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第3章
送交者: 亦宛然 2021年05月27日06:10:1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最近有朋友推薦我看這本書。這本書非常好,是佛法和科學的對話或是對接。每個人都該學習下,不管任何宗教。因為這是心靈的探索,會讓我們每個人成為快樂的人。

~~~~~~~~~~~~~~~~~~~~~~~~~~~~~~~~~~~~~

世界上最快的人-明就仁波切


第三章 超越心,超越

  

了悟心,即是佛。

              ——臾智

 

你並不是那個你自以而有限的人。任何一位受統訓練、具足格的佛法老(在佛學域中,受統訓練、具足格的老,通常稱具格上。)都可以依據個人經驗,確確實實地告你:真的,你就是慈悲的本身,全然知,而且具有自己及一切人、事、物達到至善的能力。

  問題在於,你並不知道自己具有些特。用我與歐美對談所學到的科學術語,大部分人將那些性造成、神元構成的自我形象,做是真正的自己。這樣的形象通常以二元的方式表出來:自和他、痛苦和快有和缺乏、吸引和排斥。但我也逐了解到,些其都是生存的最基本條件。

  然而,當我的心被種二元着染,每一個經驗——即使是喜悅和快,都會被某種有限感束,因為總是有個但是潛伏在背後。其中有一種是希求有所不同但是,我的生日派很棒,但是美中不足,生日蛋糕不是我喜的巧克力蛋糕,而是胡卜蛋糕。另外有一種是希求更好但是我很喜我的新房子,但是我朋友翰的房子比我的大,採光也比我的好多了。最後,有一種害怕但是在是受不了我的工作,但在就狀況麼差,我怎麼能找到其他工作呢?”

  我的個人經驗我,自我的有限感是可以克服的,否在可能還躲關中心的小房里,因害怕與自無能而不敢去參加體共修。當年13的我只知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懼與不安,後來由法西斯寇?斐瑞拉、理?森,以及丹?爾曼(Dan Goleman)和塔拉?爾曼(Tara BennettGoleman)等心理學家和神科學的耐心指,我才從客的科學角度了解種修持到底什麼有用。些受限、焦、恐懼等感受,只不是神元在舌而已;在本上,些感受都只是性,而性是能夠斷除的。

 

本然心

  

本性之所以被稱本性,是因無人造之。

                              ——月稱菩,《入中221

 

佛教徒,我最初學到的主要念之一是,心的本性是如此浩瀚,完全超越理智所能了解的范;它既無法用言來形容,也無法化條理分明的概念。於像我這樣文字又很習慣於概念性解的人來一度是個難題

  佛陀的教法最早是以梵文記錄下來的,在梵文中,心的本性被稱tathagatagarbha”(如來藏)梵文,也譯為佛性”“悟本”“平常心”“本然心。。是個非常微妙的形容,字面意此道者的本性the nature of those who have gone that way)。此道者指的是已完全悟的人,也就是的心已完全超越言所能形容的有限境界。你可能會這樣講實在沒多大幫助,不懂是不懂。

  如來藏詞還有其他比不依字面的翻,例如佛性Buddha Nature)一切有情眾生的自然狀,無比地知、慈悲,且能夠無限地展本性true nature悟本enlightened essence平常心ordinary mind),乃至於本然心natural mind)或稱平常心,佛學名相,於本身自然狀中的心,超越所有概念的限制。。但是,詞彙當中,卻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完整表達如來藏本身的真正含意,因只有直接體才能真正了解如來藏大部分人來,一開始時對如來藏的體,都僅僅是一剎那的自然一瞥。當我第一次瞥如來藏,我於體會到佛上所有關如來藏的一切都是真不虛的

  大部分人而言,神性模式所造出的有限的自我形象遮障了我的本然心或佛性,但也只是心的無限潛能所選擇製造的其中一種投射了。本然心能夠造一切,無明和愚痴也都是它的品。話說認識本然心也只是心具有無限造力的另一個例子而已。每當我感到恐懼、悲、嫉妒、欲,或任何脆弱或怯懦的情緒時,我們應該好好鼓勵一下自己,因方才體到了心的無限本。儘管心的真本性是無法直接形容的,但並不表示我就不應該從理的角度去了解它。即使是有限的理解,也是一種指,能指出一條通往直接體悟心的本的道路。佛陀知道種無法用言形容的體最好是透故事和隱喻來解,所以在典此典即是《大乘無上續論》,或稱《寶性》。中,他曾將如來藏喻為泥覆蓋的黃金。

  想象你自己是個寶人。有一天,你發現土裡有一金屬,你把這塊金屬挖出來回家,然後開始清洗它。一開始只有一個小角露出金屬亮的感,但當你把淀的泥逐洗刷干之後,整黃金就露出來了。在,你一個問題:哪一黃金比較貴?埋在土裡面的那一是被你洗干的那一?答案是,兩者的價一模一骯髒的金和干的金只有表面的差別。

  同的道理也可用來明本然心。那些你無法看到自心全貌的神元,並不會真的改心的本性,我很醜”“我很笨我很無趣等各種念,也只不暫時遮障佛性或本然心光明特的一種生物性biological mud)。

  佛陀有也將本然心比喻為虛空space)。所虛空,並不一定是代科學所了解的太空,而是一種較為詩意的形容,就像仰望無雲晴空或寬闊廳時那種深邃的開感。猶如虛空一般,本然心並不需要依先前的因條件而成。它就是,無可度量且超越言形容;它是我動時不可或缺的舞台,並通它來辨所感知的的不同。

 

  本然的寂靜

  

在本然心之中,沒有排斥或接受,沒有減或增益。

  ——第三世嘉巴,《噶巴道歌集:了大手印祈願文》

 

里我想明,將本然心與代科學所描述的太空拿來照,與其它是正確的描述,不如它是有用的譬。大部分人想到太空,就會想到一大片空蕩蕩的背景,在個背景中,多事物不斷出、消失,比如恆星、行星、彗星、石、黑洞,以及小行星,甚至其他尚未被發現象等。然而,儘管有星球不斷在太空中出又消失,但是我們對太空個舞台的真正本認識從未改變過。到目前止,太空似乎沒抱怨它內部生的任何事情。人類已將幾千個,甚至幾百萬個信息送入宇宙中,卻從來也不曾得到像一個小行星竟然撞上我最喜的星星,真是氣死我了!”或者哇,好棒哦,一新星剛剛誕生了!”類的回

  同理,心的本也不會被們認痛苦的狀或不愉悅的念所影響。它是自然平靜的,猶如跟着父母逛博物的幼兒的心一。當父母忙着判斷或估展示的藝術,幼兒只是看而已,他不會去猜想某件藝術品價多少、某個雕像史有多悠久,也不會去想某位畫家的作品比另一位的更好。他的感是完全單純的,只是接受所到的。單純感在佛教名相中被稱本然寂靜,而這樣的狀非常類似我到健身房運,或完成一件繁重的工作之後,那種完全放鬆的感受。

  有個古老的故事將這樣的體形容得很巧妙:有位國王下令建造一座新殿,完工之後,國王卻面了一難題,也就是他有黃金、珠寶、雕像等琳琅滿目的寶藏,他必把所有的寶藏從舊王秘密地搬移到新王。由於每天都忙於治理朝政,國王自己在無法完成件事,但朝廷中卻沒有幾個既能完成這項,又不會私吞珍寶的得信任的人。不,倒是有個忠心耿耿的將,國王相信他一定能秘密且有效率地完成這項

  於是,國王召位將,並向他解道,由於他是朝廷中唯一得信任的人,因此接受這項遷移寶藏的任,把些珍寶從舊王搬到新王。除了要保守秘密之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一天之內完成這項工作。假如將能夠圓滿完成這項,那麼國王就會予他大片肥沃的田地、富堂皇的樓房、黃金、珠寶等大量富,足夠他安享天年。將於是欣然接受了這項僅僅工作一天就能得如此大量富,足夠三代子享用,在是萬分人的條件!

  第二天早上,將一大早就醒來了,開始把國王的寶藏從舊王搬到新王。他扛着一箱箱的黃金、珠寶等,在秘密通道中來回奔波,只自己短短的時間吃午餐、休息一下,以保持體力。最後,他於把國王的最後一件寶藏成功地搬到新王的寶藏室里了。日落分,他向國王告任已完成。國王向他祝,並予他之前所承肥美土地的地契,當然協議好的黃金、珠寶等。

  將回到家之後,洗了個水澡,上舒適的睡袍,深深吁了一口氣,在房中鋪滿軟墊子的床上躺下來。雖然累,卻異常滿足,因他今天竟然完成了巨的任。在完全的自信心與成就感中,他於可以全然放下,並且安住在當下的解脫中。這樣全然不用力的放鬆狀,就是所本然寂靜

  本然心有着多面向,其中本然寂靜的體驗遠遠超越一般所認為的放鬆,而且完全無法描述。傳統佛教典將之比喻為啞蜜,然體了蜜的甜味,但是卻無法形容它。同地,當我們嘗到自心的本然寂靜這樣的體毫無疑是真的,然而卻超乎筆墨所能形容。

  所以呢,你下次坐下來吃西的候,自己:到底是什麼在想食物真好吃或真?到底是什麼出了吃的?”你如果答不出來的,別太驚,反而要祝一下自己。當你無法以言形容一個強烈的體驗時,那就是一種步的徵兆,表示,至少你已經輕輕碰觸到自心本性以言廣境界的了。是多麼勇敢的一步啊!有多少人因安於滿足的熟悉感,根本沒有勇氣踏出一步。

  禪修的藏文是gom”,字面意熟悉,而佛法禪修實際上也就是逐去熟悉你的自心本性,有點像是愈來愈深入了解一個朋友一。如同交朋友般,我也要以漸進的方式來探究自己的心,一如故的交情是少之又少的。禪修和普通社交之唯一的不同點是,你要深入交往的朋友是你自己。

 

  深入了解你的本然心

  

有取之不盡的寶藏就埋在一個苦人家的後院,這窮人並不知情,而寶藏本身也不會告他:,我在!”

  ——彌勒菩,《大乘無上續論

 

佛陀常常把本然心比喻為水,本一直是清澈、干的,泥、沉物和其他不物也暫時讓得混染水,但是我可以過濾掉,水恢復原來自然的清。如果水的自然本不是清澈的,那麼,不管用再多的網,也不可能清澈。

  出本然心特的第一步,可以從佛陀說過的一古老故事中一究竟。從前,有個困潦倒的人住在一破舊斜的房子裡。個房子的面和地板上都嵌着多珍寶,但他卻毫不知情。儘管些珠寶,但由於他完全不知道些珍寶的價,因此他只好着又又渴、冬冷夏苦生活。

  一天,有個朋友他:什麼要過這苦的生活?你並不!你是個有!”

  ?”他答道,你怎麼會?”

  你看看周!”他的朋友道,房子充滿了珠寶,寶石、石、寶石、寶石,什麼都有!”一開始,人並不相信朋友的,但了一子之後,他愈來愈好奇,於是從上拿了一小寶石到城裡去。不可置信地,寶石商竟然了他一筆非常可。他用在城裡了一新房子,當然,他把舊房子裡的寶全都走了。後來,他又自己添了新衣裳,廚房裡裝滿了山珍海味,也雇了幫傭,開始着幸福舒適的生活。

  在我要你一個問題:到底是富有?那個住在裝滿珠寶的舊房子裡,卻毫不知情的人?那個於明白自己富的價,並着幸福快生活的人?

  就像之前有關金問題,正確答案是:一富有。兩人都有巨額財富,唯一的差異是,前者多年來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直到清自己所有的富之後,才於把自己從困與痛苦中解救出來。

  我也都像這樣,只要一天沒有出自己的真本性,就會一直受苦:出自己的真本性之後,就能夠從痛苦中解脫。無論認清真本性與否,真本性的特一直都是不的。但開始出自身具有的真本性之後,我就開始轉變了,生命的品也會跟着改,你以往夢想不到的事都會跟着生。

  

?生物?或兩者兼?

 

  佛在心中……

           ——《正相合

 

未被具體定的事物並不表示就不存在,從試圖具體確心的位置件事情上,我就可以明白,儘管示心在活據非常充分,卻沒有任何科學家能具體定心本身的存在。同地,也沒有任何科學家能夠精確地在最基次上定虛空的本和特性。然而,我都知道我,也都無法否虛空的存在。心和虛空是我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概念,我非常熟悉些概念;而言,心和虛空的存在是一種常,而且就某種程度而言,再平常不了。

  但是,本然心本然寂靜就不是麼熟悉的念了,因此多人會對這兩者抱有某種程度的疑。但我至少可以,運用同的推和直接體的方法,我們應該也會本然心生一些熟悉感。

  佛陀曾以答的形式教導過,本然心的相可通某些明的徵象來示。他的問題是:什麼是所有人共同關心的事?”我在公開教學中大眾問題時,得到各種不同的答案,眾說紛紜。有些人回答,人最關切的是如何生存下去、活得快、避免受苦、被;其他的回答包括:和平、展、食、呼吸、不要改,以及改善生活品等;有些人的回答是他與自皆能和、了解生命的意死亡的恐懼等。我得特別有趣的一個答案是:!”

  其,每一個答案都完全正確,代表究竟答案的不同面。無是人類、物或昆蟲,一切有情眾生最基本的關注都是渴望離苦得

  雖然每個人的策略可能不同,但最後我都是了同果而努力。即使螞蟻也一刻不曾停歇,或食,或建巢穴,不斷來回奔波。它如此忙碌的原因是什麼?就是了找到某種快,並避免受苦。

  佛陀,達到永恆的快與避免受苦的欲望,無疑是我具有本然心的徵象。事上,其他徵象有很多,若要一一列,恐怕需要再寫一本。那麼,佛陀何特別重視這個徵象呢?是因一切眾生的真本性原來就是全離痛苦,並具足圓滿的,在追求快、避免受苦的程中,無用的是什麼方法,我都只是在展自身的本

  我最渴望的永恆喜,其就是本然心而不的聲音個聲音提醒我真正能夠體到的境界是什麼。佛陀以母離巢的比明我種渴望——鳥飛到多麼美的地方,無它在那些地方看到多少新奇有趣的事物,某種力量一直使它回到自己的巢穴。同地,無日常生活多麼人沉迷,無目前河、受人美,或有一份完美工作的感受有多麼美好,渴望得到圓滿恆常的快,卻一直吸引着我

  也可以,我是患了本性的思?

 

  做你自己

  

須認出自己的根本狀

  ——措尼仁波切,《無掛的尊

 

佛陀曾,只要心如其本然地安住,就可以直接體到心的本性。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這樣?就要回溯一下前面所提到的將運寶的故事了。在那故事中,將奉命在一天之內將國王的寶藏從舊王搬移到新王。你還記得他完成任務時既放鬆又滿足的狀態嗎?當他洗完水澡,坐在柔子上,他的心完全平靜下來了。雖然念仍舊會冒出來,但他滿足地生起、消退,不著任何一個念,也不追逐任何一個念

  你應該也曾在完成漫苦的工作之後,有類似的體。無是體力工作或是撰寫告、完成財務分析等力工作,完成,你的身心會自然安住在一種快的疲?

  所以,我們現在就來短地練習一下如何安住自心不是禪修的練習,而是一種無修nonmeditation)。是非常古老的佛法修持,我父曾解道,它會放下必達到某種目或體某種特別狀,而加自己的力。在無修的練習中,我只是生的一切,完全不做任何干;我只是探索內在的實驗感興趣的所以對實驗結果的好壞不會患得患失。

  當然,開始學習這個方法,我是個很有目的向的孩子。每次坐下來禪修,我都期待會有美好的經驗經過相當一段時間之後,我才開始抓到只是安住門:只是看,放下對結果的期待。

  首先,以舒服的姿坐下,保持脊椎挺直,身體放鬆,眼睛開。當身體的姿很舒適、很放鬆你的心單純地安住三分左右。心放鬆,就像剛剛才完成一而又巨的任。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如念或情生起、身體不適,或察聲音或氣味,或是心裡一片空白,都別擔心。任何生的或沒生的,都是在安住自心的部分經驗

  在,心中的所有念保持知,並安住在這樣性當中……

  安住……

  安住……

  三分到了之後,問問自己,剛剛那個體如何?判它,也別試圖它,只要回顧剛剛生的一切,回你的感受就行了。你可能體到短的平靜或廣開放的滋味,非常好。或者,你也可能察到百萬個不同的念、感受和感官知也非常好。什麼?不管是哪一種情形,只要你當時對生起的想法或感受至少保持了些性,那麼,你就已直接瞥了心的自然運作。

  在我要告你一個大秘密——任何刻,當你將注意力安住在往來於心中的一切,就是禪修;以這樣的方式安住,就是體本然心。

  禪修跟日常生活中思考、情和感受程的唯一差異,就在於你是否運用了單純、赤裸的。當你心如其本然地安住,不追逐任何念,不被任何情或感官知覺帶走,這時覺性就會顯現

  我花了很時間才明白,禪修竟然簡單,主要是因它看起來如此平凡,而且跟我日常的感知性如此接近,以至於我很少會停下來去出它。就像我在巡迴學中遇到的多人一,我自己以前也以本然心一定是某種很特別西,跟我所經歷的一切都不一,或者更好。

  就像大部分人一去我也常批判自己的經驗認為生活中來來去去的怒、焦、恐懼等念都是壞的,是有面作用的,或至少是跟本然寂靜相互矛盾的。然而佛陀的教法以及個無修練習的含意卻是,若能自己放松,心理上退一步,我就能開始認識到,種種念是在海天空的心中來來去去的象,而心就像虛空一,無其中生什麼,虛空根本不受干

  事上,體本然寂靜比喝水容易。想喝水的一點功夫呢。你必去拿杯子,把杯子靠到嘴,再把杯子斜之後,水才能倒你嘴裡,然後要把水吞下去,再把杯子放下來。可是,體本然寂靜根本不需要花些力氣;你只要心安住在它本然的廣開之中就行了,不需要特別的關注,也不需要特別的努力。

  倘若不知什麼,你就是無法安住自己的心,這時你可以只是單純察任何念、感受或感官知顯現,停留了幾秒,最後消融,於是你出:哦,就是我心中在生的……”

  無你身在何、在做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去出自己的體是很平常的,是你自心真的自然呈。倘若你不試圖阻斷心中念生,而只是察它,最後你會開始有一種定的放鬆感、一種無限的開——就是你的本然心,也就是那自然不受干、任由各種念來來去去的背景。同,你也醒了新的神經傳導路徑。當些路徑的接愈來愈強、愈來愈深,你就會愈來愈有能力接受每個瞬從心中的種種念。無有什麼紛擾的念生起,都只會成激起本然寂靜性的媒介,而本然的寂靜包容並滲透、遍滿這些念,就好像虛空包裹並滲透遍滿現象世界的每個粒子一

  心的介到里告一段落。在,我要開始深入地檢驗心的特性了。你也會感到很納悶什麼我更深入了解本然心,大概了解不就夠了?可不可以直接跳到修持的部分?

  這樣說吧,當你在黑夜中開,如果你手有一當地的地,而不是只知道大概的方向,你是不是會感到比安心?如果沒有地和路的指引,你很可能會迷路,你可能會一直轉錯彎或開到岔路上,果旅途得比定中更漫且復:你很可能只是在原地圈子。當然,也你最後是會到達目的地,但是,如果你事先知道應該要怎麼去,趟旅程就會松很多。因此,你不妨把接下來的兩章當作路線圖它引你更快到達目的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901痛心!習近平徹底與人民割裂、港版
2020: 美國教育的真正秘密——美國教育隨筆 1
2019: 用範例方法為學科分類
2019: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2018: 中國文化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什麼是扭曲
2018: '
2017: 只是要有深度
2017: 266 一世英豪淼如煙 滄海桑田已過境遷
2016: 粱遠聲:悖論是不存在的 - 解析之諾悖
2016: 安博:文王演八卦 難在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