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50.後悔與遺憾有啥區別? |
送交者: luis 2023年02月06日15:59:2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50.後悔與遺憾有啥區別?
罰錯的機制一旦啟動了,就會在人們的自覺心理中,生成“後悔”的感受體驗,並在先後行為組成的人生綿延曆程中,扮演着某種奇特的角色,比任何正面的情感都重要,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見證了,罰錯何以是賞對的前提。
一般來說,賞成罰敗的感受要簡單一些:成功了總是開心快樂(所謂“勝利的喜悅”),失敗了總是沮喪痛苦;就連“雖敗猶榮”之敗,也是令人傷心的失敗,只不過悲哀失望之餘,還會因為守住了底線的緣故,讓人覺得有點欣慰而已。當然咯,千萬別把這種欣慰,又混同於“失敗乃成功他媽”的歡樂哦,切記。
比較而言,由於捲入了悖論交織,賞對罰錯的感受卻複雜得多,不像成功了就開心快樂,失敗了就沮喪痛苦那樣子,井水不犯河水。首先吧,一個人做對了事,肯定會因為保住主要好,止住嚴重壞的一面,覺得開心快樂,但失去次要好,經歷必要壞的另一面,又會讓他感到沮喪痛苦,俗話或曰“遺憾”,儘管權衡比較下,開心快樂的一面,肯定超過了沮喪痛苦的另一面……
進一步看,照前面所說,義務的剛度越高,自決的選擇越難,賞對的體驗中,正負情感的比例也就越接近,都有點要向“雖敗猶榮”靠攏的意思了。原因很簡單:既然你保住的主要好,與你忍受的必要壞,權重上反差不大,你怎麼還可能像用很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樣子,興高采烈,載歌載舞呀。
回想一下當年,你在人生的緊要處,是怎樣面對若干一線城市,幾位異性朋友,考研還是就業等等衝突,做出“艱難決定”的,再反省一下現狀,你或許就會發現,即便你覺得,那時候的取捨,當前看依然對頭,但內心深處,一定還會隱隱留下些許遺憾,長期揮之不去……
其次呢,一個人做錯了事,雖然會因為得到次要好,防止次要壞的一面,覺得開心快樂,但失去主要好,經歷嚴重壞的另一面,又會讓他感到沮喪痛苦,文言又叫“後悔”,儘管權衡比較下,沮喪痛苦的另一面,肯定超出了開心快樂的一面……
當然嘍,無論賞對的感受,還是罰錯的體驗,統統屬於樂苦交織的悖論整體,因此任何情況下都不可理解為,抵消對沖後,要麼只剩下了痛苦,要麼只剩下了快樂的單一同質體,理由嘛,前面論證過了,不是?
驚鴻一瞥下,賞對與罰錯的體驗之間,好像也沒多大區別,都是既有開心快樂,又有沮喪痛苦。不過哈,別又被假象給騙了,忘了正當底線的深層效應:賞對指向了符合底線的正當行為,所以儘管沮喪痛苦,畢竟“可以接受”;罰錯針對着違反底線的不正當行為,所以雖然開心快樂,還是“不可接受”。
說破了,“遺憾”與“後悔”的最重要差異,也在這裡了:都是失去了某種好,經歷了對應壞,可單單因為這種壞,對你來說是可以接受呢,還是不可接受的緣故,你的心態就大為不同:要是它可以接受,你就只是“遺憾”而已,類似於隨筆系列裡,經常出現的“不好意思哦,親”;但要是它不可接受,不好意思哦,親,你就會“後悔”啦——更倒霉的是,後面或許還接了個“也來不及”,嗯哼。
由於這個原因,儘管都有“對自作自受的壞負責”的含意,“後悔(悔恨)”與“自責”的關係,遠比“遺憾”親密多了,兩個詞經常連一起用,想從語用的角度見證,自作自受的自主責任,是怎樣地偏重於防止不可接受之壞……
進一步看,人們遭遇嚴重壞而感到後悔的時候,他們得到次要好所產生的開心愉悅,往往還會以反諷的手法,強化這種後悔,結果就是:與指向了可以接受之壞,因而相對平和的遺憾比起來,指向了不可接受之壞的後悔,時常在內心深處激盪,以致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比方說,張三成功戒煙後,也會覺得遺憾,因為再也沒法享受到,飯後一袋煙的快活似神仙了。不過也就僅此而已:要是與保住了更重要的健康之好比,這種缺憾之壞,對他來說,畢竟屬於“可以接受”的範疇,不是?
相比之下,李四戒了好多次,都木有成功,等到患上不治之症,就會覺得悔恨交加咧:“那年要是堅持給戒了,該有多好啊。”更不堪回首的是,此時此刻,以往吞雲吐霧時的那份愜意瀟灑,非但難以構成甜蜜的回憶,反倒還會加重痛心疾首,愧疚自責的深度折磨,比針扎的還要揪心呢,嗯哼。
友情提醒一點,為了防止規範性的偏向,我們也別排除了下面的可能性:王二麻子成功戒煙了,身體倒也健康,可看到趙六一直抽到死,照樣吃嘛嘛香,活蹦亂跳,羨慕之餘也會悔不當初:當初幹嘛要戒煙啊,這日子過得真特麼憋屈……
不妨從這個角度理解,那句很有中國特色的諺語,“有錢難買後悔藥”:哪怕你再有錢,也改變不了當初你自以為“是”,可後來證明搞“錯”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那個決定呀,怨天尤人有什麼用呢。所以“悔恨”總在“事後”,文言又叫“後—悔”,不是?
也因此,判斷一個人自以為是對是錯,不妨觀察他,事後是不是悔恨交加。拿中國古代的那位傳奇懶人來說,或許除了他自己外,其他人都會基於趨生避死的天性本能,把他寧肯餓死,也不願花力氣的做法,當成了頭號笑柄。不過呢,要是我們因此推測,他自己也會認為,這種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決不吃大餅的行為不對,恐怕就有點失之武斷咧。
毋寧說,問題主要在於,他老兄魂飛西天那一刻的一念之差:倘若他發現,這樣子一來,自己最看重的安逸之好,也將伴隨生命之好一去不復返,因而捶胸頓足的話(假定他還有那份力氣),他就等於指認了自己,“餓死事小,費勁事大”的行為不正當,儘管此時此刻,肯定用得着“悔之晚矣”的老話。
可是哈,要是他在這個生死關頭,依然堅信安逸之好,比生命之好更重要,因而心裡頭就像咱聖人那樣子,維繫着“無可無不可”的從容淡定,這一點卻足以表明,他還是一如既往地憑藉視死如歸的滾刀肉精神,認為自己“丟了小命,也不玩命”的行為是正當的——哪怕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把他當笑話看,對他來說,也不過是神馬一般的浮云:我自己樂意,你們管得着嗎?
不用講,人性邏輯的這種彪悍模式,同樣適用於那些得了肺癌還要抽煙,奄奄一息繼續吸毒,吃完河豚哪怕蹬腿,老子這回就死在戰場上了之類的事件,因為它們都能歸結為,某種“自由地向死而在”的實然精神,無怨無悔……
當然咯,閣下可能又覺得,這樣子的正當標準,未免太“主觀”,太“相對”咧。可是呢,實然視角看,難道你和許多人聯袂崇拜的那種雄心壯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要保住小命,真的就那麼“客觀”“絕對”麼?存疑。
無論如何,雖然不僅“相對”,而且“主觀”,通過罰錯“事後”產生的揪心“悔恨”,還是要比賞對帶來的開心快活,更能有效地約束人們,逼着他們從事正當的行為,拒斥不正當的行為。
不錯哦,賞對的愉悅也會激起人們的意願,想要繼續從事正當的行為,始終走在正確道路上,藉此不斷獲得類似的獎賞。然而吧,只有罰錯的後悔,才會在人們的內心深處,生成對於繼續從事不正當的行為,誤入了歧途,再次遭受類似懲罰的畏懼心態,從而憑藉正當底線的深度效應,通過“後悔—悔改”的轉型,發揮它特有的“改錯歸正”作用。
正是這種獨特的作用,清晰地體現出罰錯比賞對重大的前提意義:儘管由於時間的一維性,先前的所作所為已經沒法挽回了,但考慮到痛到骨子裡面的悔恨體驗,我肯定不應當沿着錯誤的道路走下去,必須趕緊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嚴格講,這種“後悔—畏懼”的罰錯情感,以及“沮喪—畏懼”的罰敗體驗,在“改錯歸正”,以及“改敗歸成”方面的作用,遠比西哲主流鼓吹的“工具理性”重要得多。說破了,只有在它們發揮的前提效應下,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才能成立:要是沒有了後悔—畏懼的情感體驗,潛伏在二者之間隱隱作怪,那不管人們在理智上怎樣地去“吃”陷進裡面的那個“塹”,恐怕也很難長出多少,真有資格成為“正當之母”,以及“成功他娘”的大智慧來。
這樣子看,對於深度有限的人而言,畏懼的深度意義,可以說是毋庸置疑滴。說穿了,按照極度彪悍的人性邏輯,人生在世徹底的無所畏懼者,要麼是全能的上帝,要麼是大成的至聖,要麼是撞得頭破血流,仍然一條道走到黑,並且還總是樂呵呵的大傻帽,三者必居其一。
溫馨警示一句,從“天厭之”的撕心裂肺來看,至聖的大成好像也很難說是徹底的無所畏懼者,因為他老人家曾心有餘悸地擔心,老天爺會不會嫌棄自己“無可無不可”的淡定從容,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膽大妄為,嗯哼。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2: | 劉清平隨筆 | 禮制主義10. “民不事其 | |
2022: | 與毗鄰居士談神學和理性,從《信仰的勝 | |
2021: | “質的定在“-微觀世界的第三邏輯階段( | |
2020: | 剛剛看了public TV's PBS-NOVA pr | |
2020: | 馬天麟: 講解編著的《簡明實用甲骨文字 | |
2019: | 萬景路:也說日本的物哀文化 | |
2019: | 用故事給你的演講添加生命力 | |
2018: | 376 隋唐時期 多多行善 最後才能修成正 | |
2018: | 古代也有“快遞小哥”!他們如何送快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