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宇宙生命一切現象,致宇宙生命一切知識 |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10月10日15:34:0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格宇宙生命一切現象,致宇宙生命一切知識 ---東海客廳論格致
對于格物致知,王陽明先生理解有誤。他說:“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又說:“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將格物理解為格去物慾、為善去惡,將致知等同於致良知明明德。如此理解,後面的誠意正心修身,豈非成了贅語。
格心也屬于格物的範疇。格心的時候,順便消除物慾,自正其心,“正其不正以歸於正”,誰曰不宜。但是,不能將格物狹隘為格心,不能將正心視為格物的本旨。致知在格物,格物為致知,經有明文。
八條目各有側重,各負其責,必須統攬兼顧,統歸修身。陽明先生一方面將格物致知作擴大化理解,一方面卻忽略了格致的本職,導致思想的內斂。
以心性為中心,人類的身體精神、政治社會和天地間自然萬物,都可以為儒家所格。這才是格物致知的正義,格宇宙生命一切現象,致宇宙生命一切知識。格心性而成內聖學,格政治而成外王學,這是儒學兩大根本。行有餘力,則以格人身而成中道醫學,格萬物而成自然科學。
朱子在《大學或問》中這樣解釋格物窮理之理:“至於天下之物,則必各有所以然之故,與其所當然之則,所謂理也。”探索“天下之物”的“所以然之故”和“所當然之則”,就屬於科學的範疇。
方便而言,內聖學可稱為道德哲學和道德科學,外王學可稱為政治哲學或政治科學。但哲學、科學這些概念局限性很大,即使加上“中華特色”之定語,不足以盡儒學之圓大,只能方便一用。
格物致知的知,以道德真理和政治大義為核心,此之謂義理。飛龍廳友言:“義理關過後,就是工夫關了,工夫關過後,方有傳道一說。”此言極是。兩關是儒生自立自達所必過。義理關屬於學和智,格物致知,學而時習,學術高明,義理智慧通達。工夫關屬於誠正修養。誠其意而正其心,怎麼說就怎麼做,知行合一。
義理不通莫論功夫,功夫不到難以傳道。儒家功夫最重勇德,傳真道辟邪說,是是非非,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都離不開勇德。義理不通為愚,勇德不備為懦。愚懦之徒而論功夫,妄人妄論,自欺欺人耳。
致知和致良知,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不能割裂開來。這是一條東海律:無知很可怕,無良知更可怕。無知者愚昧,無良知者非人。人雖愚昧猶可訓,非人化者必成災。故格物致知很重要,致良知更重要。
致知是致良知的基礎和前提,不致知是不行的,僅僅致知是不夠的。致知須與誠意正心並重並行,並落實到家庭社會生活和王道政治追求中去。
關于格致,朱子理解正確。《大學》章句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其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通達這一段話,于格致之義可以無疑了。朱子又說:“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儒學就是孔子和歷代聖王窮至事物之理的結果。內聖學是窮至道德之理,外王學是窮至政治之理。
“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非個體所能,即使聖人也不能。作為個體,一期生命的時間精力非常有限,不可能物物俱格,事事皆通,只能把重點放在內聖外王二學上,如果行有餘力,再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能力選擇某個專業或藝術深造。但作為一個歷史性的群體,儒家所致之知,不必局限於聖王學。一物不知,儒家之恥。以整體和歷史的眼光看,這句話可以成立。
正元廳友言:“正其不正以歸其正。天外星球來撞地球了,為非正。讓它換個方向,為正。”完全可能,但必須等到科技發展到相應的高度。注意,科技能力就是人類潛能的一種發用。一切人類文明,包括道德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經濟文明科技文明,無非良知的光明。
人類德智無限,潛能潛力無限,但這是性體的無限,落實到具體時空中的作用,則是有限的。別說性體,就是人類的潛意識能量,也有不可思議性。但是,無論怎麼厲害的人,只能激發其中小小一部分。
人類智慧和潛能的開發有兩個特徵:一是無限,不封頂,永無止境;二是有序,循序漸進,這個序,包括科技發展的程度。在任何具體時空中,沒有人能把所有潛能都開發出來,否則別說小小地球,整個宇宙都會亂套。 2021-10-3余東海集於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儒家網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儒馬不兩立,正邪不同流 | |
2020: | 萬景路:儒教在日本僅僅是門學問 | |
2019: | 諾獎年年給日本人,就是打死不給村上春 | |
2019: | 陪跑就陪跑吧 村上春樹也許對獲獎並不 | |
2017: | 《國際考古學暨歷史語言學學會會刊》( | |
2017: | 韓國為何拋棄漢字 二十年後又後悔了 | |
2016: | 四十萬 易金, 十四王, 其來源 易經繫辭 | |
2016: | 51.成一切種智(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