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科研能力訓練一定是非名校名研究所不可。
就饒本人而言,1978年讀大學選擇餘地並不大,高考時許多人複習都不充分,許多好學生因為種種原因上不了大學。因此他的本科經歷不能說明很多問題。但是饒在上海第一醫學院讀的研究生。80年代上一醫是無可爭辯的全國最好的醫學院,就是基礎醫學和當時中科院水平至少是一樣的。後來他讀的UCSF 的醫學院和基礎醫學研究是全美絕對的一流。博士後又是去的哈佛做生物。哈佛的生物學研究當然也是超一流。從這點可以看出,饒本人受到可以說在最好的學校受到了一流的科研能力教育。
再看他列舉的其他人,他們關鍵的科研學術訓練都是在最好的研究機構。因此他舉的這些例子事實上證明只有好的研究機構才能培養出好研究人員。
另外饒提到許多人本科所學和後來的研究基本不相關。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譬如饒在上醫學的和來美後學的也許不相關,但是上醫給予的見識和機會是不可否認的。並且如果不是在UCSF讀書,他也不可能到Harvard做博士後,他也沒有資格做WUSTL 的教授。名校給了你機會。這就是名校的好處。
再看本科教育。饒例子裡很多人本科學校確實非名校。部分人物的經歷和饒相似,文革後的第一第二批的大學生,他們經歷都是非典型,與現在大學生不可比較。事實上,在名校上本科,課程選擇餘地大,內容深淺不一,學生可以選適合自己能力的課程。另外,同學水平都比較高,相互之間互相攀比地學習,學到的東西更多更紮實。另外,在名校更有機會見識到科研工作,對自己今後是否要從事科研工作可以有較早的判斷。更實際一點,名校畢業時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到有名的或有錢的公司去工作。
另外,饒毅混淆了能力和知識的區別。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培養,但也和個性有關。可以說一個人適合不適合做科研,個性占着主要地位。而知識只是知與不知的問題。在名校和普通學校,也許你可能得到的知識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在名校你有更大機會學到更多的知識。事實上,就本科而言,名校給予學生的更多選擇和機會,而不一定是更多的知識。
最後,饒毅在爭辯方法學犯了一個錯誤。他列舉了許多例子,但是一些例子並不能說明問題,我們需要的是統計結果,要有對照。:-) 而且構成比例並不等於發生率。
當然,饒幾乎把華人生物學界的名人都羅列了,這只能證明中國的本科基礎教育(特別是生物學)是一種徹底失敗(名校也好,非名校也好),而不能證明真正的名校教育的失敗。
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學生地區差異很大,名校裡面的學生水平差次不齊,他們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學生。
只有消滅地區差異,建立幾所全國國立的重點大學,面向全國,平等招生,以學生水平為標準,取消地區傾斜(譬如把本地學生比例降下來)。同時提高淘汰率,把重點大學建成真正的精英大學。
這也是美國一直在做的--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