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家天下專制屬於歷史,公天下憲制代表未來
送交者: 余東海 2022年11月12日22:14:4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家天下專制屬於歷史,公天下憲制代表未來----東海客廳論禮制

余東海

 

【專制】專制有良性與惡性、開明與極權之別。惡性專制即極權。封建時代,或能出現暴君暴政,絕對無法極權專制。極權專制、即惡性專制只能發生於郡縣制中。封建制封土建國,東海在《儒家文化實踐史》一書中稱之為中華古典聯邦制和邦聯制,即堯舜禹夏商為邦聯制,西周為聯邦制。這就從制度上有效限制了政治極權的可能。封建制中,天子能夠直接管轄的只有王畿。

 

【史眼】孟德斯鳩把政體分成三種,分別是共和、君主和專制。他前期擁護共和,在《論法的精神》中主張君主立憲制。他認為,君主立憲和專制體制是不一樣:其一、專制體制依靠的是恐怖,而君主立憲是榮譽;其二、君主立憲制國家,不會把事情做到很極端的程度。東海曰:專制有開明和野蠻之別。孟德斯鳩所說的專制,是惡性野蠻專制,即極權暴政。中國特色的君主制,依靠的是道德榮譽,也不會把事情做到很極端的程度。按照孟德斯鳩的標準,頗有憲制精神。在歷代王朝中,宋朝最近乎君主立憲制。

 

【史眼】孟德斯鳩認為,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體,但又認為民主制腐化,就會導致極端平等和多數人專制;貴族制腐化,貴族的權力就會專橫;君主制腐化,會導致一人獨裁。腐化就意味着道德缺失,多數人專制、貴族權力專橫和一人獨裁都是缺德的表現。可見,任何合理的政體都有賴於一定的道德根基。

 

【史眼】真男廳友言:“自有文字記錄以來,中國的政治體制經歷了三次巨變。第一次是夏禹之變,從公天下變為家天下。第二次是周秦之變,從天子與諸侯分權的體制變為皇權專制的體制。第三次是近代之變,從皇權專制體制變成黨天下。”概括得好。三次巨變都是制度之變,一從公天下君主制變為家天下君主制,二從封建制變為郡縣制,三從君主制變為黨主制。

 

【史眼】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否定中國歷史上專制政治的存在,因為劉邦及其功臣多系平民出身的原故而稱漢初為“平民政府”,因為有許多士人加入到政府裡面的原故而稱宣、元、成三帝時代的政府為“士人政府”,未免學術幼稚,或有美化之嫌。無論暴秦、洪楊幫還是儒家政治,只要是家天下,就是專制。歷代儒式家天下政治,因受到儒家一定程度的文化指導、道德引導和制度約束,文明度較高,可稱為開明專制。

 

【史眼】有人指責《禮運》“掛大同社會的羊頭,賣小康社會的狗肉”雲,這是不明儒家的時中原則。懷抱大同理想,追求小康願景,毫無矛盾。在春秋時期,追求“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大同王道,完全不合時宜。故孔子退而求其次,以追求小康式王道、重建家天下禮制為己任。但儒家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大同理想。沒有條件的時候就緊緊抱在懷裡,一旦歷史條件成熟,就付諸於政治實踐。

 

【史眼】先秦王制和歷代禮制都是王道的制度形態。每一個王朝於前朝制度,既有因襲又有損益。損就是革除不適宜的內容,益就是根據需要而新增新建,所謂禮以義起,禮時為大,強調的就是制度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性。某些儒生把王制等同於王道,是不明王道大義、真相和精神。在野廳友指出:“以王制為王道之核心者,實是未脫‘制度萬能論’之窠臼。”

 

【史眼】禮制包括禮樂刑政,四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刑是刑法,政是政令。《中庸》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這裡的政就是政令。人亡政息,新君新政,但禮法依舊。在西周,文武之政雖息,周公之禮不息。後世天子可以議禮制度考文,也只能在原有禮制的基礎上補苴罅漏,並非推倒重來,新君新制。即使改朝換代,於前朝禮制也得有所因循。

 

【答客】在東海《政治文化一元化和社會文化多元化》文後,有民運人士跟帖批判:“政治一元化就是一教專制一黨專制一元化領導。專制走卒面目和吹鼓手面目,暴露無遺。竟然以為把一黨專制、一教專制,黨的一元化領導這些一元化極權專制制度,改成政治一元化就能騙人”云云。答:制度有善惡,文化有正邪。神本主義、君本主義、物本主義文化一元化,固然導出極權惡制,儒家仁本主義和西方人本主義則是正義文化,所導出來的王道禮制和自由民主,都是良制。

 

【答客】或問:“儒家兩千餘年,提出過類似“皇在法下”“把公權力關進籠子”的主張嗎?踐行過嗎?”東海簡答:道統高於政統,道高於勢,屈君申天,從道不從君等等,相當於“皇在法下”;禮制的制約對象包括君臣,相當於“把公權力關進籠子”。為了以禮約君、以道制勢,為了督促君主尊重天道、遵守禮制,無數儒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包括生命代價,殉道者眾。白平廳友寫過一篇《儒家是將權力關進籠子的先驅》,收在其著作《儒學洗冤錄》中。

 

【答客】有群友言:“在民主國家,子女繼承父親當上國家元首的現象卻比較多。比如:美國總統小布什、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菲律賓總統小馬克斯、印度總理英·拉迪、韓國總統朴槿惠等等。而在專制國家,世襲的現象反而少,比如中國五代領導人,蘇聯、蒙古、古巴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元首的子女都沒有繼任。”(有刪節)東海答:極權國家,貌似權力給他人,權由黨授,實屬私相授受;民主國家,即使父子皆總統,權由民授,非世襲非壟斷。西方世家大族,各種資源豐厚,容易爭取民意。只要選舉不搗鬼,無傷大雅也。

 

【擊蒙】吳鈎廳友言:“有專制的家天下,也有不專制的家天下;有不專制的公天下,也有專制的公天下。”東海曰:說“有專制的公天下”和“有不專制的家天下”,就像說黑色的白天鵝與白色的黑天鵝一樣荒唐,是不明家天下公天下本質區別的混扯。公天下主要特徵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君位公推;家天下主要特徵是天下為家,世及為禮,君權世襲無論什麼制度形態,公天下必不專制家天下必然專制。

 

【儒眼】有廳友以“反文革反皇權反獨裁反專制”為人生信條,大勇可嘉,但有必要強化明辨功夫,不要將極權與皇權混為一談。暴秦、長毛、馬幫包括文革是極權,惡性專制,不可饒恕。歷代儒家王朝則是良性專制,具有一定的歷史合法性,不能以現代標準苛責古人和古代政治,不能理想主義。禮,時為大,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禮制形式。在夏商周漢唐宋那些時代,民本位家天下是合乎人情政理的最佳選擇。強行實行禪讓制或民主制,反而殃民禍國。把民本位家天下與黨本位黨天下相提並論,正邪不分,親痛仇快。

 

【帝制】有廳友言:“理想秩序在三代,帝制秩序源秦制”雲。此言不錯,但帝制一詞隨俗誤用,有必要恢復其本來面目。關於帝制,《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君主專制政體。不對,正確的解釋是:帝制即禮制,王道政治的制度形態。帝制與王制,並無本質區別。天下為家世及為禮的世襲制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禪讓制,都屬於帝制。秦始皇僭用皇帝二字,是偽皇偽帝,其以君為本的古典極權主義君主制,純屬偽帝制。注意,君王皇帝諸字都是中華政治話語體系中美好的字眼,內蘊豐富的道德精神和民本精神。

 

【禮制】大同禮制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小康禮制是天下為家,大人世及以為禮。世及即世襲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是世襲制的兩個原則。這個嫡長繼承制,在家天下時代不失為良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糾紛爭鬥,有利於維護權力和平穩定的交接和皇族父子兄弟的和諧。當然,隨着家天下成為歷史陳跡,嫡長繼承制與之俱逝,不再具備現實和未來的政治意義。

 

【禮制】虹君言:“曾經看到一種說法,說中國為禮儀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有多禮貌,是說中國人規矩特別多,比如以前吧,哪一級的官員出行用神馬儀仗,都有詳細規定”雲。東海曰:規矩和禮貌相輔相成。禮制包括政治、經濟、教育、法律制度和各種禮儀規範。官員出門辦公,必須儀仗出行,就是“把權力尊在禮台上”的一種形式。這對於官員,既是榮耀,也是一種約束,要求官員秉公辦事,一切在光天化日和眾目睽睽之下進行。儀仗出行屬於家天下官儀,未來公天下新禮制,不一定要照搬。

 

【德治】將德治與人治、專制劃等號,門外批儒耳。德治不是不要禮法,而是德主刑輔,禮本刑末。刑就是刑法、法律。孔子說,導之以德,齊之以禮。這裡的禮是禮制,包括刑法在內。德治仁政禮制,統屬王道政治。德治必然落實為禮制。禮制可分為有公天下的大同禮制和家天下的小康禮制兩種模式。小康禮制確是專制。但專制有極權和開明之別。暴秦的君本位專制,洪楊和西方宗教的神本位專制,都屬於極權專制,而小康禮制是民本位,屬於開明專制。這種制度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和未來,但在歷史上有一定的合理合法性。

 

【德治】德治不是反法治,而是超法治,全有法治之優勢而超越之。德治的最高境界是無訟,如成康之治,刑措四十餘年不用。但那種境界是長期王道仁政的水到渠成,可遇不可求。可求的是,將大量惡性案件化解於無形或萌芽,將司法成本降到最低程度。論及詐騙,鏡明廳友言:“就是要對這種詐騙進行嚴厲的懲處,大大提高犯罪成本。並推行教化,讓更多的人不去做詐騙的事情,也就大量的節省司法成本”雲。德治就是在嚴肅法律的基礎上,自上而下地推行道德教化,領導階層和官員群體以身作則。那樣可以不斷提升社會道德,有效減少各種罪惡行為包括詐騙行為。這比單純的法治當然優越得多。

 

【德治】儒家以德治為最優選擇,以法治為次優選擇,至少不反對,唯反對法制和人治。注意,馬家和法家,雖然都是極權暴政,但性質同中有異。法家是法制,雖然惡法,極為嚴肅,所謂“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馬家無論有沒有法律,都是人治。毛時代無法無天,固然是人治;後來法律繁密,照樣是人治。因為權大於法,法律面前,親疏貴賤有別。憲法刑法,不如領導的看法;七法八法,不如領導的說法。注意,反對儒家和德治的結果,只能是法制和人治。反對儒家會反掉仁義道德,沒有一定的道德基礎,別說德治,法治亦無處立足也。

 

【君權】浩然廳友言:“今人解讀歷史過於淺薄,只見君權之害,無見文明之光。”有廳友反其意說:“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成立,只見文明之光,不見君權之害。”東海曰:反過來不成立。因為,見君權之害的儒者,自孔孟至東海,無數無量。正己心與正君心,始終是歷代儒者最重視的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儒者必以正己心為要,有權位則必以正君心為重。明末清初大儒黃宗羲,在其巨作《明夷待訪錄》中更是嚴厲批判君主專制。雖有失中庸,卻也可見儒家對君權之害認識的深刻。

 

【吾志】生平志四個字:弘儒去馬。批魯辟毛皆歸結於去馬。去馬的文化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弘儒,弘儒的政治目的是以儒立國治國,並通過新禮制貫徹三權分立論和一主三輔論。三權分立指主權在民、治權在君和教權在儒。一主三輔,一主即儒家為主,三輔指佛道和自由主義,佛道為宗教之輔,自由主義為政治之輔。四家攜手,共建新一輪的中華文明。吾儒的中國夢中,沒有馬家的立足之地。馬家欲爭取一席之地,最佳選擇是歸儒,其次是歸佛道或自由主義。

2022-11-11余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北京之春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280/1112202264211.htm轉載請註明


0%(0)
0%(0)
  給您個常識: - 太山 11/13/22 (16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方舟子在1997年抄襲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
2021: 是心靈之窗,也是腦力之窗?
2020: ▲沉思:關於萬維讀者網’立場
2020: 大地震:上帝說《聖經》與 新神學
2019: 自私從而低能、處於低級自組織低級協同
2019: 《五燈會元》禪宗公案解(2)
2018: ? U Might Consider 2 Split Your Life
2018: 554、EPR問題—探索真實世界的論戰
2017: (2)為什麼我對中國文化持基本否定態
2017: “‘亻’徵召”之“基礎科學”博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