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进了北大网站,看到关于北京大学“十五”、“211”成绩的总结报告。觉得是有一些成绩,但是,统计的水分很大,参数需要再考。
北大的报告中首先列举了中科院院士、资深教授、长江学者、人才工程的数字。这样的数字近些年严重误导了大学方向。许多大学评价的标准,就是只看院士、长江学者等的数量,而不管实际贡献、成果。院士评选是很有水分的,许多院士并没有实际成就。“长江学者”的问题也同样。关键是创新了多少,而不是拥有多少“头衔贵族”。
更奇怪的是,“资深教授”也被作为院士级别的人才统计,还带着沾沾自喜的味道。“资深教授”不是北大自己评选的吗?据说还惹出许多不满,因为其中的有些人是当官的、搞关系的,并没有什么学术贡献。北京大学还可以自己评出更多的“资深教授”嘛。这样来总结成绩,难道不是自欺欺人?
接着就是列举奖励的数目字。国内学术评奖搞得很烂。自然科学还好一点,社会科学的奖励可以说是乱七八糟。许多诚实的学者,根本不把评奖当一回事。许多人从不参加。看一看近年来的得奖的社会科学成果,有一本像样的书吗?一位网友的文章说:黄楠森先生编的9卷本马哲历史是吹捧得最高的,得奖最高的,但其“水平远远低于俄国90年代的3卷本”,“差几个档次”。中国的社会科学领域的奖励还值得总结吗?学者们经常这样说:被评上奖的书都是不能买的,都是学术水平最差的,要么是靠关系,要么是靠权力。真正有洞见的书是评不上的,因为写一本有价值的书需要很多时间,需要真正的学者来写,而真正的学者既没有权力,又没有时间去搞关系。
仅仅举出以上两例。北京大学对什么是真正的“成绩”还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会给全国的大学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然,北大的总结中也有一些实际成绩,比如发表的论文档次,被引证的次数,在某某领域的突破,等。这是实际的东西。希望北大以后多总结这方面的成绩,而不要把头衔和奖励列举一大堆。
另外,体制改革的问题也需要总结,尤其是学术评价体系、职称体系、教授治校的经验,学术自由的增加情况,等,这方面有没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