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電郵內容的意義如此重大,已經使得國際媒體把這個醜聞形容為“氣候門” ,把它與1974年迫使一位美國總統辭職的水門事件相提並論。這些電郵內容所揭示的,正是這個具有最大影響力的科學家小組,多年來通過他們自己在聯合國的核心位置--“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上所扮演的角色,推動了在全世界範圍內發布關於全球變暖的警告。
最近,幾位頂級科學家之間的電郵往來被曝光,揭開了這場10年來最大的“全球變暖”科學欺詐醜聞:被抓住的人是供職於英國東安吉里亞大學的氣候研究所(CRU)的科學家。在支持“全球變暖說”的媒體揪着“電腦黑客”的“數據入侵”事件不放、大造聲勢的背後,無法辯駁的事情真相,卻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頂級科學家們刻意偽造數據和製造科學欺詐的行為!他們就是拿着這樣的數據,大言不慚地宣布,人類駕駛汽車和燃燒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造成巨大的氣候災難!
醜聞終於被揭開了:這些頂級科學家正在竭力推廣“人造的全球變暖說” !這個醜聞堪稱為“現代科學中最大的醜聞”。這些氣候“科學家”之間電子件郵往來的細節,揭開了一個蓄謀已久的驚天陰謀:他們共謀誇大氣候變暖數據、儘可能地非法銷毀對他們不利的信息,有組織地抗拒信息披露,玩弄數字遊戲,私下裡承認在公開場合言論中的謬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很顯然,這些曝光的具體內容不是黑客所為,而是內部人的行為:有一個“自己人”吹響了警哨 ;現在連這所大學的官員們都被迫承認,這些電郵全是真實的。
這些電郵內容的意義如此重大,已經使得國際媒體把這個醜聞形容為“氣候門” ,把它與1974年迫使一位美國總統辭職的水門事件相提並論。這些電郵內容所揭示的,正是這個具有最大影響力的科學家小組,多年來通過他們自己在聯合國的核心位置--“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上所扮演的角色,推動了在全世界範圍內發布關於全球變暖的警告。
他們說了些什麼?
在這些電郵往來中,有一封電郵的內容承認了對科學數據的操縱,以便引起廣大公眾對所謂的“全球變暖”的高度關注。“我剛剛做完了麥克的“自然戲法”,把此前20年〔即從1981年以來〕每一系列真實的溫度數據都提高了,也把凱斯的1961年以來的數據提高了,這樣一來就把
氣溫下降的事實掩蓋掉了。”(黑體為恩道爾所加,下同)
很顯然,這封電郵涉及到過去十年中全球平均氣溫測量,這幫“全球變暖黑手黨”一直就是用它來證明:人類必須支付千萬億美元在全世界大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同時降低全球的生活水平,這樣做才是合理的。甚至連德國《明鏡》第 47期都提到,英國頂級氣候研究機構哈德利(Hadley)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十年來全球氣溫一直很平穩,沒有上升。讓冰山融化、大水淹沒德國漢堡市的謠言見鬼去吧!
另一封泄露出來的電郵私下裡承認,過去10年氣溫一直很穩定:“事實是,現在我們不能明着說缺少變暖的數據,我們沒有別的辦法,這很滑稽。2009年8月在BAMS增刊中公布的2008年CERES數據表中,應該有更多氣候變暖的證明……”
最露骨的供認,莫過於氣候研究所所長菲利普-瓊斯博士寫給邁克爾-曼教授(全球變暖“曲棍球棒”圖形的始作俑者)的電郵,他毫不隱諱地承認對公眾隱藏真實信息的詭計:
發信人:菲利-瓊斯
時間:2005年2月2日上午9點41分
菲利-瓊斯(寫道)
麥克:
剛剛給思科特發去大堆站點數據。你得盯着他這回把每一件事情都記錄得更好一點!別把材料扔在ftp 網頁里不管 --你不知道有誰會來搜索這些數據。那兩個MM跟蹤氣候研究所有好多年了。
如果他們知道英國現在有“信息自由法”,我就要把這些文件都刪除掉,誰那裡都不發。你們在美國的類似法律是否要求你在20天內回應質詢?――我們這裡就是這樣的!英國實施判例法,因此收到第一個質詢就得回答。我們還有一個數據保護法,我可以躲在它後面。湯姆-維格利發電郵來,他說他知道了這個法律以後很擔心 --他擔心有人會向他要模型的編碼。他從東安吉里亞大學(UEA)正式退休了,所以他也可以躲起來。還有一個知識產權問題,我可以預見到,如果我自己和東安吉里亞大學的人發生爭議,那傢伙會說,我們必須遵守知識產權法!
其他電郵中也提到,別的科學家們把與全球變暖“理論”相矛盾的令人尷尬的電郵全部刪除掉了。有一封電郵攻擊那些膽敢挑戰全球變暖災難前景的科學家: “我想我們不得不質疑《氣候研究》雜誌作為一家專業刊物的合法性。也許我們應該鼓勵我們氣候研究界的同行不再向它投稿,停止引用在這個刊物上發表的文章……我將向這家刊物發電郵,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不解僱那個製造麻煩的編輯--那個應該對此事負責的疑神疑鬼的新西蘭傢伙,我就不再和它打交道。”
東安吉里亞大學氣候研究所(CRU)所長菲利普-瓊斯教授負責兩套主要數據,這些數據提供給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撰寫報告。通過該委員會與哈德利中心的聯繫(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供稿的絕大多數科學家都由該中心挑選),他的全球氣候數據成了聯合國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和各國政府所依據的最重要的氣溫數據,當然更是預計全世界氣候變暖災難的依據--那個必須支付千萬億美元才能扭轉的災難。
瓊斯是美英科學家負責推廣“全球變暖”的內部人小圈子裡的關鍵人物。“全球變暖”理論是10年前邁克爾-曼用這樣的“曲棍球棒”圖形表達的:在長達千年之久的氣溫下降之後,全球氣溫上升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邁克爾-曼的報告把“令人尷尬”的中世紀剔除了,那一時期的氣溫比今天還要高,而那是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之前數百年。
邁克爾-曼的理論變成了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二次全球變暖報告的中心議題。早在2003年,加拿大統計學家斯蒂夫.麥考尹提爾就指出了其中的根本性錯誤。最新的電郵泄露還表明,曼十年前的“曲棍球棒”圖形是偽造的。
被泄露出來的氣候研究所(CRU)電郵的發送者和接收者包括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科學精英,不止是曼本人、瓊斯博士和氣候研究所的同事吉斯-布瑞法,還有本-桑托,他負責改寫有巨大爭議的1995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中的關鍵段落;凱文-特蘭布斯,他因使“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捲入熱帶颶風的謠言而遭人非議;還有加文-施密特,阿爾-戈爾的密友詹姆士-漢森的左右手,漢森在美國家航空與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科學研究所的〔地球〕表面溫度工作紀錄,其重要性僅次於氣候研究所(CRU)的數據。
最應受到詛咒的,是氣候研究所(CRU)的領導人瓊斯教授關於如何運用迂迴技巧避免向外人提供數據的討論,如果信息自由法令要求他們這樣做的話。他們想到了一切可能的藉口來隱藏有關他們的發現和氣溫記錄的基礎數據。瓊斯一直拒絕透露氣候研究所(CRU)推算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氣溫趨勢的基礎數據,今年夏天他竟然聲稱,來自全球的大部分基礎數據都“丟失”了。這太讓人驚訝了!最不可饒恕的是,他還建議科學家刪除大量數據。在收到了按照信息自由法要求的質詢之後這樣干,是明確無疑的犯罪行為。
電郵透露出來的事實表明,這幫科學家們一直在竭力隱藏或者操縱數據,把以往的氣溫紀錄壓低,向上“調整”最近的氣溫,以此來製造氣溫加快上升的感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兩個國家的科學家一直在比較官方發布的氣溫記錄與原始數據。他們每一次都發現了同樣的詭計:基本上是平直的溫度曲線被改成上升的曲線。在每一個事件中,氣候研究所都施加了影響。
一位很受尊敬的美國氣象科學家E. 佐利塔早就呼籲,禁止曼博士和瓊斯博士進一步參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任何工作。今年12月2日,東安吉里亞大學宣布,氣候研究所所長瓊斯博士將離職,等候徹底調查。曼博士也在他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接受“不規範科學研究”調查。
對奧巴馬氣候議程的致命一擊東安吉里亞電郵泄露事件通過互聯網傳遍了全球。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很可能擊潰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過“氣候變化法案”的夢想――這個法案一旦通過,“碳交易上限和範圍”這個金融詭計就可以實施了。
美國參議院環境和公共事務委員會參議員詹姆士-尹霍菲已經致信所有相關的美國政府機構,通告此次電郵泄露事件的實質。在美國國會裡,現在大家都很明白,奧巴馬的“上限和範圍”氣候法案已經壽終正寢,這是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對全球範圍的大規模科學欺詐越來越覺醒的結果。這還是向高盛等華爾街銀行打出的一記重拳,那些銀行已經把千百萬美元投入創建氣候交易衍生品的新方案了。
至此,“人類導致的全球變暖”鼓吹者第一次被迫進入了防守態勢,他們頭上大紅大紫的光環失去了,他們口中的咒語失效了。在這種情況下,本月將要在哥本哈根召開的氣候峰會可能會以喜劇收場,全世界將在那裡嘲笑謊言的製造者。人們正在議論如何將這些人繩之以法,他們為了獲得研究資金而篡改數據,他們為一場彌天大謊造就的騙局推波助瀾,全世界很可能會因為這些而陷入災難性的財政緊縮。阿爾·戈爾始終保持着難堪的沉默。
在走向哥本哈根的途中,我們看到的是歇斯底里、是主流媒體散布的誇張。在其中的一則廣告裡,有一隻北極熊從天空落下,摔到倫敦的大街上,鮮血四濺。這則廣告要說的是,北極的冰帽融化是飛機的排放造成的。
而事實上,正如我以前寫過的,世界正在變冷。順帶說一下,我們要記住,二氧化碳不是一種“污染物”,澳大利亞地質學家伊安·普利莫爾不久前這樣說過,它是植物的不可缺少的養料,而且氣候變化是持續的自然過程,在很大程度上由太陽活動決定,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大。真的希望我們的山野和海面上到處都遍布醜陋的風車啊,電費賬單才不再因為歐盟加征的碳稅而飛漲!
我們不用再把每一個陽光燦爛的溫暖的夏日都當作生態末日的可怕暗示了。那個7 .4萬億美元的“上限”碳交易法案本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那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稅種,奧巴瑪總統和他的華爾街朋友們真的很想把這個負擔加到美國經濟的頭上去。
--原載:《恩道爾Blog》,2009-12-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1454b0100gjs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