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耶鲁大学第一位华裔女性系主任孙康宜 |
送交者: 冰凌 2005年09月12日21:33:3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孙康宜教授和她的 “耶鲁情结”
随着雷文校长切开重达三百磅的巨大蛋糕,耶鲁大学庆祝建校三百周年的盛大庆典活动达到了高潮。在万众欢呼声中,名声响彻云霄的耶鲁大学管乐队不仅把个欢庆乐曲吹得响彻云霄,更要轰开蓝天遨游宇宙。人们兴高采烈的品尝到一片香甜的蛋糕后,分赴各处参加系列庆祝活动。就见华人们,或全家老小或三五成群,不约而同奔向东亚语言文学系主楼前丁字广场上,去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重头戏------“耶鲁校园游”。作为著名学者和著名作家的孙康宜教授,今天将和她的同事一起,率领大家边走边看边讲解。 这无疑是一次神游,让人们领略到丰盛的精神美餐。孙康宜教授早在半年前就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选择了九处极富代表性的校园景点,从象征耶鲁大学渊源的约翰.戴文坡特学院(Davenport College ),到外部造型雄伟内部设计秀丽的善本图书馆(Beinecke Library );从华贵优雅的钟楼到构思奇异的耶鲁女生桌等等,孙康宜教授向大家作了准确生动而又精彩的解说。耶鲁医学院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郎铁明,李世洁,王阿晋,黄谊和耶鲁管理学院周蓉在游园结束后,既惊奇又兴奋,他们说在耶鲁读书已经好几年了,自以为很熟悉耶鲁,今天听了孙康宜教授的精彩讲解,才知道耶鲁还有那么多的美妙的故事。来自上海的电脑工程师李依群说,今天是很有意义的一天,通过这个耶鲁游园活动,我对耶鲁有了深刻的了解,感到耶鲁很伟大。在康州警察厅任职的孙剑玫女士带着两个儿女也来参加这项活动,参观结束后她说,以前对耶鲁只有初浅的了解,今天才知道那么多的历史和典故,很高兴今天能有那么大的收获,我想这对我的孩子们更有意义。 在游园活动结束后的午餐会场,举行了孙康宜教授新著《耶鲁.性别与文化》签名售书仪式,人们纷纷购书,排队请孙康宜教授题词签名,场面气氛热烈而温馨。一位老人家不仅自己买了一本,还为在国内的外孙和纽约的朋友各买一本,请孙康宜教授题词签名并合影留念,然后才满意而归。在纽瓦克工作的姜卫星小姐已经有了这本书,她又买了一本,她说今天是耶鲁大学建校三百周年,因此请孙康宜教授题词签名,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孙康宜教授的这部新著《耶鲁.性别与文化》虽为“世界名校文化丛书”,却由海峡两岸两大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尔雅出版社同时出版,字体一简一繁,版式一横一竖,装祯风格各异,同为精美文集。而且出版面市不久便卖光,更有学校几百册几十册的集体订购,两岸出版社又再版加印。可见孙康宜教授的书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学生们的欢喜。我藏有孙康宜教授这部两个版本的签名赠书,其中一本题词真令我非常的感动: 给敬爱的卫民(冰凌) 一个比耶鲁人还要“耶鲁”的人! 孙康宜 2000.3.18 耶鲁三百年纪念
在耶鲁大学举行三百周年庆典的前一天晚上,孙康宜教授在她优雅舒适的郊外别墅里举行了一个温馨的庆祝酒会,邀请她的朋友同事和学生参加,她和她的先生热情而周到,为宾客倒酒挟菜递纸收盘,气氛欢快而温馨。显然,她把耶鲁的生日视作自己的生日,为耶鲁而欢为耶鲁而乐,令人在享受之余深为感动。我也应邀而去,当我看到客厅房间走廊的墙壁上,全是挂着孙康宜教授一家以耶鲁校园为背景的大幅照片,心里不禁产生了强烈的震撼。照片上孙康宜教授流露出来的真挚、美满的神情非常动人,也非常感人,只有对耶鲁全身心的热爱,内心充满“耶鲁情结”的人,才会焕发出这种独有的“耶鲁神韵”。我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孙康宜教授。几年来,我多次要写,都被她婉言谢绝。这次无论如何要写。我当即掏出纸和笔,写下若干感想。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多方询问了解,耶鲁大学历史上有多少位华裔女教授,又有多少位华裔女教授担任系主任。问下来的结果,孙康宜教授是耶鲁大学三百年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性系主任-------东亚语言文学系主任。显然,这是很崇高的荣誉!恐怕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也不多见,更重要的是,耶鲁大学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在这样一所顶尖大学里,在名家高人如云处,如果没有学术地位,没有管理才能,仅仅靠偶然因素,或者靠运气,是无法享有这份崇高的荣誉。 如何界定评价孙康宜教授的学术地位,我请教了一位大学者,著名汉学家——曾经任耶鲁大学教授,现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的宇文所安教授(Stephen Owen ),宇文所安教授对孙康宜教授作了充满感性的权威界定: 我每次访问耶鲁,康宜总是提醒我说,她现在的办公室正是我以前的办公室。我想,这间办公室实在是幸运:它现在的主人对它照顾得比以前好多了,收拾得整洁悦目多了。不过,康宜给耶鲁东亚系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房间里面的整洁和秩序。她的学识广博渊深,研究功力深厚精湛,在她所研究的每个领域,从六朝文学到词到明清诗歌和妇女文学,都揉合了她对于最优秀的中国学术的了解,与她对西方理论问题的严肃思考,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而且,她个人的学术研究,还有她组织其他学者共同投入研究项目的无穷精力,前所未有的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古代中国的妇女文学方面。这是康宜为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许多重大贡献之一。象我以前的办公室一样,耶鲁大学的东亚系深深的得益于康宜。 宇文所安教授的的界定和评价不仅权威中肯,而且充满情趣和幽默。 《耶鲁.性别与文化》(尔雅版本)一书是这样介绍孙康宜教授: 孙康宜,美国著名华裔汉学家,祖籍天津,一九四四年出生于北京,台湾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台大外文研究所攻读美国文学。一九六八年移居美国,曾经获英国文学,图书馆学,东亚研究等硕士学位,一九七八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和系主任,现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和东亚研究所主任。开设的课程有“中国诗学”,“性别研究”,“世界文学导读”,“比较文化评论”等。著有英文学术专著多种,其中包括最近与苏源熙教授(Haun Saussy)合编的《中国传统女作家选集》等,中文著作有《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耶鲁潜学集》,《古典与现代的女性阐释》等。先后获得Whiting 人文学科最高荣誉奖金,美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奖金,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奖金等。还担任了台湾、大陆和香港教育机构的评委,顾问和董事等职位。 孙康宜教授是在一九八二年初到耶鲁大学任教的,那时耶鲁大学里有六七百位终身教授,而女性教授只有16位。悬殊非常之大,当时的耶鲁包括美国的学院里普遍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这种情况迫使她思考,,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女生(大学生及研究生)毕业,而最终应聘为教授职位的女性却寥寥无几?在学校里求学期间,女生常常是名列前茅,为何在找? 孙康宜教授当时的这些思考,无疑引导了她后来对女权主义文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在这种不平等的偏见和做法面前止步和退却,恰恰相反,她以更加的勤奋和努力,更加出色的工作,以更高的智慧和更丰富的学识,来证明一个女性,一个少数裔族的东方女性,在世界顶尖大学的存在价值,赢得了一个女性的尊严。 孙康宜教授无论作为系主任,研究所主任和教授,作为学者和作家,还是作为妻子和母亲,作为师长和朋友,都非常出色而且卓有成效,她能把行政事务与教学,把研究与创作,把事业与家庭,把做学问与享受高品质的生活,那么完美和谐的统一起来,真让人惊叹不已并深为敬佩。 我曾经到东亚语言文学系的教室,听过孙康宜教授讲课,是讲唐诗的意境。偌大的教室只有二十来个学生。这正是耶鲁大学教学特点,学校极为重视小课教学,教授往往都是给十几个甚至几个学生讲课,不像其他名校开几百甚至上千人大课或超级大课。孙康宜教授精彩的讲课,听得学生如痴如醉,沉浸在久远的东方世界里。下一节课,学生们提出许多问题,孙康宜教授都给予圆满的回答。那种耐心细心和亲切和蔼,那种倾尽心血的敬业精神,让我看到孙康宜教授与学生的骨肉情意。 孙康宜教授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最难忘的耶鲁学生》,记述了她和学生一段美妙的情缘: 那是一个秋日的下午,我才从诗学课下课回来,从三楼的办公室窗口望出去,我看见一棵棵黄里透红的枫树在秋风中挺立着,一股诗的感觉立刻浮上心头,我一个人在关着门的办公室里静静地喝茶,感到生命如美丽的秋空,心境淡如流水...... 忽然间,我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位诗学课的女学生。在班上,她是最用功的学生了。她不但勤于预备功课,而且下课后,总喜欢到老师的办公室里来讨论问题。她来自马来西亚,自幼受过双语教育,所以中英文俱佳。她主攻文学创作,不但写短篇小说,也写诗。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黑色的、亮晶晶的眸子,她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注视这个世界,企图捕捉写作的灵感。 看到了她,我很高兴。她说:“今天在课上读过的几首中国古典诗,很有意思,很想再和你聊一聊......”我没等她说完,就请她进来。她慢慢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随手就把外套脱下,挂在椭圆形桌旁的椅背上。 突然间,那件外套引起我的注意,我顿时怔住了。那不是我的外套吗?二十年前我在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城里买的。那样式很别致,蓝色带点淡红的羊毛料,领上镶着高雅的深蓝绒布。因为太喜欢这样式了,我当时就买下了最后仅有的两件——一件七号的,一件九号的......十六年前我从普林斯顿搬到纽黑文来工作,渐渐地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了中年。后来生了小孩,身体无形中增大了许多,许多衣服再也穿不下了。于是我就把一大批衣服捐给了纽黑文当地的“救济军”,其中一件衣服就是七号的那件蓝外套,我留下九号的,那件还勉强穿得下。如今生命已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大半,没想到又与那多年前的外套重逢了。 我继续痴痴地望着那件挂在椅背上的外套,许久一直说不出话来。我很想问那学生,那外套是哪里来的,但又怕冒犯,万一那不是我的外套,怎么办?最后我还是忍不住了,,我说:“你那件外套是在哪儿买的?” “嘿,你觉得这外套很美吗?......”她似乎很得意地说着,接着微笑道:“不瞒你说,我只花了四元美金买的,我在克朗街的救济军店买的......”我真不敢相信这种巧合,原来那真是我的外套。当我告诉她时,那女生非常惊奇。她像是一个从梦中骤然惊醒的人一般,面对着我,久久说不出话来。最后,她张开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很诚恳地望着我说道:“老师,这件事情的巧合绝不是偶然的,我早就注定要做你的学生,我们的缘份原先已有了,我们早就结下了师生的今生缘。” 孙康宜教授肩负着繁忙的行政事务和教学工作,还要从事学术研究,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同时,她还创作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散文和诗歌。她的散文堪称大美文,记事,议论,抒情揉合得天衣无缝,写事写人准确精美,文笔极其优美华丽,属于学者文章,又充满灵气情意,满书清新明丽,又有“学术”厚度。有认识价值,有美学价值,极富品位,形成了鲜明独特而又精致典雅的“康宜美文”。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有看到必读,能剪之必剪,剪藏后再读。我所以崇拜之极,说透顶了,“康宜美文”没有任何的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煞有介事,故弄玄虚和无病呻吟。 相比较一些女性作家的“客厅文学”,“厨房文学”和不少男性作家(包括我)的作品,“康宜美文”更显大气。 1998年11月,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向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赠送中国作家的签名赠书,在耶鲁大学举行的赠书仪式上,孙康宜教授代表耶鲁大学在仪式上致谢词,即使是致谢词也是一篇精致的美文,可听可读可以品味欣赏,这篇致谢词后来被多家报刊发表: 《书本至上》 现在我要代表耶鲁大学向中国作家协会和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向蒋子龙先生,向前女士,冰凌先生以及其他代表中国的各位人士献上感谢。谢谢你们把中国作家六百多本宝贵的书赠给我们的大学图书馆。 你们的礼物对耶鲁来说特别有意义,主要因为三百年前耶鲁大学是“以书而立校”的。据说公元1700年,有十位牧师送给耶鲁四十本大书,这十位牧师把书放在桌上,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为这所大学的创建而献上这些书。”从此以后,献书也就成为耶鲁传统的一部份。对耶鲁人来说,书显然比任何金钱或实用的东西来得重要。这就是耶鲁精神的一大特色。耶鲁人认为书所代表的永恒价值要比现实的利益来得重要,所以1717年有一位名叫伊莱胡.耶鲁的人把四百一十七本书送给学校以后,学校就正式改名为耶鲁(在那以前耶鲁只被称为康州的学院)。有趣的是,学校为了一个赠书的人改名字,却没为其他许多捐钱的人改名字。 总而言之,大约三百年前耶鲁人开始建立了“书本至上”的传统。在耶鲁的三百年校庆即将到来的今天,能得到中国作家这样富有象征意义的赠书,实在令人感到荣幸。尤其是,你们的赠书比伊莱胡.耶鲁先生的赠书还要多一百多本。在这里,我特别代表耶鲁大学向你们献上感谢。
当你翻读孙康宜教授的“系列耶鲁散文”时,你仿佛在耶鲁校园里神游,你来到斯特灵图书馆,在耶鲁的“坚固基础”——书籍的大厦留连忘返;你驻足于造型奇巧的“女生桌”前,让平薄的清流抚平你心灵的折皱;从哈克尼斯塔楼传来的悠扬的钟声,又把你引回百年前的耶鲁;而百内基图书馆,让你充份领略现代建筑“名著”;远远看见牛头犬——丹尼十五大摇大摆而来,这头耶鲁的吉祥物所散发的贵族气派,叫你不得不为它让让路;就连耶鲁校园旁若无街墓园,也隐藏那么多的有趣故事......你如果没到过耶鲁,不要紧,当你读了孙康宜教授的“系列耶鲁散文”,便有了神游耶鲁的质感。 作为一位著名学者和著名作家,孙康宜教授有一种自省和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和勇气。她在《我的祸从口出》一文曾经写道:“最近在一次‘祸从口出’的人际关系中,我真正尝到言语所能制造的灾难。当我安静面对自己时,我发现自己的言语失误乃来自一种控制别人的欲望——一种企图透过语言奠定自己权力的欲望。可怕的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它像电脑抹掉一个档案又制造一个档案一样,总是层出不穷,欲望愈多,愈感到难以满足。在很长的一段时光里,,我曾让自己成为这种欲望的奴隶,于是瞬间激发出来的欲望变成引发误会与冲突的语言。而最近的言语之祸所造成的焦虑失落感尤其严重。我第一次看见自己在欲望的冲击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性黑暗面——没想到自己也有如此脆弱,自私,阴险的一面。我发现,欲望可以让一个人失去理智,使他什么事都做得出,什么话都说得出。”自省得如此深刻,解剖得如此透彻,令人肃然起敬。 按一般的想象,,学者作家教授等等男性女性名人大都不修边幅,着装随便。恰恰相反,孙康宜教授总是打扮得非常的鲜亮美丽而富有品味,永远是那么年轻,充满少女情怀。这是热爱生命的标志,这是热爱生活的讲究。每年我都会收到孙康宜教授寄来的贺年卡,这几年的贺年卡都印有他们一家三口热融融的照片,而且背景大都是耶鲁校园。这是一个非常温馨和睦的家庭,孙康宜教授的丈夫张钦次先生,是一位非常文雅而又谦和的人,在事业上是个成功者,在家是位好丈夫和好父亲。他们夫妇俩相敬如宾而又情深意长。记得有一年,我遇见他们夫妇俩在饭店吃饭,就点了一荤一素两个菜和一个汤,孙康宜教授告诉我,今天是他们俩结婚二十八年纪念日,所以他们出来吃饭,庆祝一下。我感动得只有献上深深的祝福。 孙康宜教授曾经在文章里这样写道:“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我突然悟到自己是世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我拥有一位凡事沉得住气,又慎言慎行的丈夫,使我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忍受对方言语的伤害。”张先生在家经常帮助夫人整理资料,打字复信等等,所以孙康宜教授每次出版著作,总要在后记中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一次,我带着刚从国内来的亲戚到DENNY'S 饭店早餐,正巧遇到张先生带着女儿也在饭店用餐,打过招呼后,我们到另一厅就座用餐,用完要结帐时,侍者过来说,已经有人帮我们结帐了。我们正疑惑,侍者又递给我一张餐巾纸,是张先生写的纸条,他祝我亲戚在美生活顺利愉快,并说不打搅我们用餐,先告辞走了,原来是张先生帮我们结的帐。我们心里是非常感动,为张先生的为人,也为这种富有美感的形式。我的亲戚感动得说,不管到哪里,总是有美好。 孙康宜教授夫妇有一个宝贝女儿,叫伊蒂(Edie ),是个聪明可爱的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又专攻四种乐器,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孙康宜教授和先生为女儿的健康良好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女儿能上好的高中,他们不惜卖掉很好的住房,又在邻街(属于另外一个区)买了新住房。从而保证女儿上好的高中学校。有这么好的父母,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相信伊蒂今后一定有一个辉煌的前程。 我深深的祝福孙康宜教授一家:永远美满幸福! 2001年4月5日作于康州西海文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4: | 到底是谁在坑害留学生? | |
2003: | 培养阿Q还是培养公民? | |
2003: | 教育收费何“乱”之有 | |
2002: | 质量与平等——加州大学、清华大学招生 | |
2002: | 转载:谁来监管国家科技资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