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hare:範例本體的邏輯證明
送交者: hare 2015年07月31日14:23:1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範例本體的邏輯證明


在範例哲學中,我們知道,範例的本體最終的邏輯點是“絕對”,或稱“絕對的
絕對”。


這個“絕對的範疇”是怎麼來的呢?是僅僅猜測出來的,還是碰運氣蒙出來的?或
是“山寨”那個高人的呢(我們中國人經常這樣懷疑人)?它有什麼推導和邏輯上的
根據嗎?在判斷“維度”時,我強調過“數學和邏輯”維度的重要。而且認為它們
都貫穿與範例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數學的推導可以預見自然界的發現,已經是
不爭的事實了。最近“波色子(上帝粒子)”的發現,就證明了數學推導的力量。


數學的推導用在“哲學範疇”的發現上,一樣有巨大的威力。哲學家常犯的錯誤之
一,就是在理論上假設太多不必要的範疇,所以哲學史上有“奧坎的剃刀”的警告。
在範例範疇的發現過程中,數學和邏輯的預測作用,在我看來也是很明顯的。例如,
範例哲學的這一斷言是哪裡來的:“宏觀世界是物質存在為基礎,運動是物質的運
動”;而“微觀世界是運動為基礎,運動的結果是物質”?很明顯,但我們追究最
基本的存在物,我們只有“物質”和“運動”存在了,其他都已經被思考過濾剝下
了。那麼我們知道,在宏觀世界,就我們習慣的周圍環境,是“物質在運動”。那
麼當我們想象到脫離這個物質世界時,還能有什麼存在呢?很自然,只能是宏觀世
界的兩個元素“物質和運動”調過來,既一定是“運動是基礎,運動產生物質”。
另一個例子,當我們發現世界的基本範疇是“相對”和“絕對”,這兩個基本範疇
後,如何使用數學和邏輯地推導出其他範疇呢?我們知道,根據數學的“全排列和
組合”,對兩個因素來說,根據取值的數量和派序的方法,只能有“四種可能”。
所以,這就是範例本體的“四種關係”的來源,既,“絕對,相對,絕對的相對和
相對的絕對”。具體在下面。


讓我們首先假設“相對”的事物為“A”。因為我們周圍的事物多半都是如此,我們
對外界的自然反應,很容易看到了這些事物的相對性。如中國人所說的,大小,長
短,陰陽,男女,老幼,福禍等等。相對的事物也可以看成“有限”的事物。所以
“相對 = 有限”。


然後再讓我們假設“絕對”的事物為“B”。因為我們注意到周圍的事物,除了相對
的性質之外,也有一些具有“絕對”的性質。絕對性質就是不變的性質。比如董仲
舒說,“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裡,我們可以將他說的“天”
解釋為物質的存在。也就是說他認為,“只要物質存在,規律就存在。”。絕對事
物,類似相對事物的歸類,也可以看“無限”的事物。


現在我們有了“有限/相對”的事物,又有了“無限/絕對”的事物。那麼,這兩種
事物是什麼關係呢?我們說它們是“並存”關係。用符號表示就是:“A & B”。所
以我們這個世界,既範例哲學的所謂“宏觀世界”存在着“A”和“B”。如果再准
確一些,用福雷格的符號意思就是:存在着這麼一個世界。對這個世界存在來說,
A 存在並且B也存在。


在A與B的關係中,我們是先發現了A,然後才發現B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思維中,
從邏輯秩序上,首先是A的存在,然後才是B的存在。當然這不意味着它們是因果關
系。“相對”,首先出現了,然後“絕對”又出現了。A和B的關係就是“A & B”,
這也就是範例本體的“相對的絕對”。按照範例的套路,思維等於本體,所以思維
產生的“高級範例”就是宏觀世界“一切物質”的來源。這樣,我們就有了“微觀
世界”的高級範例產生“宏觀世界”物質的過程,既從一切物質都是從“相對的絕
對”開始。


用謂詞邏輯簡單的推導如下:


I 定義:
1 相對 = 有限 = A;
2 絕對 = 無限 = B

II 公理:

1 世界存在

2 性質存在

3 關係存在


III 公設:

1 相對性質存在

2 絕對性質存在

3 A = 1/2 or 1/4 or 1/8....

4 B = 1/2 + 1/4 + 1/8....



IV 定理:

1) (A & B) ->  (B & A)
2) ((A & B) ->  (B & A)) -> (A & A)
3) (((A & B) ->  (B & A)) -> (A & A)) ->(B & B)

V 證畢。


用文字說明:

(1)相對的關係,如“1/2 或 1/4 或 1/8” 等,都存在。絕對的關係,如“1/2+1/4+1/
8....”,也存在。雖然“絕對關係”存在,既“無限的關係”,如分數的系列,但
它們不可能超出一個“相對”的量,比如“1”。所以這種絕對關係,屬於“絕對的
相對”性質。也就是說,它只存在思維中,屬於“高級範例”。而在宏觀世界,沒
有可以體現這種關係的物質。這也是對芝諾“運動悖論”的回答。


對我們的宏觀世界來說,至少存在一種事物稱為“物質”。如果物質存在,那麼物
質的性質,相對,就存在(省略掉全稱符號和存在符號)。並且,如果物質存在,則
物質的性質,絕對,也存在。相對和絕對性質的共同存在,只能表達為二種邏輯形
式,既“相對的絕對”和“絕對的相對”,(註:前者來自‘微觀世界’),後者存
在與宏觀世界)。如果“相對的絕對”存在,那也一定存在“絕對的相對”。因為邏
輯上只有這兩種可能。


(2)不論上面那種可能,我們都可以推導出“相對的相對”存在。因為任何關係都不
外乎“對外和對內”二種可能。當相對的性質用於自身時,就是“相對的相對”。




(3)最後是,從上面兩種關係的可能,我們還可以推導出最後一種邏輯結果,就“絕
對的絕對”關係的存在。因為“絕對”的關係,也同“相對”的關係一樣,它只有
兩種邏輯可能,或者對內,或者對外。對外就是我們已經在前邊有的“絕對的相對”,
它屬於宏觀世界的關係。而“絕對的絕對”,是“絕對修飾自身”的關係。範例本
體將這種關係,絕對的絕對,解釋為是“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基礎(註:這個解
釋不在推導之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感受俄羅斯及普京刻骨銘心痛恨你們就知
2014: 不要讓孩子承受的六種矛盾教育
2013: 從性覺悟(八)
2013: 相信王林的當然也相信貝志城
2012: 奇異執行長:核電成本過高
2011: 重大科學問題,請老魯老岳討論--BY老職
2011: 請問C_Y_LO 有關劉武青試驗的事
2010: 平衡態網友十四行詩英譯
2010: 經歷“野雞大學”——西太平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