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佐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細胞生物學系(Department of
Cellular Biology) 博士後 陳江認為“中國在60年代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究”,一沒有“方法”上的突破和創新,二沒有“生理學”的意思。所以,他認為這是“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真正原因”。
這位博士後,真是“口氣太大”。以自己的無知或偏見當作“真正的原因”,也算讓世人笑話而已。
如果具體了解一下中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究的話,就知道,這件事情對生物化學的意義了。
是的,中國人工合成胰島素是沒有新“方法”的突破和創新。但是,其意義不在與“蛋白質”的人工合成!而正是在於“生理學”的意義。
首先,人工合成一個8氨基酸的短肽和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有51個氨基酸的由兩條不同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其意義和工作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陳博士後不會認為寫一篇短篇小說和寫一篇紅樓夢的工作量和意義是一樣的吧。雖然都是“寫”,用手或用電腦打字,沒有“方法”的創新,但是,不能說因為會寫篇短篇小說,就會寫出紅樓夢了。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工合成胰島素,先通過單獨分別合成A鏈和B鏈,然後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在A鏈和B鏈之間形成正確的3個二硫鍵組合,得到具有高純度天然活性的胰島素。這證明了什麼?證明了一)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的功能是由其一級氨基酸的順序決定的;二)具有活性的蛋白質高級結構,是其化學能上最穩定的結構。
在1959年,中國科學家在合成胰島素的實驗中,有個重要的預備實驗,就是把天然胰島素的A鏈和B鏈拆開來,然後再在體外重新組裝,看是否能得到有天然活性的胰島素。他們成功了,證明了1)胰島素A鏈和B鏈之間的3個二硫鍵組合是化學能上最穩定的結構;2)這化學能上最穩定的結構也是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結構;3)蛋白質的生物活性,不管是單肽鏈,還是多肽鏈,都是由其一級氨基酸的順序決定的。
可惜,他們的成果沒有發表。
1961年,美國科學家 Christian B. Anfinsen等人,發布文章,他們把核糖核酸酶在體外變性,然後又在體外回復活性,證明蛋白質的生物活性是由其一級結構決定。他們的實驗,比中國科學家們的實驗要簡單很多:因為核糖核酸酶是個單鏈,而胰島素是兩條鏈。單鏈的復性當然要比兩條鏈的復性簡單多了。
1972年,Christian B. Anfinsen就因此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事實上,如果當時中國科學家們把他們的成功發表的話,那個獎肯定是他們的。
人工合成胰島素,沒有得獎的“真正原因”,也許只有評委們知道。
但是,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成績,當然是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成就,否則,1972年,Christian B. Anfinsen的得獎就是“笑話”了:因為Christian B. Anfinsen的成績僅僅類似中國人工合成胰島素工作的一個前期工作而已,而且還不如中國科學家們的前期實驗的結果。
=====================
中國在60年代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真正原因
陳江 (Jiang “John” Chen)
美國佐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細胞生物學系(Department of
Cellular Biology) 博士後
最近幾天是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的頒獎日,中國籍科學家再次與諾獎無緣。
在不少網站上都提到了中國人曾數次與諾獎“擦肩而過”的事例,但其中最讓國
人遺憾的還是60年代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研究成果。對於沒有拿到諾獎的原因,
在眾多說法中頗有影響力的是:每次諾獎最多只能授予3人,但中國一下子報了
10幾個,平衡了半天至少也得上4人,所以就沒有得上獎。於是多少年來國人對
此“痛心疾首”。但是,這項工作真的有資格拿到諾貝爾生理獎或者化學獎嗎?
答案當然是“否”。其實,對於不可能拿到諾獎這件事情,北大化學系的張滂院
士以前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過,但並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現在我借舟子的網站,
把中國在60年代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究沒有拿到諾貝爾獎這件事情的真實原因
再總結一下,供大家參考:
其一,從有機合成的角度上來講,牛胰島素是一種由51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
多肽。在中國化學家把它人工合成出來之前,美籍化學家Vincent du Vigneaud
已經在世界上第一個合成出了一種由8個殘基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催產素。正是由於這項成果,Vincent du Vigneaud獲得了1955年的諾貝爾化學
獎。在諾貝爾獎的主頁(www.nobelprize.org)上也明確指出了他得獎的原因是
“for his work on biochemically important sulphur compounds,
especially for the first synthesis of a polypeptide hormone”。與
Vincent du Vigneaud相比,中國科學家在合成牛胰島素的方法上並沒有本質上
的突破和創新,所以這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的工作是不可能被授予諾貝爾獎
的!反之,美國化學家Robert Bruce Merrifield由於發明了多肽的固相合成方
法,這在方法學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所以他獲得了198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諾
獎主頁上也指明其獲獎原因是“for his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y for
chemical synthesis on a solid matrix”。由此可見:諾獎最看重的是方法本
質上的突破和創新。
其二,從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講,牛胰島素也不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
活性的多肽或者蛋白。在它之前,介於牛胰島素和催產素分子量大小之間的其它
多肽也已被合成出來;在它之後,分子量更大的多肽也陸續被人工合成出來了。
最小的多肽催產素已被授予了諾獎,“最大”的紀錄還在被不斷地刷新,所以居
中的“前紀錄”—牛胰島素也就不可能得到諾獎了。否則,在物理領域裡,每一
次人工合成新的元素豈不都要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了?!
其實中國真正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還是要屬趙忠堯在20年代末所做的關於
發現正電子的研究。關於這件事情,已經有不少人評述過了,我在此也就不多說什
麼了。
歸根結底,除了極個別的誤評之外,被授予諾貝爾獎的還是那些在方法上有
本質性的突破和創新,並且能夠在重大領域裡產生深遠影響的研究成果。
(XYS2008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