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把兩個女兒送進哈佛的? |
送交者: 珍珠河NY 2012年02月10日08:20:3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從入鄉隨俗開始 與其他華僑一樣,我們初來美國時,對美國的中小學及大學情況一無所知,對於如何教育孩子更是無從下手。我們想既來之則安之,入鄉隨俗,儘可能地接觸美國主流社會,於是幾次搬家都住在白人社區。這樣一來,問題也來了,白人中,有很友好的,也有那麼一些戴着有色眼鏡看人的,孩子們在社交中常常感到無奈。 我們想,要求別人改,不如自己調整。於是我們也模仿起老美,party(聚會)一個接一個地開。第一次開party時,我們是提心弔膽。記得讀過一篇住在白人社區的黑人孩子寫的文章,寫的是他第一次開party邀請了全班同學,結果一個都沒來,很傷心。那篇文章的題目,就叫“誰來我的party?”為了防止類似情況發生,我們全家群策群力,列出一串有趣的項目一一寫在邀請卡上吸引孩子參加。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邀請的同學,人人到齊。從此以後,凡只要是我們的party,總是坐無虛席,盡歡而散。孩子們的朋友漸漸多了,我們與其它的家長的互動也頻繁了。 中華文化的精髓不能丟 玩是玩了,可是我們畢竟是黃皮膚、黑眼睛,真要完全像白人孩子那樣一個勁地玩也是行不通的。大家心知肚明,如果能力一樣,黃皮膚、黑眼睛怎能與人家金髮碧眼競爭?你服也行不服也罷,現實就是如此。所以,中國文化中的家庭觀念不能丟,父母還得幫孩子一把。這樣,周末我們按排孩子們玩一天,也干一天正經的事。問題來了,什麼是正經的事?我們也是茫茫然,只好同大多數的華人家庭一樣,來個蕭規曹隨:詩琴書畫,再加游泳、自行車、小實驗。也扎紮實實,迷迷糊糊地忙乎了幾年。 第一次兩種文化的碰撞 一轉眼,小姐妹就上了初中。我們這鎮子不大,可是棒球場不下十來個,家家的孩子放了學,隊服一穿就奔向了球場,打起球來精神頑強,大汗淋漓,從不怯場。凱西也踴躍參加,我們則是風雨無阻地前去捧場。可憐的凱西,打了一年棒球,就打到一球,還是高射炮,被人家封殺掉了。瑤瑤心大,要去參選學生會領導,我們當然是全力以赴,幫忙設計文宣,修改競選詞,一絲不苟。沒想到最後也是鎩羽而歸,氣得她鼻竅冒煙,大呼不公平。想想也是,在99%的白人社區,你去與別人比人氣,不敗才怪。更令兩姐妹傷心的是,她們雙雙被拒天才班之外。家裡的氣氛一下降到了冰點。首次兩種文化的碰撞,說得好聽是屢敗屢戰,說得順口是屢戰屢北。 迸出新思想的火花 小姐妹被拒天才班,是憂也是喜。不是我們阿Q,經過這些失敗,激起了全家雪恥的鬥志。我們是一個猛擂戰鼓,要她們向天才班叫板,擊敗天才班;一個則是搖旗吶喊,為她們助威。在我們的鼓動下,小姐妹也是鬥志昂揚。擊敗一個天才班,何等難事!是啊,我們要的就是一種不服輸的鬥志。於是我們訂出了三年計劃,制定出一個又一個的突擊目標。搬出我們的密集練習法,在假期里幫瑤瑤突擊數學。幾個星期下來,效果斐然,新學期不久,她一舉拿下學校數奧金牌。第二年,她再接再厲,在郡里奪冠、州里掛名。凱西則緊緊跟上,不遑多讓。於是小姐妹開始令人刮目相看。這種向“不可能”挑戰的思想火花,開始燎燃。 偶然到必然的發展 華人子弟,數學在校奪冠、州里掛名,算不了什麼。距離常春藤名校那道門檻還差得遠着呢。可是兩姐妹大戰天才班的過程培養了她們的信心,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為了尋求新的突破,我們再次在兩種文化的碰撞中尋找通途。首先從美國文化重視的創造力和領導力着手,建議小姐妹創建一個俱樂部。雖然創建的過程困難叢生,比如器材、地點、學校沒經費、不能指派老師監督等,但小姐妹倆不屈不撓,硬是把它辦得轟轟烈烈。雖然投入了大量時間,卻為她們帶來了更大的自信和新氣象。 為了沖向全國,瑤瑤想參加美國生物奧賽,可是學校不參加,她幾次向學校建議都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學完了化學榮譽課,她又盯上了美國化學奧賽。這一回不一樣了,有了創建俱樂部的經驗,她再也不拜菩薩了,自己收集資料主動聯繫,創辦了校隊,一舉殺進了全國決賽。通過主動地創造成功機會,把偶然的成功推向了必然。 思想升華促生新的方法 當我們意識到兩種文化融合會產生巨大優勢後,就進一步加進了美國文化中其他的精華理念:團隊觀念、社會實踐等。這樣小姐妹不僅學習積極主動,小腦袋還不停地想着如何把她們的俱樂部辦好,辦得有特色。想想也是,俱樂部就像她們的孩子,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強?同時她們還繼續建校隊,成立義工小組,校內校外忙得不亦樂乎,而且在各項活動中都有建樹。凱西上大學時,所得的獎學金項目有二十多個,包括全國著名的比爾•蓋茨千年禧學者獎學金和麥當勞獎學金。 通過對中美兩種文化深入探討,結合兩種文化的優勢,我們的思想有了一個質的升華,借用美國文化的精髓——創造性、開拓性,我們在尋找機會、等待機遇、爭取成功的原有基礎上加上創造機會,主動開拓新的方向,把被動的尋找和等待提升到主動的創造和開拓,把偶然的成功發展成了必然的成功。 一個理論或一個方法,科不科學,在於它指導下的實踐結果可不可以重複。我們的實踐證明,我們的成功可以複製!這一點在我們孩子身上和由我們指導的其他孩子身上都已得到了多次印證。 需要強調的是,創造力和開拓思想的開發,不但不會妨礙孩子的智力開發,還會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學習熱情和自信心。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我高中兒子提的問題,竟然沒人能回答 | |
2011: | 左派毛粉的共產主義真是人間天堂啊 | |
2010: | 好文重貼,聖經的由來: | |
2010: | 說明:我並不反對基督教,我反對的是: | |
2009: | 潤濤閻:一人打敗全球(圖) | |
2009: | 駁: 言真輕 - 漢字專業詞彙的兩大邏輯 | |
2007: | “話只說了一半”系列之——應試教育保 | |
2007: | 老中醫師:現在還支持方舟子的,都是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