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科技創新要求高端人才引進有所改變---我的觀點
送交者: 佚名 2006年06月06日15:13:3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一說高級人才引進,象“長江教授”,中科院“百人”,各地特聘,一窩蜂地都是要“國際知名大學副教授以上”,然後數SCI,看你是否有Science, Nature。且不論國際知名大學副教授以上是否看得上國內那環境(多半是弄虛作假兩頭撈,一年來幾天的“空中飛人”),就算來了又怎樣?

“長江學者”計劃已實行近10年,李嘉城拿出了幾個他在國內房地產撈的錢,國家耗資其實不少,除了各大學多了幾個頭頂國外教授頭銜的飛人,Science, Nature發了幾篇中國掛個名的垃圾論文,有哪一項核心技術,哪一項自主產權的高端技術是這些“兩頭跑”的長江特聘發明的?這些人對中國急需的高端核心技術有何貢獻?

看看10年了中國還在打低端勞力工,中國在核心技術上還是受制於人,中國的預警機上天就爆炸,國家863耗費巨資搞芯片搞操作系統仍是一場空。。。。夠了,中國不再需要這些華而不實,兩頭通吃的“空中飛人”了!至少,引進的重點不再是這些只會發垃圾paper的所謂名校教授了。

我建議國家把引進人才的重點轉向如下種類:
- 在美各大公司,大國防公司任職principal engineer, chief scientist, software architect, technical lead,主持和參加過重大核心項目,有領導完成重大項目的能力;
- 美國各大公司R&D核心產品研發團隊的Sr. Engineer or Staff Engineer, Research Scientist。這些人才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人,具有自主開發能力,能在短時間內boost中國開發核心技術的能力;
- 美國國防技術公司(美國Defense Industry前100名)中參加重要項目的華裔技術人才。

這些人對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且他們不可能兩頭跑,一旦決定,就會放棄一邊,一心一意。

難處在這些人的年薪在10-30萬美元,中國不一定能支付得起。但若以事業吸引人,關心留住人,較低的工資也不是就不能吸引回人。就看決策者的眼光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大科學家及其配偶們
2005: 數學的社會應用:最高法院大法官判案的
2004: 請別亂戴“偽科學”帽子!
2004: 中國大學官場現形記(小說)
2003: 為大學排名
2003: 無恥的嘴臉貪婪的心(三):北大商人(
2002: 16歲男生殺死母親 走進一“尖子生”的
2002: 悲劇還要再發生多少才能使我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