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片淨土,但這裡面的政治“鬥爭”的複雜性一點也不亞於校門外的社會。據報載,南方某高校“為了爭奪校學生會主席的位置,有學生不惜花費1萬元以上的血本”——因為學生幹部身份是就業的一張王牌,報考公務員會占很大優勢;有的學生會主席一年下來能淨賺幾萬元。“學干”評選規定有漏洞,暗箱操作已“司空見慣”,不少老師也幫忙“運作”。
象牙塔內學子成千上萬,自然應該選出一批幹部來管理。但是,當“校園政治”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腐敗絲毫不遜於官場內的污濁行為時,“天之驕子”們的權術預演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信號?無論一所院校的名氣多大,當它的學生視卑劣手段為不二法門時,這所院校其實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當然,大學校園不是空中樓閣,它也會受社會的影響。那麼,我們或許可以從社會上盛行的不正之風找到原因。那些肯花上萬元的錢用於買官的學生,他們的錢從哪裡來?如果是源於父母資助,那麼首先應該指責他們的父母,是父母以私心縱容,甚至鼓動孩子破壞了公平競爭的規則。再者,教職工是否以自己的高尚人品為學生做好了榜樣?
大學生正處於社會觀逐漸成熟的關鍵時期。不難想象,校園內選舉幹部和評優過程中的腐敗將會對他們今後的人生歷程施以什麼樣的影響。對那些依靠不正當手段走上幹部崗位的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會因為種種優待而嘗到權術的甜頭;也肯定會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競爭不過對方而心理失衡,甚至受到打擊;當然也不乏有一批失敗者會變得“聰明”起來,在“吃一塹長一智”中變得長袖善舞。但不管怎樣,當這種扭曲的價值觀得到大範圍認可的時候,其人格上的病態就不會是個別現象。
校園小社會,社會大校園。當莘莘學子在大學期間學到的不是深厚的專業知識,不是正派為人的基本準則,而是在權術的精明運作,我們還能指望這樣的天之驕子今後成為國家的棟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