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之三阵风 |
送交者: 哈佛之学 2005年07月29日12:25:4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第一阵风,是迎面扑来的哈佛之学风,学术之风 哈佛大学之所以久踞世界一流大学之颠,根本在于她抵达的学术水平之高,在于她拥有的知识资本之厚,还在于她学术繁荣持续的时间之长。从当代国际公认的大学评价指标来说,哈佛大学在世界大学座标系中,有多项基础性指标均是高居顶峰的。 比如:上个世纪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近700位,分别来自10多个国家32所大学,哈佛拥有获奖者最多,38位。 再比如,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是又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指标,一般以被美国费城《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量来表示。以1998年为例,哈佛在SCI上高达8158篇,遥遥领先,独居榜首,第二位是日本东京大学5751篇,而我们中国,则全国千余所大学被SCI收录的都加起来才不过7563篇! 出自哈佛的名人就更多,从6位美国总统,到自然科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等,其中很多为我们所熟悉。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创始大学排名以来的20年间,哈佛在多数年份美国大学综合排名榜上位列全美第一。 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之久(1933-1953年)的著名学者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他一代一代人的质量”。这个质量不是别的,正是大学“一代一代人”的学术贡献。这大约就是为什么“这里有一群最棒的教授”;来到哈佛才感到“大学之大,大师之大”;哈佛的教师都“非常自信”;哈佛教授总在思考着大问题,国家的大问题,全球的大问题,且思维非常清楚……唐人诗云:“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哈佛大学呈现给国人的不正是这样一种彼岸境界吗? 第二阵风,是哈佛之校风, 立校兴学之风
哈佛大学近37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求是崇真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无禁区地始终追逐知识、发展与变革的历史,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约翰·哈佛先生(John Harvard 1607—1638)作为英国剑桥大学的文学硕士毕业生,首先是按英国古老大学传统而于1636年创办这所大学的。至19世纪,哈佛大学又转师德国,效法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先生的大学教改三统一原则:“独立性、自由、合作三者统一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整个20世纪则是哈佛大学实现自我自主创新的百年,它从德国洪堡“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又向前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科研立校”,即在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质量的同时,致力于使哈佛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机构。哈佛从效仿到独创,她成功了,其成功的以科研立校兴学之风,赢得了当今世界高教界的普遍认同和赞赏。 在这里,大师们在思考包括全球军事外交在内的塑造国家的战略妙方;在这里,有敢于“对自己说‘不’的大师”(相比之下,国内多的是“百论不倒的常胜”教授);在这里,读者可以感到,哈佛之“大”的核心是拥有一批最杰出的优秀大师,而这批大师不是哈佛大学校方自封的,是中国学生(学者)听了大师精彩绝伦的高水平演讲及其对全球知识资源的占有中感觉到的;在这里,恰如一位前任哈佛大学校长曾指出的,哈佛确有一种独特校园氛围,“使理智的力量能够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经过时间考验的各种不同观点提供表达的场所,因为任何观点都必须接受事实和辩论的挑战;提醒社会成员,我们有时也会不遗余力地追求一个错误的目标”。 何以能做到这一点?“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博克(1971—1990任校长)在回答“为什么哈佛能长期保持第一流学府的声誉”这一问题时说过:“要使我们的学校常居于前列,归根到底是要有好的教授”。换句话说,哈佛之校风乃是以这些大师向学生“传授世界之真谛,而且以其艺术智慧影响并感染学生之个性”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那就是:这里优秀的立校兴学之风乃是建立在独立、自由、平等、竞争,甚至勇于创造性地摧毁的校园环境和管理机制基础上的。 第三阵风,是哈佛的教风,独立思考、学术争鸣、探询求知之风 有一位前任哈佛大学校长说过,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演变有着一条稳定而又清晰的发展轨迹,那就是从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转变为今天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这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个复杂而又曲折的历史发展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它当然是和哈佛大学创始宗旨相一致的。在哈佛大学建立的特许状中曾明确规定,哈佛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传承、解释和重新解释现有的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里去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为达此目标,哈佛学生从一入学校起,就被看作是教师主导下的“大学主要活动的年轻合作者”,哈佛一切教学努力方向就是要使她的学生“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用2001年刚卸任的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的话说,在哈佛大学里,每一位学生“都是处于实习阶段的学者和研究者”。 为达此目标,哈佛课堂教育教学还是与时俱进、开放而又长于分析的典范,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浪潮与责任,哈佛把“国际社会”直接带进了课堂。还是陆登庭校长的话对“从此,哈佛国际教育方面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在上个世纪行将终结的时候,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写了一篇题为《20世纪:美国的世纪》的文章。他在分析了形成“美国世纪”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教育诸般因素后,接着写道:在这个国家的大学里拥有不可估量的知识资本,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学校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这就是我国大学欲向世界一流冲击的道路上必须直面的现实。它如同科学登攀一样,“高峰就在那里”。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4: | 老板言行录(zz) 看着有趣就转了 | |
2004: | 老板言行录(zz) 续 | |
2003: | 拿什么奉献给你,品行不端的学生? | |
2003: | 南京大学就是这样面向海外招聘教授吗? | |
2002: | 对历史教育文本改革问题的狂思乱想 | |
2002: | 入世挑战中国教育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