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部分学科先“一流”起来 ——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
■新闻背景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
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因此,教
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
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目前已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名单的高校有清华
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30多所。
■原始新闻
二○○四年一月六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介
绍,“九八五工程”是我们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当中一个重要的工作。这是中央的一个重大
决策,对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对于提高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
要的战略性的作用。由于中央的财政支出有限,目前“九八五工程”、“二一一工程”等
,都采用了和地方及各个部委共同建设的方针,由中央出一部分经费,各个地方出一部分
经费,共同来建设一些比较好的大学。在过去一些年里面,这个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据人民网)
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博士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出,创
建世界一流大学,在资金投入不足的国情下,与其拿有限的资金“撒芝麻盐”,不如突出
重点,率先选择“学科建设”和“顶尖人才”两大瓶颈为突破口,大手笔攻关。他旗帜鲜
明地提出了建设性方略———
创建“世界一流”要实事求是
“中国如果经费不短缺,何时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博士在英国考察时,向剑桥、牛津
等13所著名大学的校长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
几乎所有英国著名大学的校长都作出了如下回答:
假如把世界前100所大学看做世界一流的话,那么目前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台湾大学。它
的水准在世界上最高也就排在200位。
“那么清华和北大呢?”史培军问。校长们的观点是:最多在300位。
西方教育家的评价标准和学术观点也许不足为训,但不争的事实是,目前中国最著名的大
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史培军说,英国的剑桥大学有近800年的历史
,涌现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最早的大学只有100多年历史,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两相比较,中国有哪一所大学能够在几十年内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现在还难以预言。况
且中国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那些世界高水平大学也不会甘心等着被赶超,他们也在迅速
发展。据此,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名单的高校已经有30多所,国家给这些高校以很
大的政策支持。这些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分别制订出不同的战略规划,正在朝着创建世界
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史培军认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资金投入、政策扶
持固然重要,但比它更重要的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环境培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些都需要卧薪尝胆,一步一步做起,持之以恒,不可急功近利,搞虚无缥缈的东西。
把优势学科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不是短时间能够建成的,绝不意味着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
学的目标将遥遥无期!史培军博士说,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一下子整体达到世界
一流水平。从建设思路上说,与其笼而统之地全面建设“一流大学”,把有限的资金“撒
芝麻盐”,不如突出重点,让一部分优势学科先“一流”起来。
在一所重点大学里,如果用10-20年时间,下大力气把某一优势学科建设成世界一流
水平的强势学科,是完全可能的。这样坚持不懈地努力,几十年下来,建成3-5个甚至十
几个这样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强势学科,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规模和气候,这所大学距
离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就越来越近了。这是实施“985工程”的一条“捷径”。
在英国的威尔士地区,有一所卡迪夫大学。1992年的时候,该校在英国高校排名第34
位;1996年,排名第15位;到2002年,飙升至第7位。卡迪夫大学在英国排名第34位的时候
,名次在世界300名之外。经过10年调整、改革、合并,一举进入英国前10名、世界前100
名,甚至把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利兹大学等老牌名校都挤到后面去了。
卡迪夫大学短短10年迅速崛起,使人看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希望。该校成功的奥
秘,在于鼓励学科交叉、综合、集成、创新,迅速取得突破。据称在该校27-28个学科中
,有15个左右的创新学科达到了“5级和5星级水平”。
同样的例证在中国国内也可以找出很多。资源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创建的一个新兴学
科。从1993年起,仅十年时间,一个由地学、生态学、经济学与法学、遥感与信息工程等
多学科交叉综合而成的资源科学与技术开发国家级基地初步形成。史培军自信地说,这个
学科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的前景非常乐观。
在创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进程中,政策滞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史培军说,资源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条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
北师大的资源学科至今还没有“户口”。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本来就是综合、集成,由于
政策滞后,没有“户口”,就不能评重点学科,不能评重点实验室,带来一系列问题。这
种情况在全国各高校非常普遍。需要的人不培养,培养的人不需要;人家要的牌子你不给
,你给的牌子人家不要。他呼吁这种状况应尽快改变,把设置学科的自主权放到高校来,
真正实现按照社会需求办学。
不惜代价地吸引国外顶尖人才
让一部分优势学科先“一流”起来,关键要有一流的教员,特别是要有国际顶尖人才
领衔挂帅。对一个国家、一所高校来说,顶尖人才太重要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海归”科学家像钱学森、竺可桢等都是国际顶尖人才,都
有很强的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的背景,他们成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人。
英国的卡迪夫大学能够迅速崛起,光是从剑桥大学就“挖”走了20多个顶尖人才。
原北师大资源与环境学院(现在调整为资源学院、环境学院、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下决心对顶尖人才重点投入,10年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60名,其中从美国康奈尔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加州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德
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就有近30名。
香港科技大学只有20年的历史,现在已建成了一所不亚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
大学。原因何在?教授是一流的,工资是一流的,毕业生是一流的。
2001年10月11日,清华大学成立工业工程系,以年薪10万美金聘任美国普渡大学工业
工程系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萨文迪(Salvendy)为讲席教授和首任系主任。这种“敢吃
螃蟹”的举动,曾经引起极大关注。萨文迪教授是国际工业工程领域著名学者,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他表示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把清华工业工程创办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当我们
对萨文迪的工作进行评估,看到他给中国的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理念、新变化时,只要是值
得,就足够了。
必须转变人才使用观念,树立人才市场国际化的观念。在人才强国战略下面,共享、
分享、雇佣世界一流人才,这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中国的科技
创新道路遥远。
史培军说,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出国留学的58万人中,已经有15万人
学成回国,这是非常好的局面。现在需要好好研究的是,我们究竟吸引了多少国际顶尖人
才来中国工作?
在世界许多著名大学,到处可见很多有聪明才华的中国学生为人家服务。我们选来选
去,培养的尖子学生都被人家拿走了。应该倒过来,把他们的顶尖人才拿过来为我们服务
。与其用钱搞跟踪式的重复研究、重复建设,不如到伯克利、斯坦福、牛津、剑桥等世界
一流大学招聘教授和博士毕业生到我国工作。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经大声疾呼,“一定要不惜代价地留住顶尖人才”。史培军对此
非常赞成。他说,要好好研究顶尖人才的选留招聘问题。为了寻找金字塔的塔尖人才,采
用什么办法都不过分。塔尖人才进入我国的各个科技领域,我们才能参与世界科技领域的
顶尖竞争。
不应把正当的人才流动看做“挖墙脚”,人才竞争和资源整合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
强大动力。在有些情况下,有了一流的教师,未必能够形成一流的学科。因为在此环境下
,他可能是唱配角的“边缘人物”,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在彼环境下,则可能是挑大梁
的“核心人物”,特别适合他的发展。不是说投入了,就出大科学;加大投入了,就出大
成果。相当多的科学家不是因为投入了就产生大成果,而是因为有着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
激情。没有创新的文化、创新的环境、创新的仪器以及必要的投入,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
大学。
史培军认为,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来中国工作,需要突破三大障碍。一是待遇障碍。差
距太大了,国人不接受;二是语言障碍。外语教母语,许多人没有这个适应能力;三是文
化障碍。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不同。事实上,只要认真对待,这三大障碍都能够解
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