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略釋 緊接着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開始詮釋第一章的總義了。具體而言,就是詮釋世俗諦de 相對性。世間萬法,都是相互觀待而言的,沒有各自的自性—所謂自性就是萬法自己的本性。因為相互觀待,所以沒有自性。就是,緣起、性空。 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那麼有“美”這麼一個概念出來嗎?不可能的嘛!完全沒有必要去命名這個“美”了。因為萬事萬物皆具足同一體性,根本沒有必要提煉出來再給它畫蛇添足說點什麼。美有美的概念,是因為有相對的“不美”。後面一連串的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全部在詮釋這個“相對”的概念,二元對立的性質。就是世俗諦里萬法都是相互觀待的,沒有它自己的“自性”。沒有自性,在佛家,就是本性空,自性空。因為萬事萬物都需觀待它們各自產生的因緣條件。這個規律是“恆常”的,對所有世俗法都適用的。全部如此,沒有例外。這是有為法的特點,全部是因緣所生法,具有觀待性沒有絕對性。 有絕對性的是什麼?是勝義無為法。凡夫人陷在有為法中出不來,聖人則可以跳出去認識無為法、勝義諦。在佛家聖人是指證悟者。不言之教—無為法,所謂言語道斷,是無法言說一說就錯的,故“不言”。 作而勿始,那就更有意思了。世間的起始是什麼?第一章說了,無,名天地之始。有為法的“基”是無為法。無為法恆常不變,沒有什麼真正的開始 –當然也沒有結束。何況,緣起的法,到底那裡才是起點?比如桌子是由木頭做的,木頭不是起點,因為木頭是由小樹苗,一顆種子而來。種子又是由以前的種子而來。每一顆種子都各有各的因緣。沒有究竟的起始點。 生而勿有,為而弗恃:這個有,又回到自性來。緣起的法一定是性空。雖然“生”—有各種顯現,但只是顯現而已,不是真正的“有”。不是真正的“有”,那麼“作”出來,也不能成為依恃。這裡的“生”,觀待龍樹的中觀,在勝義諦中是不可能有“生”的(不生亦不滅),所以這個生是世俗的生。勿有:是指世俗生出來萬法,不是自性有。卻是自性“勿有”,自性無,自性空。 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作”出“有”來,功成了。顯而無自性而已,沒什麼好“居”的。不居,也就是不住。世俗有為法的法相,就是有生(作出來的),有住(居),有滅。有生有住,那麼一定會有滅。如果追溯到本原無為法,無生無住也無滅。如果了知作而無始,生而無有,成而無居,那就是通達了勝義無為法,自然無“去”。如來者,不來不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這個是我老人家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如果有人要轉貼或者竊為己有,也不是不可以的。最好不要拿我老人家的帖子來賺錢 -- 那樣會虧本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