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从来都没有讲过主权在民,因为主权在民,来自于权力归属的语境,这根本不是儒家所关心的,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算拿孟子的民贵君轻,也扯不到主权在民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君主制主权当然在君,礼记学记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即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君民,讲得通,民君,则狗屁不通,这是最起码的历史常识
儒家的政治理念从来都是从上至下的,大学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天子与庶人,就是统治与被统治的两端
与西方理念不同的是,儒家的礼在肯定等级和权威的同时,对统治者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来统治人民,有居德和依仁的要求,转译为西方语境,相当于政权和统治的合法性要求
君权违背天道是可以被人民推翻的,这不等于说民权高于君权,而且即使推翻一个违背天道的君王,也还要再立一个新的君王,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和儒家是承认人的才智,德行,社会地位的客观差别的,你不承认,它也亦然存在,包括在民主制度下,社会依然客观存在着无所不在的等级和权力差别
中国儒家注重的是权威的良知道德根据,西方政治注重的是权力的契约法理根据,两者的政治理念缘起完全不一样,风马牛不相及,现代大陆人也真能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