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天無人格更神妙,儒之常事非祀戎----蔣慶思想批判之二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11月21日16:17:3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天無人格更神妙,儒之常事非祀戎----蔣慶思想批判之二

 

真正的自由派必不反儒,

真正的儒家必不反自由,

真正的儒家和自由派必然反極權。

----東海律

 

余東海

對蔣慶很多觀點一向認同度不高,糾偏批錯,澄清謬誤,禮所當然,勢所必然,而且自知此事非吾莫屬。只是一直對蔣慶人品極為敬重,故想等到自由化或儒家化以後再予以全面批判清算。

 

但近幾年來,發現其錯誤對儒家群體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儒生言行的錯誤問題越來越嚴重,義理不明,德智不行,甚至淪為反自由派和三幫分子,於儒家事業和自由事業,皆無益有害,亦有違蔣慶批判鳩占鵲巢之初衷。遂提前動手了。

 

公開批判馬毛、反對極權,或許依然有風險。但有三點大多數人不難做到,一是不反對自由,二是不主動支持極權,三是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助善興儒和支持正義。這三點對於儒生來說,更應該做到,應該成為底線。主動娼洪反自由而支持極權,不配為儒,不配為人!無論能不能喚醒迷昧,吾都有責任奮起棒喝也。

 

關於儒家與自由的關係,東海有多篇文章論之已透,茲不贅。奉上兩條東海律。其一、自由與極權互為大敵。無論主觀意願如何,在極權社會反對自由,必然淪為事實性三幫。我早就嚴肅地指出,知識分子大惡有二,一反儒家,包括反孔孟反聖經;二反自由,包括反憲政反人權。

 

其二、真知孔子,必能敬仰;真知儒家,必能歸向;真知自由,必能真心誠意地追求,豈但不反對而已。反孔反儒者必不知孔子和儒家,必非正常人;反自由派必不知自由之正義,必非真君子!

 

陸象山說,儒學是刀鋸鼎鑊的學問。東海曰,自由事業更是刀鋸鼎鑊的事業。很多人是拿命來做的,不少人為此奉獻了一生乃至生命。借用陳寅恪讚揚王國維先生的話贊自由志士:自由之思想,或有時而不章;自由之事業,或有時而可商。惟此豪邁之精神,英勇之身影,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儒門有中內外三條道。內聖開外王,中道也,唯此為正,儒門正宗。中道不是自由主義,但對自由最為重視,內聖自由和外王自由並重。另外兩條道,只講內聖不講外王,內道也;內聖外王並列,外道也,皆偏道也。

 

外乎內聖而求王道於天道,就是外道。能夠推崇追求王道,故仍儒門;不明內聖外王之體用先後關係,另求王道於人格化之天,故為外道。蔣慶堪稱當代儒門外道第一代表。

 

想到蔣慶就想起荀子。兩人學術各有春秋,但有兩點大同:同為外王學大師,同昧於性天真諦。荀子自己雖能守禮,但韓非李斯等重要弟子則淪為法家了。同樣,蔣慶雖能守身如玉,其弟子門生和艾慕者可就守不住了。

 

近十年來,多少儒生神魂顛倒,神志不清,紛紛擾擾親鬼神而近之,多少人成了儒門外道乃至“紅男綠女”。吾耳聞目睹,甚以為憂,甚以為恥。

 

如果儒群多數一直如此又焉能立人達人,焉能辟邪弘道,焉能承擔復興儒家、重建中華的歷史性重任。儒群如此,吾大半輩子捨命追求的自由和王道事業將更加艱難,甚至遙遙無期。每念及此,不由得黯然而栗然。

 

天有人格論是蔣慶思想第一錯。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就是仁,不是人格之天。昊天上帝,乾道,天道,天性,天命,天理,本性,自性,道心,良知,一也,可以視為仁字在不同場合、領域、境界、範疇和語境中的化身。於宇宙界說天道天理等等,於生命界說天性良知等等,於道德和政治說仁義,於祭祀和信仰可以說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之類概念在原文獻中,確是有人格的。但經過孔子刪述,結之以易經,統之以仁道,這些名相就去人格化而成了天道的形容詞。蓋六經是孔子根據文獻古籍整理述作而成。於易經是注釋翼成,於春秋是既述又作,於詩書禮樂則是整理編輯,並非對原文進行修改。述而不作,此之謂也。

 

朱子說,理無情意無計度,與東海天無人格論異曲同工。有群友反駁說:“朱子理氣二分。有情有意有計度,本身就是理之行,只爭發而達不達和耳。發而達乎和,氣即理、理即氣也,此乃理氣一如”雲。

 

東海曰:此不明朱子者。如果理氣二分,就不配為朱子矣。理氣實不可分,但可以分而言之,否則就沒有道器、體用之別和形而上學了,只能像這位群友那樣,將天人上下體用本末混在一起扯了。

 

或問:“你說天無人格,又說性即天。那麼,性也沒有人格嗎?”東海答:性是天道在生命中的落實。性與天道一樣具有超越性,本身無人格,但在人類生命現為人格之象,遂成為人格的核心。性於其它生命中就不能現為人格。這一點也體現了人類的特殊性---特別殊勝高貴。

 

一些認同人格天、偏向宗教或主張儒家宗教化的儒生,喜歡把“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掛在嘴上。這句話出自《左傳》劉康公之口。祀是祭祀,戎指戰爭。又說,這裡的祀是祭祖儀式,戎是出征前的祭社儀式,祀與戎都是祭祀。

 

以祀與戎為國之大事沒錯,但國之大事不限於此。《大禹謨》說:“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子說:“庶之,富之,教之。”又說:“足兵足食民信之。”這些更是國之大事。注意三點。

 

其一、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比較而言,聖訓的權威性高於《左傳》劉康公之言,兩個觀點不完全一致的時候,我們應該聽孔子的,還是要以“務民之義”為主,不要神神叨叨。

 

其二、祭祀是國之大事,非國之常事,不可唯祀與戎,不可能旦旦而祀戎;其三、祭祀更不是民之常事和儒之常事。沒有哪個聖賢君子把祭祀戰爭當成倫常日用和家國常事的。儒家的主要之事和當務之急不在於此也。

 

儒家有宗教性,但不能獨大。有廳友言:“內聖外王,內為宗教外為王權”雲,這就是獨大宗教性之言,是對內聖外王的狹隘和扭曲。果然如此,耶伊兩教的的政教合一,豈非有聖有王了。聖學修養包括格致誠正四條目,哪個宗教能做到儒家的程度?王道更不等於王權,王道代表禮樂刑政具備、文治武功俱高的政治文明體,對於王權既高尊崇又高要求,包括文化道德要求和制度要求。

 

有廳友言:“敬鬼神而遠之,鬼神為信其有。有信仰資格的是祖先聖賢。禮三本者。信與信仰是不同的情感。信仰不僅僅是敬畏,信仰的對象也是人行動(力量)的源泉。”

 

東海曰:此言不確。天道信仰、良知信仰和聖人信仰,一也。對祖先禮當致祭致敬,但若祖先非聖,就非信仰對象。不少儒生在這方面極其糊塗,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天地君親師都視為信仰對象。尊重敬愛與信仰,性質大不同也。對於一般君師和雙親祖先,禮當尊重敬愛,不宜盲目信仰。

 

有廳友又言:“聖不是天,人不能僭越天。人僭越神,尚且天怒人怨,人僭越為天,才是干犯天理。聖即是天,這種僭越相當要命,比主權在天容易導致被野心家利用,更要命。

 

這是不明聖德,妄測聖人,遂不由自主地淪為聖外求道、性外拜天的外道了。受一神教和人格神迷惑,難與入堯舜之道矣。聖即天是仁本主義大義之一,用《乾文言》的話表述就是:“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大人即聖王。與天地合其德者,聖德與天地之德合一也。

 

關於聖字,瀟湘廳友言:“前兩年對“聖”字作過一番文字方面的解釋。聖(聖)字上左有耳,以表聞道,通達天地、人生的正理(自覺);上右有口,以表宣說教化、道濟天下(覺他);下部有(按:形體似壬,中間一橫短,音tǐng,即挺之本字,音義並同挺),以表聞道與宣教的通達無礙(覺行圓滿)。”

 

東海曰:這個解釋挺好,我覺得還可以加一層意義,壬有任義。《史記·律書》:“壬之爲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於下也。”以表聖人可以任天道和天下之重。伊尹被孟子稱為聖之任者,其實中道聖人都有這個特徵。

 

有廳友最喜歡說一句話:“聖者,溝通天人。”此言不究竟。溝通天人,大巫也行,何必聖人。以此贊聖,夷聖為巫矣。聖人於天人,不僅是溝通那麼簡單。究竟的說法是,聖即天,代表天。在人間,聖人之德即天德,聖人之道即天道。

 

天人合一就是合在天道天德天性上,是天地之性與天命之性的合一。不明天人合一之真諦,就不可能理解聖即天之妙義,就會產生種種疑問。其實,道及高處,很多人不配聽聞。他們只配聽人格神之類說法。

 

人格天必然推出內聖外王並列論。在蔣慶聖王並列和東海內聖開外王兩種觀點中,有人試圖和稀泥,問:“能否這樣理解內聖外王的關係:外王一部分來自於聖人,一部分來自於天道。”

 

東海答:做生意呀,討價還價。一部分外王來自於天道,怎麼來?龍馬躍出黃河,身負河圖;神龜浮出洛水,背呈洛書?為了幫助大禹治水,河伯獻河圖,宓妃獻洛書?為了幫助宋真宗封禪泰山,特地降下天書來?蠢材不可教也!

 

天有人格必然推出主權在天論。對此我很多年前就有《主權在民論》一文批評之。道統高於政統,在實踐中必須落實於政統,落實為民本思想、王道政治和禮樂制度。民本思想又應該進一步展開為主權在民、治權在君、教權在儒三原則。把三原則全面落到實處,才是真正的以民為本。政治有政治的具體要求和規範,最忌奢談天道而架空民本,主權在天之說最容易被野心家陰謀家利用。

 

蔣慶倡導和彰明政治儒學,值得贊肯,但內聖根基不牢。其天有人格論和諸多謬論,就是源於不明性天之理和內聖之道。

 

內聖領域,孔子提供的是基本原則和宗旨,其晚年所翼的《易經》極內聖真諦外王大義之高明中正。是否另有更加具體精微之言,不得而知。

 

孔子對顏回和子貢,關愛差不多,態度大不同。孔子對子貢感嘆天何言哉,予欲無言;子貢亦自言,不聞性天之論。孔子對顏回則特別欣賞,特別多言,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雲。

 

依理而推,於性天妙義,孔子對顏回應該是大談特談,所談自然是高極妙極,至高至妙而無上,顏回自然是大飽耳福,神會心通。可惜顏回早死,無所遺留。

 

其他弟子門生,或如子貢一樣不得而聞,或偶爾聞之亦不得其妙,就像曾子,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的理解只能是忠恕而已。如果是顏回,可能就會說,夫子之道,仁而已矣;或者說,夫子之道,天也。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顏回絕不會說,夫子之道,人格天也。孔子之後,蔣慶之前,再沒有哪位聖賢君子將天道重新人格化。儒學不會倒退回孔子之前。

 

相反,儒學在堅定不移地保守原則的同時,又具有海納百川的開放性和與時偕宜的發展性。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為儒家奠定了中道文化和王道政治、即內聖和外王的基本原則。但並非儒學的終結。恰恰相反,孔子將開放性和發展性內涵於仁義和時中兩大原則之中,為其後和未來歷代聖賢君子的開新,提供了紮實的根本和無限的可能。

 

孔子之後,漢唐宋元明清歷代儒學都是孔學的發展,各有各的側重和特色,也各有各的不足。其中漢代儒學、宋代理學、明代心學成就較高,又以理學為最。

 

儒學的發展性包括內聖外王兩大塊。漢唐宋歷代儒家,在外王領域各有一定的制度開新,但限於家天下的框架,發展有限。宋明儒在內聖領域的發展和貢獻則很大,將內聖學細緻化、精細化和系統化了,與佛道鼎足而三,而義理更為殊勝。

 

由於注意力比較集中於內聖,學術上難免有所偏重,以致對外王關心不足。但大本無誤,尤其是程朱,與孔孟一脈直承。孔子罕言性天,或無弟子領悟,更無時代必要。不像宋明,佛道熾盛,內聖學若不深論性天以對治,天下將不可收拾。

 

今時今世,道德邪說、政治歪理無不泛濫成災。蔣慶對治以政治儒學,即外王學公羊學,大有必要,大有功德,但誤論內聖,導致不少儒生輕視程朱,又有大弊。

輕視程朱,必然誤解內聖之學,偏離孔孟之道,既不利於儒生自己的道德成長,更不利於儒家事業的發展和自由事業的成功。烏乎可!

 

這是東海之志向和心願:內而追求道德自由,從心所欲不逾矩;外而追求政治自由,千難萬險不放棄。以仁道重建中華文明,把自由還給中國人民。鞠躬盡瘁,盡心盡力;死而不已,燈盡火傳。仁燈無盡,萬古長明。謹以此與儒家和自由派朋友們共勉,與蔣慶及其弟子門生共勉!

2021-11-18余東海集於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議報https://yibaochina.com/?p=243857


0%(0)
0%(0)
  拜託,孔子沒有說過這個話 - 五葉一花 11/21/21 (1114)
    算了,當我沒說,我也不懂  /無內容 - 五葉一花 11/22/21 (108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939、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2019: 三位民國知識分子的遺產
2019: 《清代著名歷史學家、我的高祖進士劉鍾
2018: 【範例口語】將出版($19.99)
2018: 561、上天的垂愛和太陽神的七弦琴(一
2017: 彭運生談藝錄(135)
2017: 春花呢、衛生褲,50年代的冬裝爆款
2016: 沒底線的騙子
2016: 道德經,推背圖,易經,道家六十四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