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範例世界-從“經驗與知識同一”說起(D)
送交者: 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 2015年05月29日15:03:1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範例世界-從“經驗與知識同一”說起(D)


談論這個系列“經驗與知識同一”的話題,我和讀者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回過頭看,我們開始談的是認識論,既研究我們是怎樣知道我們的研究對象的,“同源同一”的可能性的根據。我們開始於宏觀世界,從宏觀世界走到微觀世界,又從微觀世界追溯到終極的“絕對”,然後又返回來看微觀世界的性質,如“絕對的偶然性”等。我接下里要談的是微觀世界的另一性質,既,“相對的必然性”。


對範例二個世界基本的劃分是,宏觀世界屬於“相對世界”的範圍,微觀世界屬於“絕對世界”的範圍。相對與絕對的兩個世界基礎是其“背景”,既,絕對的絕對,重申前述。必然性當然屬於絕對的性質,如“思在”的範疇所包括的語言,形象,符號等一切思維的產物和在宏觀世界的“量子態”形成前的一切事物。


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既範例所談的“必然性”或絕對性質,與柏拉圖所談的“形式”,或畢達哥拉斯的數或赫拉克利特說的“邏格斯”等,有什麼不同?我的回答是,這就是“相對”作為修飾的形容詞的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巴門尼德談論思想,或柏拉圖談論形式,包括上面其他人所抽象出事物,他們都認為是“絕對存在”的。既他們認為這些抽象事物不是產生出來的,而是從來就有且永不消失,與作為“範例”的物質世界,既在宏觀世界的存在與否無關係。比如,人類在周圍的世界發現了許多幾何圖形,像三角形,圓形,梯形等。但它們這些圖形的“形式”,則早已存在於世界上了(範例的微觀世界)。而且這些形式也不會隨具體圖形的消失而消失。所以在蘇格拉底看來,一切知識是先天地存在與人類的頭腦中。在柏拉圖的對話中(Meno),他可以通過啟發誘導和回憶,證明奴隸男孩原來就懂幾何知識,只不過是後來忘記了。再舉例,恐龍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但它們的形式並不隨恐龍今天已經絕跡而消失。


範例的本體論認為,微觀世界的性質是絕對的,但只是比較相對性質的宏觀世界而言。因而,微觀世界的絕對性質也是“產生”出來的,正像語言產生於大腦一樣。微觀世界的事物與宏觀世界的事物區別在於,它們不是“物質”,而是邏輯上先於宏觀世界的“前物質”罷了。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微觀世界的絕對性質是“相對的必然性”。這個道理也許這樣看更清楚,如果嬰兒從生來沒有思想與生俱來,那麼很顯然,他的思想必然是逐漸產生的。微觀世界的基本性質既然是“運動產生物質”,那麼這些物質在被產生前的抽象形式,也必然是先於事物的“物質形式”存在而產生於微觀世界裡-它們這些形式的存在是“邏輯在先”。


既然範例的本體認為,一切“在”範疇中的潛在事物都來源於“絕對的絕對”背景,那麼一切思在的內容,包括各種形式,都有其來源就順理成章了。恐龍的完美形式不存在了,但首先是地球上恐龍絕跡造成的,而不是相反。如此看來,人的靈魂也只有在人活的時候在微觀世界存在,而不是像普遍認為的那樣,人死後靈魂仍然繼續存在。(全文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有關範例哲學的一個提問
2013: part 11:Mind Your Motive考慮你的動
2012: 紫荊棘鳥:說說毛粒子和前進子
2012: 數學史十八傳奇之笛卡兒:達摩祖師(ZT)
2011: 三峽大壩於長江旱災有直接關係
2011: 廉租屋,大庇天下寒士
2010: 沒有素養就是醜惡!
2010: 人造生命的事 恐怕有問題 誰知道得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