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在下念的是商科,對理工農醫一竅不通,不敢妄言。
我在一所中等的美國研究型大學任教,對於美國式研究的種種弊端深有感悟。看到清華花重金請所謂知名學者搞這類研究感到十分痛心。美國人錢多燒的,咱管不着,可是中國還那麼窮,這錢資助上不起大學的農家子弟不比搞這種研究有意義的多嗎?
諾獎得主夏普(資產定價模型的創始人之一)說經濟類的論文95%不發表對人類社會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我看這個比例在商科(accounting, finance,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MIS)類論文中只高不低。 不能說所有的研究都沒有意義,但坦率地說大部分論文都是為了tenure硬搞出來的,確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我們花那麼多錢搞這些東西,除了能發幾篇誰也不看的論文,替清華等名校在國際上增加點名氣,為立志出國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多鋪條路子,還能有什麼益處?中國人民的血汗錢怎麼就不能為中國人民做點好事,而非要用來讓洋人說個“好”字呢?我認識的一位香港教授對很多香港的大學,如HKUST, City U of HK, 等狂花香港納稅人的錢就為讓美國人知道的做法深惡痛絕。
扯遠一點兒,咱們怎麼就那麼在乎美國人怎麼看我們?少發幾篇無意義的論文,不上美國人的大學排行榜對我們有多大的損失?我們為什麼就一定要按美國人設定的遊戲規則來玩呢?況且中國的情況是名校皆為官辦,集中1/3 到1/2 的高教投入在一兩所學校,拼命搞出個世界一流大學比讓更多的普通中國人受教育更重要嗎?
中國經濟學界閉門造車式的研究肯定不可取,問題在於我們向美國學什麼。我看應該學美國嚴謹的學術風氣和科學的研究手段,但不一定搞美國人感興趣的研究課題。楊振寧當年反對搞高能離子器的理由也同樣是我們現在反對搞美國式的商科研究的理由:不是當務之急,錢花的多,但對中國的意義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