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北大“尖子”是這樣煉成的
送交者: 張星海 2004年11月03日16:08:2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狀元”情結在中國由來已久,每年隨着高考分數線的劃定,各地的“高考狀元”也隨之新鮮出爐,毫無疑問,這些狀元都是媒體和高校的寵兒。那麼,這些狀元的能力到底如何?在進入大學,甚至走上社會後他們是否一直都優秀?記者就此采 訪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極盛。王極盛於1999年中國高考改革後,開始研究高考狀元,連續5年對全國300多名高考狀元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及研究,被稱為“中國高考狀元研究第一人”。

  智商並不突出但心理素質過硬

  在大多數人看來,高考狀元的智商無疑是最高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王極盛告訴記者,連續5年,他都對入學的高考狀元進行心理測試和智力測試。考察的結果是,絕大多數高考狀元的智力水平為中等水平,少部分的智力水平為中上。

  他認為,在整個中國,目前絕大多數孩子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只有個別孩子智力落後,但這些孩子一般都上不了高中。當然,智商特別高的孩子也有,但這些孩子一般都不參加高考,已經直接保送了大學。

  王極盛認為,現在高考考察的東西很大程度上和智力水平沒有關係。它主要考察學生4個方面的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身體素質學校已經把過關了,高考考的就是科學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的考試不是出考題,而是通過情景,通過試卷,通過試題,在這個特定的情景下,考察學生的心理素質如何。

  王極盛說,從1996年到現在,他曾對將近4萬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成績進行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有32%的中學生存在心理問題。但對狀元的測試來看,發現他們的心理素質都非常好,從他們的學習過程來看,同樣得出這樣的結論。

  這些狀元普遍都有信心,都能正確評價自己。王極盛認為,信心並不是抽象的東西,它表現為情緒的穩定性,以及會不會調整心態。據他研究, 60.4%的考生不會調整情緒。其實,調整情緒的方法非常簡單,做做深呼吸、聽聽音樂,或者在月光下散散步,這些都是調節情緒的有效方式。但許多學生不會,有的人一緊張就發慌,一發慌腦子就一片空白。還有的學生一到高考就緊張,一上考場手就發抖,這些都是心理素質不過硬的表現。

  而狀元們的情況正好相反。考察發現,他們都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困難和難題時,他們總能夠嘗試選擇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這其實就是心理素質好的表現。

  王極盛說,關於高考,他寫了14本書,400萬字,最後歸結為:高考成功近似等於“實力加心態”。實力就是科學文化素質,心態就是心理素質。這些狀元為什麼能成功,是因為從他們身上總結的規律和高考規律密切相符。高考就是考實力,考心態,二者同樣重要。所以,越是臨近高考,心態調整越是關鍵。

  狀元的父母絕大多數為工人農民

  當記者問起高考狀元的成功和他們父母的職業和修養是否有關係時,王教授告訴記者,高考狀元的成功和他們父母的文化程度幾乎沒有關係。狀元的父母大多數為中學文化程度,有的還是文盲。他們的職業絕大多數為工人和農民,小部分為自由職業者。這些人中沒有大款,也沒有人是教授。

  並且,這些狀元家庭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家庭都比較民主,父母的身教重於言教。這些父母對待高考都有一顆平常心,高考前也不給孩子施加壓力。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狀元從小到大都沒有挨過父母的打。而考察的其他孩子絕大多數都挨過父母的打。王教授說,從這就可以透露出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是民主。絕大多數狀元感覺自己和父母在人格上很平等,他們在家裡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對許多事情都有發言權,他們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和父母爭辯。大多數家長在中學以後就不再管孩子的學習,這些狀元從小就養成好的習慣,他們都把學習看成是自己的責任。

  高考狀元沒有一個“高分低能”

  對於“高分低能”的說法,王極盛說,1999年高考之前的狀元他沒有研究過,他無法評價,但對於1999年高考改革之後的高考狀元,從他所訪問的300多名狀元中,沒有發現高分低能的。

  這些孩子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書呆子”,他們普遍是省里或市裡的“三好學生”、優秀生,普遍都非常活潑,和周圍同學的關係也都處理得非常好,幫助別人的情況很多。

  進入大學後,絕大多數的狀元還是在“第一梯隊”,少部分在“第二梯隊”,極個別在“第三梯隊”。北大清華兩校99級學生去年已經畢業,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70%左右的當年高考狀元都因成績優秀保送上了研究生;15%至20%的狀元出國,並拿到了發達國家知名大學的高額獎學金;約10%的狀元直接就業,多數人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有的甚至剛就業就有年薪10萬元的酬金。

  當然也有個別狀元因沉湎於電子遊戲而不能自拔,影響學習。王極盛對此非常痛心,他建議高校在新生入學後的“大學適應期”內不允許個人買電腦。

  狀元的學習生活並非都一帆風順

  在人們通常的印象里,這些狀元都是從小就學習好,生活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大的挫折。王極盛則不這樣認為。他告訴記者,狀元們並不是一帆風順,酸甜苦辣可以說他們都經歷過。一個典型的情況是,在北京大學每年招收的高考狀元中,有大約10%為復讀生。2002年,北大在全國招收的45個高考狀元中,有5名是復讀生,而且每年都大約保持這個比例。為什麼會出現復讀生呢?說明這些人第一年沒有考好。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高考狀元在學習上不是一帆風順的。舉個例子,比如2002年江蘇高考狀元張瑄是當年高考狀元中唯一滿分的考生,但她初一入學考試時,數學在全年級為倒數第二,到高一時仍是年級的四五十名,但經過她的不懈努力,高考數學最終取得滿分。還有的狀元高考第一門就考砸了,但他們能調整心態,在剩餘的課目中仍能取得好成績來彌補第一門的不足。

  女狀元層出不窮勢頭蓋過男狀元

  大多數人認為,狀元的爭奪主要是在男孩之間進行,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王極盛告訴記者,近幾年女孩的升學率越來越高,女狀元的比例越來越高。根據他的調查,2000年北京大學招收的狀元中,女生占55.9%,而在2001年這個比例是65.6%。在狀元群體中,高考最容易反映差異的數學科目也是女生占優勢,2000年、2001數學全國試卷的文理最高分得主都是女生。

  在重慶,甚至出現了很高的女狀元比例,那裡連續4年的8個狀元中竟有7個是女狀元!王教授介紹說,北京大學連續5年所招收的全國狀元當中,女狀元比例遠遠大於男狀元。以2003年為例,北京大學在全國招收35個省級狀元中,其中24個是女狀元,11個男狀元,2002年、2000年也是如此。

  王教授指出,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社會問題,就是女孩越來越自信了,過去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認為女孩的智力不如男孩,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實際上男女在智力上並無差別,再加上現在的女孩子越來越發奮,越來越自信。因此,高考成績往往不亞於男孩,甚至更出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我國產業研發的黑洞
2003: 遭遇美國教育 (1)zt
2002: 長袍與西服---北大與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