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奴隸化的中國教師
送交者: 葉哲 2004年05月13日16:18:2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作為一個教師,我深刻地感受到,整個教師階層都在奴隸化,已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已到了我不得不說的地步。

  我們知道,整個中國社會奴性化非常嚴重。但其中最嚴重的,卻正是中國國民靈魂的塑造者--中國教師。

  在教師中,奴性化尤其嚴重的是廣大的中小學教師,高校教師稍為好一點,但並非沒有。

  讓我重點來闡述一下中小學教師的奴化問題。

  讓我分三個層次來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中小學教師是制度上的奴隸。這個制度便是高考制度。(對初中教師而言,便是中考,而小學教師以及幼兒院教師,則被高考與中考的餘威所驅使)在這個制度下,  中國的中小學教師最大的用處便是一個傳聲筒的用處,成了傳送教參知識與報答案的一個工具。失去了一切能動性。也許有人會反駁,說,教師在這個過程也能中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啊。

  不錯,我們是可以發揮一點點,但也就一點點而已。稍不注意,離開了教科書的內容,不僅是學生會有意見(學生都很現實,一旦所講的內容與考試無關,雖然他們當時表現出很高的興致,當你一轉頭,他們就很可能已經跑到校長室去反映意見去了),家長也會有意見,領導也會有意見。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吃不了兜着走。

  中國的中小教師的價值確實相當於一個傳聲筒。下面我想舉一個例子。將擺出我的證據來。

  --何為教學,我翻閱現代漢語詞典1996版發現它是這樣定義的

  教學:指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

  但我翻閱最近的一期〈教學與管理〉(一份在教育界算高檔次的期刊)時,發現在一篇題為〈教學 教育 教學的教育性〉文章里,作者是這樣定義教學的:"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將一定的教材內容通過一定的手段傳播給學生。〈教學與管理〉51頁

  這個作者真有眼光,取消了教師的能動性,赤裸裸地把教師表述為一種工具。

  而今,這種教師的工具化傾向更嚴重了。因為教師職業"鐵飯碗"被打破了,大多數學校都實行了聘任制,有的學校還實行末位淘汰制,實行所謂的優勝劣汰,而孰幼孰劣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看哪個教師教的班級的考分成績好。考分成績好了,這個教師就是優秀的。考分成績差了,這個教師就是差的。再沒有別的標準了,其他的如一個教師的人品、氣質、人文修養、道德修養全都xxxx是扯蛋。

  俗話說:身正為范,藝高為師。在當今的制度下,那些"優秀"的教師並不需要身正(儘管辦複習班好了,儘管多收費好了,儘管多收禮好了)也不需要藝高,而只要你教的班級考分高。至於你是用暴力手段逼出來的,還是用心理戰誘騙出來的,還是用題海戰役得手的,這,沒人來管。即使來管,也是過過場。你還是一個優秀的教師。

  而如果你教的班級考分不高,那你就是一個差的教師。不管你有多少理由為你自己辯解。

  其次,中國教師是校長負責制統治下的奴隸。

  現在絕大多數的學校都實行校長負責制,而校長負責制顯然是一種權利失衡的制度。由於  校長掌握了一切權利:教育管理權;人事權:招聘權、續聘權、提升權、撤免權、解僱權;以及財務權。廣大的教職工在校長根本沒有發言權。雖說工會與黨組織有監督權,但由於沒有實在性的內容,這種監督權只能是空的。並且,由於校長不是廣大教職工自己選任上去的,而是上面教委任命的,校長也就沒有一種為廣大職工謀福利的緊迫性,在他的意識里,也就不會有替廣大教職工負責的觀念。結果只能是,大部分的教職工在校長面前失去了發言權,而只有保持沉默的權利。只有逆來順受的權利。人格,精神,日益萎縮。

  三者,教師是學生和家長的奴隸。

  人們都以為學生是教師的奴隸,卻不知道教師也正是學生的奴隸。現在實行學生打分制,一旦學生覺得教師上課上得不好,這個教師就倒霉了。而學生的打分也並非總是公正。教師唯一能避免這一厄運的方法就是把考分提上去,當你考分夠了,即使學生的打分再低,學生也奈何不了你。

  因為家長會支持你。現在的家長只有一個唯一的要求,就是子女的分數高。

  這就是一切。假如你做不到,家長就會從原先恭敬如奴僕的臉就會換上一張惡主人的蠻橫的臉。所以說,教師也是學生與家長的奴隸。他們時刻在監督着你,是不是在認真上課,是不是在講一些於考試有用的內容。

  正如商品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是金錢關係一樣,現在的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是一種赤裸裸的分數關係。學生分數考得好了,就會對教他(她)的老師有好感。反之,則差。

  老師也一樣,喜歡分數高的學生。

  在這樣的制度下,學生與老師都成了一種工具。一種為分數拼搏的工具,當一個人成了工具以後,他(她)離奴隸也就不遠了。

  從某種角度說,正是生存資源的緊張,導致工作機會的稀少,正是工作機會的稀少,導致高考競爭白熱化,正是高考競爭的白熱化,導致了分數的極端重要性。分數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其他的一切在它面前都相當於無。

  再說大學裡的教師,雖說不用受制於分數。但他們現在也早已失去了儒雅的風度,他們被劃成了不同的等級,據我所知,在許多學校,如浙大,教師分成九等,每等的教師工資都不一樣。而把教師分等的主要根據就是看教師發表了多少論文,何等級別。結果,大學教師們家都在那裡忙着互抄論文,對上課馬馬乎乎,我在一個著名大學裡學了四年,我看到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拿着一些半黃不白幾十年不變的講稿在上課,就象當官人做報告似的,即無生氣,更無激情。

  他們已經成了職位、級別、名利的奴隸,在他們身上,我也同樣找不到不到人格魅力,找不到人生的閃光點再無激情與生氣可言。

  教師,作為人類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傳播者和創造者,他本來應該是最有人性味的、最有人文思想、最有人格力量,最起楷模作用的,但由於這個社會制度和倫理精神的畸形化,教師已毫無精神優勢可言,毫無楷模意義可言。

  而中小學教師則已完全蛻變成了一種教學工具,失去了主動性與能動性,除了傳送教參知識這一價值以外,再無別的價值。

  中國的教師,你再也不是道德的楷模了,你再也負不起傳播人文精神的重任了,因為這個社會已經勢利到這個地步,以至於再也不會有哪個家長會打聽你的人品道德如何如何,因為這個社會已現實到如此地步,以至於人們除了考分外再也想不出別的東西去衡量一個教師與學生了。

  一個民族精神的衰亡始於知識分子精神的衰亡,而知識分子精神的衰亡則始自教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教師啊教師
2003: 談教學和科研取向
2002: “混”在清華 zt
2002: 少年班遭遇尷尬 少年大學生是“拔苗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