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 5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12月10日06:30:3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你的心中有什麼看法或觀點,你認為得到須陀洹聖果的人,他會不會生起名相執著的意念‘我已經得到了須陀洹的果位了’。”須菩提回答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不會有執著?因為須陀洹之名,即是已遠離凡夫境界,趣入聖者出世之流,不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轉,證悟對五欲六塵無有執著的境界,所以才稱為須陀洹。”

  須陀洹是指小乘見道果位——預流果。有些大德認為“流”字應該是“生”字,一果應該稱為預生;也有解釋為入流,表示逆生死流,不入六塵,入出世聖者之流的意思。小乘行者通過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的修習,於苦集等四諦、十六行相生起隨信,了悟無我正見而趨入聖位,故得預流果的聖者不會有我得預流果的執著。

  預流果是小乘見道位,其所得智慧是在第十六剎那斷除見惑後得到的智慧分,其所斷是欲界當中的修惑與所有的一百一十二品見惑,預流向尚未全斷盡修惑,預流果已經徹底斷除本品的障礙,入聖智位。預流果者唯在名言中有獲得一個預流果的假相,但是在實際當中,所得的果位、能得者與所得者都是自相空。既然不成立實有的入流,就不可能有入於色、聲、香、味、觸、法者,《澄清寶珠論》引教證雲:“若於內外法,斷盡我我所,則盡近取因,彼盡不轉世。”以未趣入外塵六境的緣故,可以稱為是預流果。

  若不能正確分析勝義諦和世俗諦,則難以開顯佛陀的密義,講解著述者在建立正理時也很棘手,部分大德們解經時,未區分世俗諦勝義諦,以此原故,解釋經文時,前面說須陀洹名為入流,後面不是入流,文辭前後相矛盾。《入中論》中雲:“由名言諦為方便,勝義諦是方便生,不知分別此二諦,由邪分別入岐途。”如果分開二諦,在世俗中有如幻如夢的假相,以勝義諦觀察時,預流果本性無實故,不應有執著。

  《俱舍論》和《現觀莊嚴論》中有關於二十僧伽的概念,二十僧伽由四個沙門果位分化而出。預流果有五個包括三個向預流果和兩個聖果,然後一來果有三種,無來果有十種,阿羅漢果分為聲聞與緣覺兩種,總共二十僧伽。嘎當派中有四種難題,其中二十僧伽問題也是其中比較難懂的一個題。宗喀巴大師、嘉曹傑、克主傑論師專門對二十僧伽有很詳細的一些解釋,包括每一個僧伽所證所斷以及他們在輪迴當中流轉情況,如無色界當中怎樣,色界當中怎樣,從欲界當中如何離開等等,都有細緻入微的解釋。《現觀莊嚴論》中對二十僧伽問題,例如預流果的向預流果,向預流果又分多種,一來果裡面什麼往生天趣,什麼往生人趣,裡面有很詳細的分析,但要完全理解也比較困難。

  三界九地當中把所有修惑,即修行當中的煩惱,分成九品,比如說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等。三界九地依《俱舍論》的安立法,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加四色四禪天與無色界的四無色界天,共九處稱為九地。以每一界地的煩惱有不同特點的緣故,將每界的煩惱又分為九等,共九九八十一種修惑。預流果者都只能斷除九品修惑中一品到五品之間的修惑,及一百一十二品見惑。(見惑是由各種文化、生活形式形成的偏見),第六品以上的修惑尚未斷除。斷除過程中最主要斷三種結,此三種障礙是薩迦耶見、戒禁取見、疑惑見。薩迦耶見亦稱為我見,指五蘊妄執有我或認為存在常法的作者,或不可思議我存在,以此為緣生起我執流轉生死,戒禁取見是受持非因所制之戒,如外道殺生祭祠、裸形苦行等,斷除此三種所得的果位稱為預流果。

  依道次第而言,預流果將三種身見、戒近取見及疑惑見這三種障礙斷除,獲得第十六剎那的智慧,因此在不觀察名言中可以安立承認有這麼一種預流果,但以本來實相上而言,是不存在的。宗喀巴大師在《六十正理論》廣釋當中有詳細敘述預流果的境界。預流果要入趣先能不能入色呢?入色是不可能的。預流果當時證悟的境界,無任何所依,所以得不到可入的色法,同樣的道理,聲、香、味、觸、法,各種世俗真實對境法都無法趣入。能趣入者和所趣入或者趣入的方式,全部都不存在。證悟如此無所入的空性境界,是真正的須陀恆果。須菩提答得非常準確,釋迦牟尼佛見法緣與弟子都已成熟,所以很高興。然後下面是一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世尊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斯陀含果的聖者會不會有這樣的執著妄念‘我已獲得斯陀含果’?”須菩提回答:“不會,世尊。為什麼不會?斯陀含在名義上可以說是一往來,在幻化中還要來一次欲界,但以勝義諦實相而言,二果的聖者已證得無來無去的智慧,無所往來,所以稱作是斯陀含。”

  斯陀含稱為一來果,依《俱舍論》二十僧伽的講法,一來果分為三種僧伽,其所斷為五種結,包括身見、戒禁取見、疑見、貪慾和惡意五種修惑障礙,九品煩惱中的第六品已斷除。真正的一來果,斷除相應自品的障礙,已遠離我與我所的執著,所以才成立相應的果位。龍樹菩薩《中論》中雲:“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名得無我智。”全知麥彭仁波切雲:“一見真諦者,能斷遍計惑,如知繩非蛇,相續生對治。修行後次等,能斷俱生惑,改變對治性,斷盡細種子,復不出生故,如日遣黑暗。”一來果者證得本品慧分,已斷相應六品煩惱,根本不會生起“我是斯陀含者”這樣粗大的分別我所執,如《優婆離請問經》中雲:“煩惱智慧此二者,不能同時異有故。”梵語斯陀含,玄奘法師譯為“來者”。所謂一來果者,尚未脫離輪迴,色界和無色界還是經常去轉生。其中的七還者連續七次到天界,欲界中來一次,天界還要往返七次。漢地的一些禪宗大師說一來果只說來天界七次,欲界一次,但還有一種一來果明明姣姣者,他並無具體在天界流轉的次數,但會去多次。

  不管是預流果還是一來果的聖者,都不會有我所的實執,如果有實執,則其自宗所安立的果位亦無法證得。以中觀應成派的觀點,得小乘的四種果位必須要在證悟人無我與部分法無我,如果法無我未證悟,小乘自宗的果位也不能證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佛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得到阿那含聖果的人會不會有這樣的執着‘我已得到阿那含果’!”須菩提問答說:“不會的,世尊!什麼原因?雖然名言中阿那含不再來欲界,而在實相當中,阿那含並無來與不來的分別妄想,所以稱為不來果。”

  佛經的緣起是很稀有的,有些佛經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對弟子親口宣說的,有些內容是弟子懂得佛的密義,弟子宣講,由佛印證而成為經。如《心經》,是觀世音菩薩宣說五蘊空性,佛陀予以印證,成為佛經。此處雖然是須菩提所說,但經過佛的印證,與佛的密義相一致,其所說之語也列為佛經。

  阿那含是小乘聖者果位當中的第三果,也稱無來果,玄奘法師譯為“不還果”。從名相上無來果可以有無來的概念,但從勝義諦的角度分析,無來的概念也是不存在的,何況恆常的果。三界九地當中無來果者不再來欲界,但是色界、無色界還是要經常去轉生,所謂的無來果可以分三無來向、三中端、三種超越、一個無來果,共計十種類別。阿那含的修證成就是斷除見惑五種結、色受結,無受結、掉舉、無明、我慢和欲界九品修惑中的七至九品,若把無色界最上的非非想天的煩惱斷除,即可成就阿羅漢果。阿那含雖然沒有斷除生死輪迴的一切煩惱,但也斷除了九品的煩惱,欲界再也不用轉生,並且能自在轉生色界、無色界天,這樣的小乘聖果,唯在名相上顯法存在的角度可稱為是無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佛進一步問須菩提,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是否有“我已得到阿羅漢果”的執著?須菩提答:不會,世尊。為什麼無有執著呢?因為勝義當中無任何自相實有堪忍的法存在,阿羅漢的概念也不成立,何況實有的果法。

  阿羅漢義為勝敵,表示戰勝三界煩惱敵人之意。三界九地共計八十一種修惑已全部斷除,但他還有細微的所知障,以斷除八十一種修行障礙的原故,完全斷除轉生三界輪迴的因。雖然阿羅漢還沒有戰勝細微所知障的敵人,但已戰勝了俱生煩惱之敵。六祖口訣與江居士的講義中,阿羅漢譯為無生,藏文中勝敵與無生有些差別,無生通常指達到無生無滅佛的境界,阿羅漢翻譯成勝敵更恰當。阿羅漢從小乘自宗而言是最高的一種境界,但根據《法華經》、《澄清寶珠論》等很多經論所述,究竟唯有一乘,阿羅漢最終一定要入大乘,修行大乘法,才能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有些法師未精通大小乘的道次第,在講義當中說阿羅漢與八地菩薩境界相同,已經獲得無生法忍,修密法者最後的果位是阿羅漢果等,純屬謬誤之談。這些法師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可謂人天師表,弘法利生的事業也普遍廣大,但可能未聽聞《俱舍》,未研究《現觀莊嚴論》,未廣泛系統修學大乘經典,故說法時難免有諸多秕漏,出現這樣那樣不符合佛經論典的分別妄言。

  《十地經》中雲:“此教宣說聲聞獨覺亦有了知一切法無自性者!”不僅大乘觀點,小乘自宗也認為阿羅漢不應該有自己是阿羅漢的執著。小乘自宗亦如是表述羅漢證悟境界:滅盡心、滅盡識、滅盡蘊、一切痛苦也滅盡了,這是痛苦的終結。世俗和世俗諦有較大的差別,阿羅漢雖然有世俗顯現卻沒有“世俗諦”的顯現,聖者面前雖然有世俗的顯現概念,但沒有諦實的概念,因此,阿羅漢在出定的時候自己也有“我是阿羅漢”的想法,但他不會有真正阿羅漢的執著。他如果有阿羅漢執著會有什麼過失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依自己所悟進一步陳述:如果阿羅漢生起自己是阿羅漢的執著,實際就是在執着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如果阿羅漢生起執着就已經成了人我執和法我執,若阿羅漢有這樣的執著,其根源即是我相,有我的執著相:我是阿羅漢,除我以外,某某是凡夫人。由我相,故我所的人相也隨即出現。我已得阿羅漢果,其他眾生相續尚未得到——眾生相也出現了。凡夫人有眾生相,我這個阿羅漢什麼時候離開人間入涅槃——壽者相都一一出現了。如《楞伽經》雲:“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若證悟清淨諸法皆無相,則真正法界本體。如《六祖壇經》雲:“無相為體。”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佛陀在眾多佛經中針對眾生的根機,說過:須菩提得到真實無諍三昧的境界,須菩提在我的十大弟子中,是離欲第一,解空第一。

  世間人之所以互相諍論有痛苦,是因為未斷我執,未證無諍三昧,未解脫得到阿羅漢果。“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即是此意,所謂的無諍三昧藏文譯為無煩惱的禪定,玄奘、義淨譯為“無諍住”,住是安住三昧之意。《涅槃經》雲:“一念不生,諸法無諍。”如果達到遠離一切煩惱,無任何分別念的境界,則對諸法不會有任何諍論。而世俗顯現中,僧人為各種不同宗派而諍論,世間在家人為五蘊的苦樂感受而諍論不休,如世親論師雲:“瑜伽士為佛法而諍論,在家人為感受而諍論。

  佛的十大弟子中各有不同特點,阿羅漢雖然都已跳出三界,但他們的證悟和境界卻有所不同,如:迦葉頭陀行第一,舍利子智慧第一,目犍連神變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阿難廣聞第一等等。佛經中有二種說法: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離欲第一。依名言而論,須菩提是第一離欲阿羅漢,而真正的阿羅漢是否有增上慢,有我是阿羅漢,很了不起等的分別執著呢?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說:證悟實相後,我不會有“我是離欲第一阿羅漢”的分別執著,如果阿羅漢有相狀執著,自認為已得到阿羅漢道,對有這樣粗重實執的眾生,佛陀不會為我授記。以須菩提證悟實相,無行相執著,才稱須菩提是樂寂靜行者。

  “阿蘭那”意為寂靜,即身體寂靜,煩惱調伏。阿羅漢是最殊勝之寂靜者,須菩提的境界正如佛經所述:阿羅漢雖然有各種顯現,但已斷盡我與我所的實執。雖然在名言中佛為須菩提如此授記,但勝義實相中,阿羅漢本身絲毫不會有我是阿羅漢的執著。大乘聖者菩薩們也是如此,如《寶性論》所云:在眾生前雖可以顯現生老病死種種痛苦,但真正的聖者境界中並無凡夫的執著。世尊既然說其是離欲阿羅漢,必定須菩提已遠離凡夫的粗重實執。如果有執著,世尊則不會說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或離欲第一。

  大乘經典中再三強調聲聞緣覺也必須證悟法無我。《般若經》中雲:“執著實有相狀無有解脫,依空性而得三菩提。”及“聲聞緣覺佛果,亦若不依此般若空性,則不能獲得。”《中觀論釋》中用了七個教證,三個理證說明阿羅漢必須要證悟法無我。若有人認為阿羅漢未證悟法無我,則與經義理相違,必定墮落戲論邊執。阿羅漢只有對緣起空性有所證悟,才能得到其相應的果位,故須菩提無名相執著。《七十空性論》云:“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說諸法,皆從因緣起。”如果不懂緣起空性之理,就會有各種實有的苦樂感受。龍猛菩薩在《出世論》中亦云:“戲論說眾苦,自生及他生,俱生無因生,佛說是緣起。”其意為世間戲論者經常說苦諦所攝之眾法是自生或是他生,有時說自他二者共生,有時說是無因生,有各種戲論之說,佛則說諸法是緣起空性的正理。我與我所執未消於法界前,因果不會空耗,名言中應當承認有阿羅漢,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但就實際而言,真正通達緣起空性道理的阿羅漢無任何執著。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該選擇什麼疫苗?
2020: 如何寫論文系列講座25 如何高效搜索和
2018: 老虎機和分子生物學(9) 老虎機里的
2018: 570、張首晟魂歸量子天堂(一);有趣
2017: 對黑格爾存在即合理的誤解
2017: 師者智者和詩者
2016: 新書簡介:《中國哲學之結構》(一)
2016: jingchen:生物學的統一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