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美國記者承認無知:從前的偏見也是因你張藝謀 zt
送交者: gongyou 2008年08月27日13:39:0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美國記者承認無知:從前的偏見也是因你張藝謀 信源:環球時報|編輯:2008-08-26| 網址:http://www.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鄭重聲明:本則消息未經嚴格核實,也不代表《》觀點。【】一個勞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地方:http://www. http://www. 雖然他導演了開幕式,但是他之前的電影曾經使中國人背負了落後愚昧等等的影響,並且真的影響了很多國外的媒體人,怨不得他們對我們的報道充滿了偏見,張藝謀,我們該怎麼評論你?!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奧運比尼克松訪華意義還重大 首先,我承認自己無知。在奧運會前,我對中國感到困惑且帶有偏見。這種印象是從很多電影中獲得的,其中有《大紅燈籠高高掛》、《末代皇帝》,還有《活着》、《菊豆》這類影片。所有這些影片描述的中國給人一種距離感、陌生感和差異感。伴隨着這些影像而來的是一種濃厚的冷戰氛圍和把中國視作敵對超級大國的觀念。我看過上海和北京城市面貌的照片,我也想象過數千萬人生活在貧困和古老的社會環境中。 我從電視上看了很長時間的奧運會節目。使我着迷的是賽事以外的東西和報道。我看到了長城和紫禁城,也看到了中國的普通民眾,他們看起來很像我們:戴着棒球帽,穿着T恤衫,相互拍照,大家玩得很開心。通過馬拉松比賽時的空中攝影,我對北京城有了強化認識。我曾到過日本,離北京最近的一次是去香港,但不知何故我從沒有去中國內地的強烈願望,或許是頭腦中有太多關於中國的矛盾想法。 2008奧運會的組織工作非常出色,獲得了中國政府大力支持,這是顯而易見的。“鳥巢”不僅在外觀上宏偉壯觀,作為一個競技場也是功能完備、引人注目。中國決心把其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奧運會就像是中國接受了一份它長期忽視的邀請函:向國際社會張開雙臂。當然,存在很多有爭論的領域。但是,中國也有變化與改革。有誰敢說中國最近幾十年來沒有獲得大發展並變得溫和?奧運就是中國的名片和初入社交界的一次盛大聚會。中國在說:我們就在這裡,我們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驕傲,我們歡迎你們。 我認為,奧運會將被視作一個轉折點,其意義甚至比尼克松訪華的勇敢決定還要更加重大。我們觀察中國時所遇到的一堵堵圍牆是由西方自己豎起來的。我腦海中(關於中國)的圖像和局限的觀點很可能是大多數西方人的典型認識。至關重要的是中國已經到來了,它已經向我們開放了,將不會輕易關閉大門。 20世紀60年代末期,我曾赴蒙特利爾做一篇關於中國雜技演員的報道。他們的表演令人大開眼界。我記得當時採訪了他們的導演。那是一次緊張和冷淡的採訪,旁邊是翻譯和眾多官員。我不知道該如何發問,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們有點相互害怕對方嗎? 那時的氣氛現在已經沒有了。我曾採訪過中國的著名電影人,我同他們談話的方式和採訪英國人、瑞典人、意大利人和日本人一樣。我是從接觸到的這個小範圍了解了一點,而奧運會讓我明白,總體而言中國人都是容易接近的。 與所有國家一樣,中國遠遠稱不上完美。但底線是奧運會是中國的勝利。我不是說金牌數量,也不是說政治,我是說人們對這一令人愉快的世界賽事的讚賞之情,我是在說我們對這個國家有了一個更加深入、更加豐富和更加複雜的認識。他們做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作者羅傑・艾伯頓,陳一譯)
0%(0)
0%(0)
  only way for them in that time  /無內容 - rednose 08/28/08 (158)
  哈,把電影當真,很幽默啊。  /無內容 - 風麗 08/27/08 (14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挾洋自重不會有好下場
2006: 請清華幫還北大一片安寧!
2004: 郝柏林: 對基礎研究的一些認識
2004: 從上不起北大到計劃生育
2003: 失魂的大學
2003: 院士質疑中國探月熱潮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