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所里又在搞所谓的职称评审和岗位了,提创新美女和俊男,看样子要辛苦您所长,处长了,又要搞知己了,这是科学院研究所的领导最得意的。思来想去,本人总觉得有几句话需要讲讲。
首先你们要检讨一下,所里的研究员是否够格,从博士学位,SCI论文,经费等角度好好检讨。
(1) 本人对去年的所谓评审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去年评审中,您对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做出重要贡献,通过引进“大奶”及“二奶”机制(“大奶”系指创新研究员,“二奶”系指项目研究员),给大家提供一个晋升机遇,并可能会产生一个研究所与个人的“双赢”结果,充分调动各位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为研究所的发展作贡献;第二,机制虽好,但在操作时又是另外一回事,对许多研究人员的伤害非常大,本人至今仍然没有缓过神来。
(2) 本人也算是地理所的“元老”了,因此,对所里职称评审的潜规则了如指掌。二十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现在的规则可能与时俱进了一些,但核心内容还是一样)。以前的一位同事出过一个语录,我看就非常精辟,大致意思是“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3) 在去年的职称评审中,强调了SCI文章的重要性。虽说此项规则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是,本人认为在评审“大奶”及“二奶”时,要区别对待。“大奶”们的工作以基础研究为主,强调SCI文章的质量及数量,无可厚非,而“二奶”们的工作则主要是面向应用领域,此项规则恐无任何实际意义。
(4) 关于SCI文章,本人想发表几句感言(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指正)。一,记得在大学选修《科技文献情报检索》课程时,SCI的提法尚未出现(此时已有EI一说),因此,本人猜测,SCI是文献机构继推出EI后炮制的评价论文水平的又一项“杰作”;二,不可否论,SCI论文的平均水平是高的,但是,真正高水平的论文未必就一定是SCI论文,因此,如果纯粹以SCI论文来评价一个人的科研业绩,可能会有失偏颇。本人在检索相关文献时发现,相关学科领域的某些大师级人物的科研成果未必是通过大量发表SCI论文的形式来体现的(如果整天忙于写SCI论文,他的成就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大)。有些大师的成果甚至仅仅浓缩在几十页的小书或小报告中;三,大家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真正好的SCI文章并不是很多,因此,SCI论文往往是“写”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四,在目前的学术界,特别时髦“创新”一词,但是,真正的“创新”成果又有多少。因此,我们的所谓“创新”是“喊”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有两个简单的事实可以印证这一点,1.与改革开放前30年(1949-1978)相比,我们国家最近30年(1979-现在)的科研竞争力并没有明显提升,在前30期间,我们还搞出“牛胰岛素”及“两弹一星”等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举世成果(要知道,那时的研究人员数量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且没有相当多的国外文献可借鉴),但在后30年期间,我们有什么好成果可以比试天下?(唯一可以安慰是,宇航技术向前发展了一小步,并将宇航员及飞船送上天);2.目前,中国的SCI文章数量排名第三,但引用率却在倒数行列;五,写SCI文章的目的,无非有这么两个,一是扩大个人及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如果真的有好成果,且不愁课题经费,将成果写成SCI文章发表应该是非常必要的;二是争取科研经费,如果SCI文章真的能够有助于科研经费的争取,那么,只要条件允许,应尽量将你的研究积累写成SCI文章发表(哪怕是一些小文章);六,由于人种的差异,东方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东方人的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弱(甚至说很差),而西方人则相反。从这点来看,东方人不太适合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东方人即使在基础研究中搞出SCI论文,也经常仅仅停留在实验及结果方面,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针对东方人感性认知能力较强的特点,中国人应向日本人学习,在工程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日本人在电子工程及汽车工业工程等领域寻找到了突破口,通过创新,使国家迈入强国富国行列。与日本人相比,中国人的创新点子或创新思想并不缺少,但是,创新精神相差很远。当然,这与中国的哲学思想及政治体制有关,俗话说,会干事的不如会混事的。如果我们的创新思路对头了,创新精神提高了,我们国家在不久的将来迈入强国富国之列也不会是什么难事。(以下一些事实可以来佐证东西方人种的思维差异,1,东、西方的文字差异就能够体现两类人的思维差异,西方人发明的字母及单词是理性思维的具体体现,而东方人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束缚;2,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基本上来源于感知认识或生产实践,而对原理则没能搞清楚;3,中国古代虽然弄出《九章算术》之类数学成果,但书中记录的东西仅仅是生产实践中碰到的各种算例,在此书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将书中的东西总结成数学方面的公理或定理,想想看,大家在初等数学里学的公理及定理,有几个是中国人总结的(也许勾股定理算是一个),更不用说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理论或其他理论了;4,数学如此,物理及化学等基础学科更是如此,我们在中学、大学及研究生阶段所学的各类基础知识也近乎100%由西方人提出的,本人认为,中国人无论怎样努力,在基础科学领域,要想造就出牛顿及爱因斯坦那样科学巨匠,概率几乎为零;5,数来数去,也能数出几位华人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的,但不要就此作出如下论断:中国人非常适合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岂不知存在如下事实:1,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按人口比例推算,每年应该有1~2位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但实际的情况是,华人科学家的获奖概率仅为几十年一遇(在几百位获奖人中,才有区区的那么几位华人);2,更为可悲的是,目前还没有一位大陆科学家获得该奖项。有些阿Q曾经将中国人不获奖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科研条件差,本人则不完全这样认为,一是多数诺奖获得者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理论创新方面,与实验条件关系不大(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则是完全从脑子中想出来的东西),其二是中国的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条件早在20多年前就已赶上或超越国外(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投入数十亿巨资在部分大学及科研单位建成回旋加速器或正负电子对撞机之类的超级设备(要知道,那时的人民币还是值钱的)),因此,还是那么一句话,中国人不太适合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人的因素应该是决定性因素。就此搁笔。)。可不要将我当成阿Q了!(写不出SCI,偏说SCI不好)。
(5) 关于职称评审,本人也想发表一些高见。一,地理所虽然很小,但向来是一个人际关系十分复杂的地方,这一点在职称评审时表现的淋漓尽致;二,地理所的学科门类多,此学科专家对彼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一般不是很熟悉或者是一知半解,因此,在评审时,往往是“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此时,感情及印象成了评判的唯一标准;三,地理所的研究人员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门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第二类是专门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第三类是既从事基础研究也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第四类是从事实验工作的科研人员,本人认为,针对这四类人的不同特点,应采取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及晋升标准,对于第一及第三类人员,应将创新成果的质量及数量作为职位晋升的标准(SCI文章或CSCD文章的数量可作为硬性指标),对于第二类人员,应着重考察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SCI文章或CSCD文章可进行参考),对于第四类人员,应从工作年限及敬业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决定是否晋升。至于工资帽及所经费补贴比例,不同类别人员应有所区别,例如,对于第一类人员,所经费的补贴比例可考虑从目前的20%提高到50%,而对于第二类人员,可考虑将补贴比例下降(如果搞到大的横向经费,可将补贴取消)。四,大家可能十分清楚,目前的研究员、教授或教高职称已经贬值得相当厉害,副的也就更不值钱了。如果咱们所把大家的职称都卡住,并不能说明咱们所的职称比别人的值钱,相反却只能说明咱们所存在“人才”危机。本人的科研成果虽未达到“举世瞩目”的程度,但是,小成果还是有的。本人也曾经比较过,本人条件早已符合其它单位的教授或教高标准了。
(6) 在地理所,真正在本科阶段学习水文专业的人员并不是很多,因此,本人有必要将本人的科研工作特点做一个简单说明。水文学研究主要分实验水文学研究、应用水文学研究以及理论水文学研究,传统的水文研究仅仅是针对水本身的运动规律开展研究,近30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步重视,水中迁移的泥沙及化学物质也是水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实验水文学研究是我所一直开展的工作,最早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水面蒸发研究方面,以后陆续开展了湖泊的湖流、波浪、内波以及风涌水等方面的工作,现在的工作主要在太湖生态站开展,主要工作包括湖流、波浪以及泥沙悬浮等方面的研究。实验水文学研究主要与仪器设备有关。如果设备较先进,且能长期坚持监测,肯定会有好成果的。理论水文学的研究是水文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目前,该项工作主要在西方开展,研究者多为学数学出身的人。理论水文学研究主要是尝试新的数学方法在水文计算中的应用,判别该项成果的好坏主要是看它的算法是不是能够解决水文的生产实际问题。从目前来看,有些新方法确能解决问题,并被继续发展下去,而其它新方法仅能解决部分实际问题或根本就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些方法很可能就烟消云散了。在中国的水文界,目前专门从事水文学的纯理论研究的学者几乎没有(有些学者只是将国外东西翻译过来,未做深入研究),有的只是将国外的新方法(如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方法、神经网络算法以及遗传算法等)拿过来直接使用,由于许多人(主要是学生)并未采用实际水文算例(使用假想算例),也未通过实际水文数据进行验证,因此,研究成果的价值不是很高。水文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因此,大多数水文研究者主要从事的是应用水文学的研究。在研究所的近二十年期间,本人也基本上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从事过应用水文学研究的人知道,你的成果的好坏主要是看你的计算结果是不是符合“真实值”,如果符合,就说明你的成果质量较高,如果不符,则质量较差。由于应用水文学研究者所采用的水文公式或模型一般由实验或理论水文学研究者提出来的,因此,在外人看来,应用水文学研究者的思维比较简单,研究工作比较“呆板”,而且是没有创新性的工作(有些人说得更刻薄:不就是将人家的模型拿过来算算吗?)。针对这一说法,本人想进行如下说明:一,水文学的研究历史较长,在长期的研究中,水文学家已经提出一系列的水文公式或模型,但是,这些公式或模型能否在某个区域进行使用,这是应用水文学研究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二,搞过水文计算的人可能知道,现成水文公式或模型的计算结果并不是现实世界的水文“真实值”,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模型进行参数调试和率定,才能进行水文实际问题或其它问题的研究;三,目前,即使是非常成熟的水文模型,其初始计算精度也可能只有70%左右,因此,你必须花费数倍于建模时间的时间进行模型率定;四,应用水文学研究者的创新工作不仅体现在建模过程及模型率定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如果你采用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建模方法及模型率定方法,你的模型结果就不会与别人一样,如果你的模型比较可靠(譬如说模型精度达95%以上),那么用你的模型所解决的生产问题或科学问题也比较可靠;五,真正的应用水文研究者并不一定刻意地去追求时髦模型,模型越时髦,其结果可能也越差(曾经有位研究者很郁闷地告诉我,做了1年多研究,也未能SWAT的精度做到50%),许多时髦模型(如分布式模型)目前还难于在水文的生产实际中应用,更不能用于其它问题研究;六,你的模型误差很大或未经率定,那么你就不能拿它去解决生产问题或所谓的科学问题;七,因此,本人的科研原则是:任何公式或模型都必须经过考察、率定及验证以后,才进行实际应用,纯水文模型的精度控制在80%以上,环境水文模型的精度控制在70%以上。如果采纳以前一位朋友的“毛估估”或“四舍五入”思想(“四舍五入”认为0.5与1是相等的,因此你的结果只要达50%就可以),本人肯定已经是“大专家”了,估计已经“忽悠”了几百篇论文(不瞒大家说,本人曾经收罗了一大堆的环境水文学公式,并在一夜之间想出几十个创新论文题目,有的后来还真写成论文了,因为无法确定论文的结果是不是正确(没法验证),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将论文送出);八,水文研究者与其它研究者的思维差别在于,水文研究者认为,现成水文公式或模型的计算结果是不准确的,因此,需要率定并取得好的精度以后,才能用于其它问题的研究,而其它研究者则认为,现成水文公式或模型的计算结果是100%准确的,可以直接用于其它问题的研究;九,本人曾经后悔自己在本科阶段学了正统的水文专业,如果学的是其它专业,没准现在早已成为“水文学家”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个时候你无需怀疑水文公式或模型的准确性,只需将模型拿过来计算就行了(哪怕模型精度只有50%),如果使用的是一个时髦模型,并且解决了时髦问题,你的成果就很创新了),当然,要是那样的话,我也就不是我了;
(7) 本人属于敏感且容易受伤的人(也许与属相或其它因素有关),因此,最害怕别人蹬你一脚。鉴于这种情况,本人决定不再申报职称(以后也不会)(今年的申报条件也许已经将本人排除在外了)。以“无玉则钢”一说,聊以自慰。
(8) 本人经常思考,我们所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思来想去,也许小说家、商人及翻译家更为合适。小说家笔头很快,而且具有将死人写成活人的本领;商人善于钻研,也很奸猾,弄课题的本领肯定不小;翻译家外文水平高,可将外国的东西翻译成中文发表,也可将中国的东西翻译成外文发表。如果将这批人当作“人才”引进来,富所强所指日可待!当然,也别忘了留1-2个“研究员”位置给美女主播或美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