - 相对世界(提纲)
2014: 朱雨心: 中国人都是小老婆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