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進了北大網站,看到關於北京大學“十五”、“211”成績的總結報告。覺得是有一些成績,但是,統計的水分很大,參數需要再考。
北大的報告中首先列舉了中科院院士、資深教授、長江學者、人才工程的數字。這樣的數字近些年嚴重誤導了大學方向。許多大學評價的標準,就是只看院士、長江學者等的數量,而不管實際貢獻、成果。院士評選是很有水分的,許多院士並沒有實際成就。“長江學者”的問題也同樣。關鍵是創新了多少,而不是擁有多少“頭銜貴族”。
更奇怪的是,“資深教授”也被作為院士級別的人才統計,還帶着沾沾自喜的味道。“資深教授”不是北大自己評選的嗎?據說還惹出許多不滿,因為其中的有些人是當官的、搞關係的,並沒有什麼學術貢獻。北京大學還可以自己評出更多的“資深教授”嘛。這樣來總結成績,難道不是自欺欺人?
接着就是列舉獎勵的數目字。國內學術評獎搞得很爛。自然科學還好一點,社會科學的獎勵可以說是亂七八糟。許多誠實的學者,根本不把評獎當一回事。許多人從不參加。看一看近年來的得獎的社會科學成果,有一本像樣的書嗎?一位網友的文章說:黃楠森先生編的9卷本馬哲歷史是吹捧得最高的,得獎最高的,但其“水平遠遠低於俄國90年代的3卷本”,“差幾個檔次”。中國的社會科學領域的獎勵還值得總結嗎?學者們經常這樣說:被評上獎的書都是不能買的,都是學術水平最差的,要麼是靠關係,要麼是靠權力。真正有洞見的書是評不上的,因為寫一本有價值的書需要很多時間,需要真正的學者來寫,而真正的學者既沒有權力,又沒有時間去搞關係。
僅僅舉出以上兩例。北京大學對什麼是真正的“成績”還沒有正確的認識。這會給全國的大學帶來不好的影響。
當然,北大的總結中也有一些實際成績,比如發表的論文檔次,被引證的次數,在某某領域的突破,等。這是實際的東西。希望北大以後多總結這方面的成績,而不要把頭銜和獎勵列舉一大堆。
另外,體制改革的問題也需要總結,尤其是學術評價體系、職稱體系、教授治校的經驗,學術自由的增加情況,等,這方面有沒有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