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琳達•巴克(Linda Buck)及其合作者在3月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發表聲明,宣布撤消六年前在該雜誌上刊登的一篇論文。而來自中國的鄒志華,則是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目前問題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鄒志華涉嫌提供不真實的圖表數據,其另外兩篇論文或將面臨評估。
作為美國弗雷德•哈欽森(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教授,2004年,琳達•巴克與理查德•阿克塞爾(Richard Axel)共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後者是她在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時的導師。巴克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家庭婦女,直到33歲時才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她在阿克塞爾實驗室做了長達11年的博士後。
1991年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獲得助理教授一職時,已經44歲。但也正是這一年,巴克和阿克塞爾在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發表論文,宣布從小鼠身上發現了約1000種基因組成的龐大基因家族,這些基因產生出同樣數量的嗅覺受體。這項關於嗅覺奧秘的開創性發現,為兩人最終贏得了諾貝爾獎。
在位于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獨立門戶”後,巴克繼續從事關於嗅覺系統的研究。2001年11月6日,她的研究組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稱,開發出一種轉基因小鼠模型,可以追蹤大腦嗅覺皮層中的神經網絡信息。作為研究組負責人,巴克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實驗室的鄒志華和麗莎•霍洛維茨(Lisa Horowitz)則是共同第一作者。
1988年,鄒志華在廣州第一軍醫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於1997年在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隨後赴巴克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2002年,巴克實驗室遷到西雅圖的弗雷德•哈欽森(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鄒志華也隨同前往。2005年,鄒志華離開該實驗室,開始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中心神經與細胞生物學系任教。
這篇論文發表後,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引用達138次之多。不幸的是,巴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後來無法重複論文的結果。巴克在接受《自然》雜誌採訪時表示,“第一作者提供的圖表數據,與(實驗記錄的)原始數據有矛盾之處,我們對論文的結果完全失去了信心。”
在這份論文撤消聲明中,鄒志華被指證為“提供了所有的圖表和數據”,另一個共同第一作者霍洛維茨則只是“參與設計實驗和提供培育轉基因小鼠的試劑”。《自然》雜誌在其新聞報道中稱,鄒志華沒有回應該雜誌的詢問。目前,霍洛維茨仍在巴克實驗室工作。
據悉,哈佛大學醫學院已組成一個專門的調查委員會,調查這篇論文的撤消過程。不僅如此,巴克還要求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評估鄒志華作為主要作者在後來發表的另外兩篇論文。截至北京時間3月6日下午5時發稿,《財經網》仍未與琳達•巴克以及鄒志華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