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文字的起源與演變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9年09月18日09:43:0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文字的起源,與文字的演變

一、解字亂象

現在的人解字,基本靠猜,和跳大神是類似的行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代人把許慎的《說文解字》奉為最高經典和最高權威。但是沒有人想過,如果許慎也不識字,許慎也在跳大神怎麼辦呢?事實上,許慎的確不識字,他的《說文解字》這本書,也是一本典型的淺人亂書。

但凡看到市面上以《說文解字》為最高權威來教人說文解字的人,基本上都是虛妄而淺薄的學問,根本上都不識字。

目前解字這個學術圈和文化產業中,分成了幾大流派。

第一派是中規中矩的許慎派,以把許慎琢磨透為最高追求,從來不去想許慎對不對,也不去想比許慎更高的學問。這一派人數是最多的,這一派人,普遍比較笨,缺乏天賦,尤為擅長穿鑿附會。

第二派是江湖野雞派。這一派的人,連許慎派都不如。他們解字,就和王弼解道德經一樣,是以意解字,全程靠腦補,想到哪裡是哪裡。哪怕是下雨天蚯蚓在地上拖出來的紋路,他們經過一番學術研究,都能解讀出來一部波瀾壯闊的古代史。

這種人不是在解字,他們只是精神病人思路廣。但是更好笑的事,這種精神病人,居然也能簇擁者眾多,那些更麻木更無知的看客,則是一派腦殘兒童歡樂多的景象。這一派的人,無論是講的還是聽的,都妖氣太重,精神病所導致的狂病和癔症長期發作,不能當正常人看待。他們所謂的解字,也全都是垃圾智力活動。

第三派是西化學院派。這一派也有精神病,他們竟然認為,中國文明,是根本不存在的杜撰出來的西方文明孵化出來的,進而認為中國文字是西方文字演化過來的。並且用西方的一套偽學術偽歷史體系,來硬套中國的文字,解釋中國的文字。這一派的所謂學術成果,也都是垃圾智力活動。

還有一些人,病的更嚴重,同時身患兩種精神病。這就是目前市面上的解字亂象的大致情況。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識字有什麼難呢?這篇文章的每一個字我都認識,這難道不是識字嗎?為什麼要說許慎不識字呢?只能認字,但是不能理解這些字是怎麼來的,背後的真正含義是什麼,這實際上並不能算是識字。在《說文解字》中,許慎能解對的字,不會超過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從這點看,許慎當然不識字。

文字並不是現代人所理解的這麼簡單,它的起源和演化,都是極其複雜的事。不要說連許慎都不識字,連孔子這樣更高智力的人,也都不識字,這一點我們後面會說到。這要從文字的起源說起。要說起文字的起源,還要從結繩記事開始說起。

這裡講許慎不識字,孔子也不識字,並不是不尊重他們,而是平靜的陳述一個事情。這也不光是他們的錯,而是因為文化的持續退化所造成的。他們在他們的那個時代,做出來那樣的補救工作,雖然未能使文化復原,事雖不濟,但也算是精神可嘉吧。

二、從天人一體到結繩記事

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候鳥遷徙的時候,它們不看曆書,也不看鐘表,就能那麼精確的感知到季節和氣候變化的呢?它們又是怎麼能做到,在那樣的準確時間開始遷徙呢?植物不看曆書也不看鐘表,它們是怎麼精確感知到季節和氣候變化的呢?它們又是怎麼做到的,在那樣準確的時間節點,開始發芽開花的呢?

再比如,雞不看鐘表,不看曆書,他們是怎麼做到天黑就睡覺,天亮就能自動醒來打鳴的呢?以及,動物們的發情期,為什麼也控制的那麼精準?

如果我們放眼望去,整個大自然到處都是這樣,一切都是如此準確,象鐘錶般的準確。動植物們,不看日曆,不看鐘表,他們能夠完美地感知到氣的變化,並準確的做出相應的行為。

只有人,離開了曆法和鐘錶,就無法準確感知到氣候的變化。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最開始的人類,和其他的萬物一樣,都是和天地之氣相通的,萬物一體,人本能的就能感受到氣的變化。就像身上疼,會馬上感覺到一樣。

後來,人和天地萬物分開,不能再感受到氣候的變化。喪失了這種能力之後,不得已,人類才只好制定出來了曆法。曆法是什麼呢?曆法就是周期放大的鐘表。在這個鐘錶中,天地陰陽二氣,隨時間周流變化。

我們之前說過,宇宙是個大鐘表。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他們根本連看都不用看這個鐘錶,就能準確的感知到時間和氣候的變化。人以前也具備這種能力,在失去這種能力之後,他們無法靠本能來直接感知,只能依靠工具來間接感知。這個工具,就是結繩記事。

三、結繩記事記的是什麼

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結繩記事,就是記錄生活中的日常瑣事。比如我今天早上起床了,起床後刷牙了,然後吃了早飯,吃完飯去上班了。上了一天的班,下班後去圖書館看書了。或者我昨天去打獵了,捕獲了五隻野豬和八隻羊。

結繩記事,根本不是記這些無聊瑣碎的流水賬。結繩記事,記錄的是天文曆法的變化。

結繩,也不是打個結,把繩子弄個疙瘩來記錄一件事。而是我們遠古的先人,他們用繩子和木棍為為材料,製作出來了最原初的宇宙全模擬全信息鐘錶。

這個最初的鐘表,是後來所有曆法和計時工具的總源頭。雖然結繩記事作為一種計時記事的工具,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煙塵之中,但是,結繩記事到現在,依然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只是大家日用而不知。

古人用繩子做了個全信息鐘錶,把整個宇宙都百分百模擬了出來,這太神奇了。它具體是怎麼實現的呢?我們來看一個字,中國的中字,在這個字上面,我們能揭秘出來結繩記事的核心奧義。

四、中國的中字,其實就是結繩記事時期的鐘表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國家叫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這個民族叫做中華民族。中這個字,源自結繩記事。本義是指鐘錶。

為什麼鐘錶的鐘字,是金字旁一個中呢,因為所謂的鐘,其實就是金屬製作的中而已。遠古的人用繩子製作的中,稱之為中。後來的人用金屬製作的中,則稱之為鍾。

下面我們來進行具體的講解。


中的古體字形

對於中這個字,許慎的解讀是,四方的中央,就是中。中的字形為什麼是這樣的,許慎完全不知道。

後世解字的人,對中這個字,也是完全無法下手,根本不知道,這個字為什麼要造成這樣的形狀。有的說是這個,有的說是那個。後來大家商議了一下,接受大多數的猜法,認為中的一豎是個木杆,中間的圈是個圓,上下兩端的飄帶一樣的形狀,是旌旗。這不是解字,就是在猜字。

我們的文字工作者,從建國後忙到現在,連個中國的中,都解不出來。

中國的中,正確的解法是,中間的一豎是中表的中心軸。中間的圓,是中表的錶盤,也就是宇宙周天圖,錶盤的中心是北極星,錶盤的刻度是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四象二十八星宿等。上下兩端的飄帶一樣的東西,實際上並不是旌旗,而是中表的指針。上面的指針,用來紀日,下面的指針,用來紀月。


史的古體字

中表製造好了之後,因為它極其精密和複雜,需要專業的官員才能使用和操作。這個專業負責操作中表的人,就是史官。史的古體字,就是史官用手在操作中表。可見,只有能通透天道的史官,才可以談史。

老子之後的史官,根本不能稱之為史官。比如孔子作春秋,司馬遷作史記,他們並不是專業的史官,只能算是業餘客串。司馬遷實際上完全不懂史,是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更可怕的是,司馬遷之後的史學,更加每況愈下,後來的歷史工作者,越來越不懂史。

現在的人,把歷史弄成了故事會,隨便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上來談經論史,這是非常滑稽的事。


帝的古字體

帝這個字,許慎是這麼解的:“帝,王天下之號也。”這顯然沒有理解帝這個字的本義。把帝解成是王天下之號,跟把父解成一個人的男性上代祖先,又有什麼區別呢?更有甚者,很多古代和當代學者,把帝解釋成是花蒂。

帝的本意就是帝星北極星。這個字為什麼造成這樣呢,因為一橫一豎是東西南北春夏秋冬四時。四個對角線,則是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個方位。加起來,就是八極。上帝居住在紫微宮,揮斥八極,統治天上。

許慎不光是對中,對帝,這兩個字亂解,對其他的字,他大多數也都是亂解字。由此可知,許慎根本不識字。

五、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我們現在的鐘表,是錶盤平面與地面垂直,豎着掛在牆上的。這顯然和真實的宇宙運轉不相符。因為天球是平着運行的。

為了百分百模擬宇宙這個大鐘表,結繩記事時期的中表,它的錶盤也是平着運行的,所以它的表軸,則要豎着垂直安裝在地平面上。

安裝中表,需要專業的天文台。這個天文台,古人稱之為墳,有時候也稱之為墟。而且,安裝的地方也要百分百模擬天上。天上的鐘表的軸心是安裝在紫微宮的北極星,天下的中表,也要安裝在地球的中心。

這個中心,不是在北極點和南極點,而是關中盆地,也就是現在的西安。為什麼關中盆地是地球的中心呢?因為,首先只有西安所處的這個緯度,才能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北斗星,才能辨別四季,才能從事農業生產。也就是現在人所謂的北緯30°現象。在這個維度之外的地區,無法辨別四季,無法進行農業生產,更無法產生文明。可見,所謂的很多世界古文明,都是杜撰出來的。他們連季節都辨別不了,怎麼可能產生文明。他們所謂的出土文字肯定也都是杜撰出來的。

緯度定下來了,接着再定經度,古人經過觀測,發現關中盆地所處的經線和天球的經線,在周期性的節點上是重疊的。這樣一來,經線也定下來了。

緯線和經線都定了下來,兩者相交的點,就處在關中平原,所以古人認為關中盆地對應的就是天上的紫微宮。天上的上帝居住在紫微宮,天下的天子就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之地。所以說,人類的文明就是起源於關中盆地。這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必然的事件,天下對應天上,文明只能起源於這個地方。

地方選好了,中國的天子在這裡建造了一個天文台,用來安裝中表,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崑崙墟。崑崙墟並不在現在的崑崙山,而是在關中盆地。伏羲定都關中之後,歷任的三皇,伏羲女媧和神農,都是把王都定在關中。關於中表的製作和使用的道術,就是三墳。三墳的墳,既用來指天文台,也用來指三皇所傳的道術。

什麼是中國呢?能掌握天道,模擬出天道,製作並使用中表的國家,代表上帝統治天下的國家,就是中國。

三皇之後是五帝。五帝時期,模擬宇宙全信息的中表製作和使用,可能是交接環節上出了問題,導致部分道術失傳了。所以五帝時期,不得已,只好發明了新的記事體系,綜述這些方法的典籍,被稱之為五典。

八索,我們前面解帝字,上帝居住在紫微宮,揮斥八極,把天球按照不同的方位,分出來了八個區域。以八個極值點為基礎,夏商周時期,研究出來了新的鐘表,就是八卦歷。夏的八卦歷鐘錶,叫連山。商的八卦歷鐘錶叫歸藏。周的八卦歷鐘錶叫周易。

我們現在說到八卦,就想到算命。這是對曆法的誤解,也是對算命的誤解。曆法算的是天命,而不是人命。史官算一下,天什麼時候,對應什麼樣的氣,這個氣對人是吉還是凶,古人是這麼算命的。脫離了天道,怎麼算命呢?可見,現在的人根本不懂什麼是算命。算是精確計算天文,得出精確的結果,根本不是胡謅和瞎猜。

這裡要弄清楚,伏羲畫卦,製作的中表是平着運行的,和後來夏商周的豎着掛起來的八卦歷根本不是一回事。

天上的紫微宮和八極,加起來就構成了天上的九宮。同理,天下要對應的要分出九州。天上有九宮,天下有九州。

夏商周的八卦歷,在九州的九個地方行政中心,各設置一個天文中心,用來指導天下的農業生產。這就是九丘。

六、文字的起源:從結繩記事到文墨記事

從三墳到五典,中間發生了一件極其重大的歷史事件,這就是文字的誕生。

我們來想象一下,想知道現在幾點了,抬頭看下掛鍾,或者手上帶的手錶就可以一望便知。假設所有的鐘表,都一夜之間消失了。怎麼才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點鐘這件事呢?可以說,非常非常的難。

在三皇時期,哪天是什麼日子,對應什麼氣候,應該進行什麼勞作,史官操作中表,向天下播報就行了。

在五帝時期,中表不會造了,也不會用了,怎麼才能繼續向百姓播報今天的天氣變化呢?黃帝把這個問題,交給了史官倉頡來解決。倉頡的解決方案是,用文字建立一套體系,來模擬宇宙信息。

無論是天上的天文現象,還是天下的萬物變化,如果都一一對應起來,建立起來一套形象信息庫。這樣就可以通過文字的描述,來告訴大家今天是什麼天氣,今天下午的某個時候是幾點鐘。

我們抬頭一看鐘表,發現現在是下午三點。簡單吧,一個動作就行了。如果沒有鐘錶,得去問別人,現在是幾點鐘。他和你說,現在是下午三點鐘。兩個人之間,要互相理解“現在是下午三點鐘”這幾個字,首先就得把這八個字造出來,才能進行溝通,和進一步的信息傳播。

在三皇時期,史官把中表上顯示的氣候和日期,畫下來傳給百姓看。這是當時的播報方式。但是史官並不會用文字用來建立天文曆法系統。也就是說,在倉頡之前,也存在圖畫,但是這種圖畫是給百姓看的,而不是史官用來把握天道的的最高道術,結繩記事才是最高的道術。

因為結繩記事和中表的失傳,文墨記事這才成為了建立天文曆法體系的主流方案。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文字的起源。文字和數學一樣,都是起源於天文曆法,也同樣都是起源於聖人和史官之手。

結繩記事是對宇宙全信息全模擬的中表,以整體模擬整體。而文墨記事則是以信息的碎片,組織成一個整體,再間接的模擬整個宇宙,這樣就無法做到全模擬和全信息。

從結繩記事到文墨記事的演變,老子在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不無遺憾。他認為還是應該,使民復結繩而用之。在談到中的時候,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通過人的描述,來百分百模擬宇宙,是非常難的事,很容易過和不及。最優的方案,還是應該使用中表來解決,這樣才能做到對宇宙全信息的百分百模擬。

古人說倉頡是重瞳,現在人說到倉頡的時候,則認為他長了四隻眼。重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人真的能長四隻眼睛嗎?顯然不是這樣。這就是文墨記事的弊端,非常容易造成信息丟失和信息失真。

倉頡重瞳,古人記錄這件事,本意是說他上知天上,下知天下,並根據天上的天文創立了文字。並不是說他真的長了四隻眼睛。而後來的人不明就裡,錯誤的理解為,倉頡長着四隻眼睛。像孔子這樣的人看來,人長四隻眼睛太荒誕不經了,我就把這段刪掉好了。

還有《山海經》這本書,很多人也認為荒誕。后羿射日,張衡也認為荒誕。並不是后羿射日荒誕,而是張衡根本不理解,后羿射日的本意,是陰陽合曆中的改歷操作。所以他才很容易會誤解為,后羿真的是拿弓箭射太陽。

七、孔子與許慎

孔子筆削六經,刪掉了很多他認為很荒誕的內容。實際上,那些內容本身並不是荒誕,而是遠古時期的人,記事就是那樣記事的。只能說是孔子不理解他們的表達習慣和表達方式,也理解不了他們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孔安國說孔子,約史紀而修春秋,贊易道而黜八索。從這點看,孔子並不理解天文的本質,而是刪掉了基礎理論,只留下了實際應用,並把易經導向了純粹的人文。這也導致後世的人,以孔子為天花板,根本連周易都理解不了。而周易,只是古天文中的簡單應用。

因為文化的衰落,到了西漢初年,很多人都已經不識字了。只知道這個字讀什麼,但是不理解這個字的本真含義是什麼。這就是不識字。古代識字是小學,讀經是大學。如果小學都學不會,解經的大學更弄不明白。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許慎才寫了《說文解字》這本書。然而,許慎那時期的人,他們遠比孔子那時期的人,更加不懂天文,全然的脫離天道在說文解字。

文者,天文也;字者,記事也。脫離了天文解字,人就被拋入了純粹的符號遊戲中,被從真實的自然中抽離出來,拋入了純粹的文字世界中,拋入了純粹的人文世界中。

以質勝文則天文興,人文衰;以文勝質則人文興,天文衰。從倉頡造字到孔子,再到後來的許慎,文字越繁複,天道越衰微。這個時期,在各個領域中,都出現了脫離天文談人文的現象。比如孔子,許慎,司馬遷,張仲景,都是如此。孔子贊人文而不知天文,許慎不知字,司馬遷不知史,張仲景不知醫。

八、文字的演變

最開始的文字,是儘量的百分百的模擬天象和物象,這時期的字,看起來就是畫。很多考古人員說,夏朝之前沒挖出來和後來的一樣的文字,這是錯誤的想法。

因為越早的時期,文字對自然的還原度越高,我們考古中看到的畫,其實就是那時期的文字。

後來因為文墨記事信息過載,文字的簡化是必由之路,沒有那麼多的專業史官畫那麼多的畫給大家播報天氣。於是,文字就被逐步的簡化,從遠古的圖畫文字,簡化成甲骨文金文。簡化的過程,伴隨着抽象的過程,到了大篆和小篆時期,文字的書寫,已經出現了很強烈的一致性規範特徵。

再到後來的隸書,楷書,文字越來越呈現出規範化的符號書寫。這是文字在中國境內的演變。

那些被驅趕出中國的罪人奴隸們,也就是夷狄們,他們由於遠離了文明地區,沒有專業的史官,來給他們建立天文曆法體系,他們顯然不可能出現文明,也無法建立起來和天象相符合的真正的專業文字。

所謂的古埃及文字,古巴比倫文字,歷史上,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他們是近代被西方人偽造和杜撰出來的。

我們前面說,從結繩記事到文墨記事,從中表到文字,是信息的一次碎裂過程,是對天文的碎裂。這些遠離文明的蠻夷,他們的文字,則是以中國的文字為最高的母本,走向了進一步的碎裂,和持續的信息丟失。這裡說一下,當我們說文明的時候,文明和中國,這兩個字是同義詞。在中國之外沒有其他的文明。

以中國為圓心,我們發現,離中國最近的蠻夷,他們的文字,和漢字的相似性越高,比如契丹文,西夏文等。離中國越遠的蠻夷,他們的文字信息丟失的越嚴重,形沒了,義沒了,只剩下了音。

文字的形,源於天象和物象。文字的義,源自於一氣周流造化萬物的狀態,音來自於音律。氣不僅有味,有性,還有音。一個字發什麼音,這都是必然的確定性的學問,是由天定的。而不是哪些人拍腦門來定的,更不是由人的口腔肌肉來定的。

歐洲人作為離中國最遠的蠻夷,他們的拼音文字,相比離中國更近一些的波斯文和阿拉伯文,藏文,突厥文,劣化得更加嚴重,信息丟失的更加嚴重,並一步步走向了純粹的形式邏輯。

九、文明的未來

沒有聖人開天立道,就不會有天文曆法。沒有天文,就沒有史官。沒有史官,就沒有文字,沒有文字,就沒有文明。由此來看,那些連古天文都沒有的地方,文字都沒有的地方,說他們古代存在文明,這都是無稽之談。

當我們說文明的時候,它起源於文字。文字又起源於天文。中國孵化出來了整個人類文明。然而這個文明越來越偏離和遠離它的本初目的。

為什麼說西方的哲學,本質上都是語言學現象呢?因為丟了天文,只談人的話,文明的邊界就是人。如果人文也丟了,只剩下了表音文字,變成純粹的文字,連人都沒有了,那麼他們思想的邊界,就是語言本身。

所以,看西方人的書,能很直觀的感受到他們的精神分裂。而這種精神分裂的源頭,還是來自於文字上的嚴重劣化嚴重失真所造成的。精神分裂的人,來領導的世界文明,必然也是病態而痛苦的文明。

老子希望,中國人有一天,能夠重新天人相合,這是對文明的修復,讓信息能夠無限逼近真實自然,這樣的文明,才是可持續的美好的文明。是謂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而西方人領導的現代文明,則是信息的無限持續丟失,沒有窮盡,沒有盡頭。

從天退到人,從人退到語言世界,再從語言世界,退到純粹的符號與邏輯世界。這樣的文明,只會越來越和人無關,直至人的消失,和文明的徹底消亡。

要治癒現在的文明,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消滅劣化的,讓人精神分裂文字,並向全世界推行漢語。如果有一天,漢語消亡了,人類和人類的文明一定會消亡。如果有一天,劣化的蠻族語言全部消亡了,全世界的人都在說漢語,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的文明,興許還有希望。

除特別註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為至道學宮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來自http://www.zdaox.com/p/1586.html


0%(0)
0%(0)
  神秘化的高級黑。轉載須慎重。 - 道還 09/18/19 (264)
    說的太好了。。。。 - 括號 09/18/19 (19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透過建築讀文明史,羅曼式與哥特式藝術
2018: 寶寶打人,沒禮貌,任性,家長應該怎麼
2017: 269【視頻轉載】文章寫不盡……
2016: How Much Does Einstein .......
2016: 他到35歲,娶了死了丈夫的女人,生了兒
2015: 從範例的遭遇看“感性集體”和“理性集
2015: 範例絕學:思維與意識和人與自然
2014: 一張圖說清楚什麼是國學!
2014: 算了!我們將不必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