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先生和袁先生两个人之间的过节究竟从何而起,可能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我想原因也不会像现在穿凿附会的那样简单.也依稀记得若干年前的一个关于袁隆平的官方报道中曾经提及他遭受打压,不能当选科学院院士,最后只得改选工程院院士的事情.问题是,既然当事人和众多真正的知情者都选择沉默,又怎么会冒出那么多捕风捉影的揣测?甚至有一些处于某些阴暗心理,编造事造谣中伤,这实在是很无耻的行径.比如下面这段话,简直是侮辱中国知识分子的智商.
"可多年来,一帮自命“反伪斗士”的人,却试图对袁隆平的科研恶打“反伪”棍子,试图把袁隆平排挤出科研学术界。袁隆平的科研,早在1960年代就获得世界领先水平,可是,据海内外知情的学子们说,把持着生物学和科学院相关部门官位的邹承鲁等人,却是百般刁难,想方设法地阻挠袁隆平先生入选中国的科学学术最高荣誉和中国的科学院院士的机会,以至于直到1995年、差不多30年左右以后,袁隆平才入选为院士。而何祚庥指使的海外小活计方舟子,则以“打假”“反伪”之名,伪造资料和编造谎言,竭尽全力贬低和诋毁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他们在人民网科技频道发文,肉麻地吹捧同伙邹承鲁。"
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在建国之后的首批院士诞生于1955年,首批总计172人.后来在1957年补选出18人.在此之后的23年中,没有增选过任何学部委员.到了1980年才又增选了282人.此后又是间隔了11年.到了1991年之后又增选209人.中国的院士数目自此之后以每两年增选不多于60人的速度开始"稳步增长".
邹承鲁先生是在1980年才当选院士的,而在此之前科学院学部没有增选,是不是可以认为邹承鲁也是因此才被延误了若干年才当上了科学院院士?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袁隆平先生在1980年没有当选科学院院士,与邹先生是无关的?因为邹先生自己也是在那一年当选,很难想象一个候选人能够对学部委员们的投票指手画脚.
如果这个问题我们达成了共识的话,就可以认定即使袁隆平先生的确是1980年增选的候选人之一,那么他的学术成就与1980年当选的53位候选人相比也并不突出.如果有人硬要找一个"打压"他当选的大佬,也只能是更加资深的学部委员,而不会是小字辈的邹承鲁.
其后又是11年的间断.到了1991年,中科院学部才又进行了增选.其中生命科学与医学增选了34人.我想如果袁隆平先生的确在选举中遭受了打压或者其他不公平的待遇的话,也只能从这一年算起.
我所知道的内幕是他于1991和1993年两次参选科学院院士均落选,随后于1995年当选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在1991年之前的院士增选保持着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公正性.现在外界诟病的种种弊端均来源于1993年之后尤其是最近几年制度化的增选活动.本人不是生命学科出身,不知道袁隆平先生两次参选科学院院士不果是否与其学术方向有关.不过从简单的感性判断来说,他的杂交水稻为国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足以让他成为工程院院士.当年某大佬阻挠他当选科学院院士究竟是出于学术观点的差异还是私人恩怨,想来生命科学出身的牛人更有判断能力.
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那种轻率指责邹承鲁打压袁隆平造成其30年后才获院士殊荣的观点无疑是对中国院士增选制度的无知和对中国知识分子分辨能力的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