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教學的現狀與思考 |
送交者: 哆哆 2009年12月24日00:32:0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魯迅作品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和現代文化中的寶貴遺產,從上世紀20年代初,魯迅作品就開始進入中學語文課本。此後,幾乎所有版本的語文教材,都選入了相當數量的魯迅作品。以至在學校語文教材中,魯迅作品的數量之多,任何一位現代作家都不能比肩。
“我不喜歡,但希望有” 但是,據調查,目前大部分中學生感到魯迅作品難懂而且不喜歡魯迅作品。除了課文,一般不讀其他魯迅作品。“一怕文言文,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是他們的口頭禪。不久前,記者在上海“第四屆魯迅論壇暨全國中學語文魯迅作品教學評優活動”期間,向來自浙江紹興的兩位中學語文教師了解魯迅家鄉的中學生是否能對魯迅作品更感興趣?想不到情況居然與其他地方相差無幾!他們說,喜歡魯迅作品的學生是個別的,是中學生中的“精英”;電腦遊戲的吸引力大於“社戲”,遊樂園勝於“百草園”,在這一點上,多數紹興的孩子和其他地方的孩子區別不大。但也有學者認為:“不能低估現在中學生的感受能力,他們也希望自己逐步深刻起來,並不是只喜歡文化快餐。” 上海魯迅中學高二小陳同學的感受同時印證了上述老師和學者的兩種不同看法。他對記者說:“我們班有三四個同學感興趣,我不感興趣。您問對魯迅的印象嗎?他小時候天真、調皮,還能讓我有親切感;長大後對社會人、事的批判,我就不怎麼感興趣了。不過還是希望教材里有,可以幫我們在看待社會時,多一些獨立思考。”這些天真但又相互矛盾的看法,相當典型地反映了當下中學階段青少年成長過程的思想狀態——希望能用自己的視角關注社會,但還不善於沉下心來,思考怎樣從不同時代的先賢那裡,學習獨立思考的原則和智慧。 了解文學史上的名家、大家,普及和傳承魯迅精神,是中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但是如何面對現實,實現動機和效果的統一,還需要中學語文教育界的教師、教研人員和魯迅研究領域的專家教授們,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怎樣看待魯迅作品“立人”篇目 廣東警官學院鄭璀宇老師指出:經過上世紀末的中學語文教育大討論以後,魯迅作品中學生不好理解的《“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文學和出汗》、《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等退出了中學語文課本,可是目前政治性較強的篇目還是偏多,反映人性的篇目稍少。就目前的篇目看,急需調整的是,增加魯迅“立人”思想的篇目。因為魯迅的思想核心是“立人”,是讓人們“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但也有些學者認為:恰恰是那些政治性、批判性的篇目最鮮明地體現了魯迅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氣節、風骨和正義感,這不正是“立人”所需要的嗎?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蘇立康老師說:“學生的認知能力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光是《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類作品已不能滿足他們成長的需求;增加一些更能代表魯迅精神的作品是有必要也是有可能的。高中生在學《阿Q正傳》、《為了忘卻的紀念》這些魯迅作品時,往往能發表很多看法,如果教師引導得當,對他們的思想走向成熟非常有益。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的中學教材魯迅作品研究專家溫立三的研究成果顯示:共和國成立後的中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魯迅作品,其中有23篇民國時期也入選過,比如:《故鄉》、《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阿Q正傳》、《社戲》、《祝福》、《秋夜》、《風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雪》、《紀念劉和珍君》等等,說明魯迅的這些作品具有超越階級和超越時代的力量,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資源。將這些作品收入教材的舉措,當時就被人們稱為“立人”的事業。溫立三說:“魯迅在批判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是在呼籲一些東西,所以‘破’和‘立’是不應該完全對立起來的。” 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曾就中學魯迅作品選篇的標準提出過兩點意見:“一是要能體現魯迅思想、文學精髓;一是要具有可接受性,注意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要有一個接受梯度,比如初中階段可多選一些魯迅關於生命、愛和美的感悟、描寫和思考,相對明朗的文字;高中階段則可選一些更能體現魯迅最基本的思想、更為嚴峻,理解有一定難度的文字。” 要求過高“難教”、“難學” “大多數學生對魯迅作品有距離感,最主要的原因是魯迅的作品需要有比較豐富的經歷、閱歷才能讀出味道。而現在的學生缺乏這種經歷和閱歷,所以很難有深刻的感受”——紹興魯迅中學兩位老師的這一看法,客觀地反映了學生的狀態。山東德州一位語文老師告訴記者:“自己在中學讀書時學魯迅的作品也沒什麼感覺,直到走上社會打拼10年以後,再讀魯迅,才讀出了一些味道。”可見缺乏生活經驗的人,理解魯迅是吃力的。 可是幾十年來,魯迅作品教學往往陷入一個誤區,即在十幾歲的中學生剛剛接觸魯迅作品時,就想讓中學生讀懂魯迅。這種要求,超越了閱讀文學名著的初級階段,違背了閱讀文學名著的自然規律,也忽視了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鄭璀宇認為:在中學階段要求學生對魯迅作品能初步感受即可。至於其內在的深刻含意,可以隨着學生對人生的體驗和觀察的不斷增加,社會知識和歷史知識的逐漸豐富而不斷深化。 不能忽視語文能力培養 魯迅作品在語文課堂上,不能忽視語文能力的培養,不能上成政治課、思想品德課。雖然在理論上大家對此不會有異議,但如何操作卻存在着不小的問題。即使在一些觀摩課、示範課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視語文能力培養的傾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編審顧之川先生在點評魯迅作品教學觀摩課時就指出:在魯迅作品的教學中,不能忽視培養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閱讀、寫作的能力。他特別指出,要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中的詞語;篩選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學習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學習對全文或段落的內容進行概括;學習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第四屆魯迅論壇上,一些語文老師的展示課,為此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北京師範大學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鄧虹老師在上《藥》這一課之前,在網上開闢《藥》的自主討論區,讓學生從小說的主題、人物、情節、結構、語言各方面進行分析、感悟、探討、質疑;她把精華的帖子在課上展示,讓大家欣賞、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鑽研的熱情。當她發現有同學對華大媽、夏四奶奶的心理分析明顯忽略了文本,竟然還受到同學的跟帖稱讚,表明這一問題有代表性,就把這個帖子引入課堂,讓學生對照作品的前後情節,討論這樣分析人物心理是否中肯,最終提高了學生“從文本出發的鑑賞意識”。 雖然附中的學生基礎好,但鄧老師絕不忽略對字詞句的學習。她根據學生在自主討論中出現的問題,設計了諸如:“買藥”一節中,結尾句有怎樣的含義?“瘋了”一詞為什麼幾次出現,效果是什麼?“上墳”一節中的環境描寫用意何在?等等問題。從理解對字詞句的表現力,加深對魯迅作品的理解。 在拓展作業中,鄧老師先向學生介紹敘事學的新知識——“圍繞一個故事講出許多故事”;然後推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引導學生關注其超凡脫俗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後布置創造性思維拓展練習:從與《藥》相關聯的人、事、景中,任選角度,自定題目,與魯迅先生合寫一篇小說《藥》。 鄧老師在學生對魯迅作品有了初步的整體了解和把握的前提下,還讓學生為劉和珍寫輓聯、寫墓志銘,用寫對聯的形式概括祥林嫂的一生。為此,她的學生學習和瀏覽了很多對聯、輓聯、墓志銘的寫法。既加深了對魯迅作品的理解,也提高了多種文體的寫作和欣賞能力。 當初鄧虹接手這個文科實驗班時,37名學生中只有6人表示對魯迅作品有興趣。經過兩年對魯迅作品教學的探討,她的學生以“感受魯迅作品”為題材創作的小說、對聯等佳作迭出,有的還被大學教師引入魯迅作品教學的課堂。 語文界與魯迅研究界應加強聯繫 錢理群指出:“說到底,要提高魯迅作品教學質量,關鍵還是教師自己先要讀懂魯迅作品,並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但是目前我國的中學語文界,很多教師自己的文化積累很有限,對魯迅作品的解讀極其過時,不少人還在沿用三五十年前的階級鬥爭的觀點。溫立三說:“5年前,我們在研討‘魯迅作品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時,就呼籲魯迅研究界應與語文界加強聯繫。但直到現在,能像北大錢理群、王富仁教授那樣關心語文教育的專家極少”。他希望魯迅研究界能及時把一些適合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成果介紹給語文界。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張鵬舉先生更是呼籲:魯迅研究機構與語文教育界應建立長效聯繫機制,定期交流,把魯迅研究的新觀點、新發現向語文界介紹,使魯迅作品教學更具時代性,也使專家們的研究成果能夠實現效益更大化。(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8: | 姚國華北大演講:百年中國人的腦震盪 | |
2008: | 和“定理”商榷老子的翻譯 | |
2007: | 搞不懂,那賀少強為何要回大陸? | |
2004: | 中國女人的愛情觀 | |
2004: | 山人捉鬼:中科大博導也當文抄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