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小學教育一定不要學習美國 |
送交者: 一草根 2006年02月05日13:47:2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美國社會與文化,觀察與思考(17)——中國的小學教育一定不要學習美國
教授社會成員今後一生做人的規矩,這一條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人類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人是群體動物,生活成長在人類社會中。作為社會的一員,人的行動就不能完全是自己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需要有一定的做人的規矩的。沒有人會自發自願地熱愛被規矩被限制,被迫遵守規矩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把做為一個社會成員所必要遵守的基本規矩轉變為人生的自然生活習慣之後,人就不會感覺痛苦了。而在年幼上小學的時期正是一個人學規矩初成方圓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基本的做人的規矩的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今後的成長、以及一輩子生活的幸福影響非常之大。 美國文化崇尚個性獨立鼓吹意志自由,忽視的是個人對集體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任個人放任自流,不講自律以及對他人的理解與寬容。美國的小學在人的童年的兩個教育目標上都是不成功的。美國社會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美國自己的文化傳統(西方的重個人的文化傳統)的影響,資本家賺錢的需要(市場經濟的發達興旺靠的是,大量以個人為中心的頭腦簡單的消費購買者),地大人稀的優越地理條件,以及美國強大富裕的經濟優勢。 美國的教師不敢、也不能嚴格地要求學生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例如最基本的,不能要求學生做作業,因為那樣可是侵犯人權的,某些無理的家長很可能到學校里來鬧,甚至狀告學校。所以美國的中小學生很是放任自流,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以從來不做作業,老師留的課後作業靠的是學生自願選做。美國的小學校更像是兒童活動站。我的學生中有不少於百分之八十的人在小學和中學期間,基本沒有或是很少做作業。學生們在小學基本是玩過來的。美國的小學畢業生中不會閱讀、不能算數的大有人在。美國的學生不懂得遵守紀律(這是獨立性強的表現),不懂得尊重別人理解別人,不會或是很難適當地克制自己。 美國的人口密度遠遠低於中國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低的一個好處就是人與人之間可以有較大的迴旋餘地,人可以不必過多的克制自己的欲望脾氣等等。所以美國的學生可以放任自流隨心所欲一些。但是中國可是沒有這樣的好條件,雖然國土面積不算小,但適宜人居住的面積不大,而且人口又太多,大家像伊拉克蜜棗似地擠成一團(用美國話來形容則是像沙丁魚似的擠成一團),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什麼迴旋餘地。所以為了今後一生工作生活的平靜和諧,中國人必需從小養成適當克制自己寬容別人的習慣,而人在上小學時的年齡正是人生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在我印象中,中國的小學在培養學生們遵守紀律、互相幫助、適當克制自己、進行自我批評方面是做得很不錯的。 美國有大把的錢,學校雇得起很多教師,所以學生的班分得很小,十幾個或是二十個學生一個班。教室里的桌子常常是擺成一個圈兒,上課學生們可以隨便說話,由於人少學生有很多機會與老師直接對話,老師也有時間和機會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因為學生少,所以自由度比較大。這點一般的中國學校就學不來,因為中國沒有錢雇那麼多的教師,蓋那麼多的校舍。中國的中小學一個班往往是四十多到五十個學生(有的地方也許還要多)。 美國的小學生中學生沒有學習的壓力,日子過得那叫輕鬆愉快。中國現在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沒法與人家比。中國的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這是一個需要另外認真討論的問題。按說,如此輕鬆愉快地生活着的美國孩子們應該是心理非常健康的,但是實際情況卻讓人吃驚:我的學生中服用抗精神憂鬱、抗多動興奮症、抗精神分散症的藥物,還有治療其它心理障礙精神毛病的藥物的學生不少於四分之一。這個現象,我現在還解釋不了。 我對小學生活的回憶是很美好非常愉快的。我認為生活在毛澤東時代的我的童年是金色的(雖然物質的東西不多),與現在的小學生們的童年比起來,我感到很是慶幸而得意(我可不願意當一個現在的小學生)。 記得我上小學時,四十幾個學生一個班。教室里桌椅擺成六排八列,我們由矮到高排成一隊進入教室,從第一排依次坐起排位子,我總是坐在最後一排。上課時學生們挺直腰而坐(對脊椎骨的健康生長有好處),誰想發言先舉手,得到老師允許後站起來說話。坐在同一列的學生成為一個小組,小組的頭兒小組長由組員們民主選舉,班裡的很多活動是以小組為單位的。記得三年級時,我們小組星期天由組長帶領去中山公園玩。組長伸手去偷摘池塘里的蓮蓬不小心掉進了水中(只有二尺深),逗得我們前仰後合大笑不止,一群人還得七手八腳把落湯雞似的組頭兒從水裡揪出來。一周的每一天,一個小組要在下午下課後打掃教室衛生(六天正好六個小組),組長帶頭兒掃地擦桌子。不知道現在的小學生是否還要自己動手打掃教室衛生?美國的小學生是絕對不干打掃衛生這樣的活兒的(打掃教室衛生的活兒是清潔工人們幹的)。 現在中國這麼多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小學教育就更有必要創造環境使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養成勤懇、自強、尊重他人、遵守紀律、適當約束克制自己的習慣,以便於今後能夠獨立生活,並且能在生活中工作中與他人和睦相處。中國的小學教育在這方面曾經做得很好,應該認真挖掘總結自己已有的好經驗,用不着學美國,也一定不要學美國。 再說幾句關於寄宿制學校。 一般的寄宿制學校實際是個好東西。因為父母工作太忙,我從小學到初中都是住校。住在學校整天與一大群小孩兒混成一團,你摩我擦你來我往,也懂得了互相謙讓,友愛互助;聽鈴響起床,聽鈴響進教室,聽鈴響進食堂,聽鈴響睡覺上床,習慣了自覺遵守作息時間;排隊出操鍛煉,排隊進食堂吃飯,排隊去看電影,排隊去澡堂(在校外)洗澡,懂得了集體主義和遵守紀律。記得在食堂吃飯時,八個人圍坐一張方桌,兩個人合坐一個長條凳。當時剛渡過三年困難時期,為了節省木料,長條凳面只有四寸寬,每個條凳只有三條腿:兩條腿朝前,中間的一條腿朝後。為了保持凳子平衡不翻倒,兩個人要同時坐下去,同時站起來。吃飯前兩個人同時坐下去不難,但是不少時候,一人吃得快,吃完了想走忘記了兩個人得同時行動,一下子站了起來,凳子立時翻倒,坐在另一端還在吃飯的另一個弟兄可就一下子仰翻在地上了。我被翻倒在地上若干次,也翻倒別人好幾回。倒也摔的不疼,好在我們太年輕,沒有人摔斷骨頭。我不記得有人因此而哭鬧。現在回想起來,住校培養了我的獨立生活能力,理解別人寬容別人的好脾氣,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這些能力和習慣對我以後多年的土插隊與洋插隊生活幫助頗大。 普及寄宿制學校當然不實際也不可能,可能是學生們在中學期間或畢業後到部隊去當兵一年。兩個星期或是一個月的軍訓時間太短,而且最好是與士兵們住在一起。所以叫作“當兵”,不叫“軍訓”。這樣對人一生的成長很有好處。而且我估計,當過兵的經歷是以後找工作的一個極好的條件:現在在美國找工作(尤其是公司的工作),一個人只是能力強還不行,還需要有互相協作團隊工作(team work)的精神和經驗。 2004-9-30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5: | 中國傳統干支節氣歷 | |
2004: | 中西科技體制和學風的差距 | |
2004: | 居里夫人:光榮背後的辛酸 | |
2003: | 從“知識型勞力過剩”看當代中國就業前 | |
2003: | 海外觀眾致中央電視台公開信 | |
2002: | 奕豹:為什麼周春生不夠格?為什麼周春 | |
2002: | 呼籲完善制度───也論XYS的“倒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