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亦明:我和方舟子分手、决裂的前前后后(九)
送交者: nm2 2007年10月31日15:16:4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作者:亦明_2007 回复日期:2007-10-31 23:00:14 

(6) 方舟子到底是几流“生物化学家”?

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水平,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途径。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人的知识水平来进行评价,即看看他对知识的占有,是否广博深厚,是否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适合做科研工作”,如果他的头脑中装的知识不充分,或者都是些过时的知识,那他也根本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家,遑论出色的科学家。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人的思维方式来做出判断。如果一个人的头脑非常简单,不善於接受新的东西,甚至习惯性地排斥与自己的固有观念不同的思想,他在分析问题时总是进行单向的、定势的思维,则他也没有成为合格科学家的任何可能。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个人的研究成果来评价他的研究能力。这就是JT网友所说的,“英文俗话说,You can talk the talk, can you walk the walk? 再简单明了点,就是Show me the money.”

I 老化的知识,老化的头脑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方舟子的专业知识不仅极为浅薄、贫乏,而且极为陈旧。他的关于基因、关于内含子的知识,几乎就是十年一贯制——他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MSU研究生院听课时所得到的知识,一直带进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这对於象分子生物学这样日新月异的科学领域来说,简直就可以说是骇人听闻。其实,即使是对于方舟子所喜爱的“传统生物学”而言,如此的知识老化,也让人根本无法理解。而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方舟子本人竟然对这一点毫无感觉。也就是说,方舟子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缺陷。如果说方舟子在1993年之后就完全脱离了学术界,我们对他的无知也许还可以谅解。但实际上,方舟子在那之后还搞了五年的“分子生物学的前沿研究”。(方舟子:《〈叩问生命——基因时代的争论〉自序》)。我们简直就无法想象,以如此偏狭、落后的知识,他是怎么“从事前沿研究”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方舟子的头脑和思维方式:他把自己所学到的点滴东西当成永恒的、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真理,并且把这些有限的知识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加以扭曲发挥。他根本就不愿意、也无法接受任何与他的固有观念相悖的思想、观点。也就是说,他所能够接受的、理解的东西,都是那些与他自己的固有观念相似、相同的东西。以这样的一个封闭性的、静止性的、单向性的、片面性的头脑来进行思维,方舟子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家。实际上,他连成为一名普通学者的资格都不具备。而当时的方舟子,竟然只是一个三十左右岁的青年!如此老化的知识,如此老化的头脑,居然能够与一个青年人的身体如此“有机地”地结合在一起,这不禁让我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方舟子何必舍近求远地用分子生物学来证明“世界没有上帝”?

II 只能登堂,不能入室

而根据方舟子的博士论文,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至多也就是一般水平——如果不能说是低下的话。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对自然界的智力探险:发现未知领域,了解这个未知领域,并且把在这个过程之中获得的知识,总结上升为理论,然后开始下一轮的探索。具体地说,一个科学家,首先要具备发现未知的能力,也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归纳抽象的能力。而一流科学家与普通科学家之间的差别,就在於这三个能力之上。一流科学家或者是能够提出意义重大的问题,或者是能够使用最先进、最直截、最迅速的手段,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是根据自己和别人的数据,总结出新的理论,进而提出新的问题。

用上面所说的“三个能力”的标准来衡量方舟子的博士论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方舟子本人并没有提出问题,更不用说意义重大的问题。当然,这并非完全是方舟子的过错。作为一名研究生,没有自己的研究经费,所从事研究项目的大方向基本上是由导师预定的。但我们从方舟子的博士论文中,甚至连一些小的、细微的新奇之处都没有发现:他不外是把别人研究其他蛋白质的工作,从思路到方法,一股脑地照搬到他的RAP30研究上来。这到底是因为方舟子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是因为他的懒惰,抑或是因为他的心思没有放在科学研究之上,我们无法确定。我们只能说,方舟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没有表现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任何苗头。

第二,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来看,方舟子也不出色。比如,他的RAP30 研究,不是与人撞车(研究结果相似) ,就是半失败的无意义结果。这在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热门领域,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此时的方舟子,并不是迎难而上,把自己的研究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相反,他却向平行方向发展,借用别人的RAP74克隆来重复以前的试验。这样的研究,在获得知识的数量上是增加了,但在质量上、在层次上,基本上相当于原地踏步。换句话说,搞学问就如同登堂入室。登堂就是入门,而入室则是上一个台阶。也就是说,只有入室,学问才算有长进。否则的话,就算是你把厅堂的地板全部踏遍,你的层次也仍旧是在厅堂之中。方舟子从RAP30转移到RAP74,就相当于在厅堂内到处乱窜。

第三,方舟子总结归纳的能力,不要说在科学研究中无影无踪,即使在他的“打假”、“反腐”、“反伪科学”这类活动中,都很难发现。也就是说,方舟子只能在个例水平上瞎忙活。不赘。

总之,无论我们从何种角度、哪一方面来审视方舟子,都无法看出他具有作为一名出色科学家的任何潜在资质。

III 朽木不可雕也,连上帝都帮不了他

前面提到,方舟子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属於热门中的热门,俗语叫作hot spot。一个研究生遇到一个热门课题,应该说是相当的幸运,甚至可以说是万幸。因为,研究热门课题的人,如果付出的努力与别人相等,他获得的回报会比那些研究冷门课题的人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反过来说,热门课题研究者只要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能够获得与冷门课题研究者相似的回报。这就是科学研究“不公平”的地方。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是微小RNA干扰基因表达的机制。其实,对於这个发现做出最大——至少可以说是极大——贡献的科学家是英国人戴维•鲍尔孔(David C. Baulcombe)。鲍尔孔之所以没有获奖,唯一原因就是他研究的对象是植物,而不是动物。这在分子生物学界,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所以说,所谓学术、科学、真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纯粹是骗人的鬼话。

考虑到这个热门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假如方舟子研究的题目不是人类RNA聚合酶,而是农、林、畜牧等“传统生物学”的课题,以他付出的努力,他最终的论文大概只能在影响因子(IF)小於3的杂志上发表。【2003年,世界上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261份,IF最低的为0.05,最高的为37.647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次高为 30.550 (Nature Medicine),排在第三位的为26.626 (Cell)。IF小於3的杂志有173份,占总数的三分之二。JBC的IF为 6.482】。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方舟子如果做出类似Wang Bo Qing和Tan Siyuan那样的努力,他的成绩决不会仅仅是一篇JBC。

而实际上,方舟子错过的良机并不仅仅这一次。他到罗彻斯特大学、到“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的都是热门课题,研究条件也都比MSU好,真可谓是踏着“步步高”的拍节,走在幸运的康庄大道上。但他每次都以败走麦城收场。(下详)。这说明,他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失败,其原因只能在自身中寻找,怨不得天——上天对方舟子可谓恩宠有加、尤不得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方舟子的研究曾受到过他人的干扰破坏。

IV 众里寻他千百度,茫茫人海,方舟子,你究竟在何处?

不论是在网络,还是传统媒体,不论是自我誉扬,还是媒体捧场,凡是提到方舟子的文字,似乎都离不开“博士”二字。用“方舟子博士”来搜索网络,可以得到成千上万条“查询结果”。中国媒体中,对“方舟子博士”吹捧最甚的,是“创刊于2002年6月6日,依托新华社”的《国际先驱导报》。我们当然知道,方舟子是新华社雇员刘菊花的家属,所以下面特举三例,让读者看看方舟子的这个博士学位到底有多么金贵:

2001年7月18日,刘菊花在《网络奇才方舟子》中说:“方舟子本身是一个生物化学博士,钟爱自己的专业,在论战中他也不讳言对在自己的专业有所成就是有打算的,……”。(刘菊花此文是否曾在中国报刊上正式发表,至今查无实证。但它在网上流传颇广。上面引的这句话,显然是在暗示方舟子在“在自己的专业”颇有“成就”。)

2004年12月31日,《国际先驱导报》发表题为《专访著名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转基因不是怪物》的文章,称方舟子为“在中国民间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方舟子在新语丝转载此文时,“谦逊”地把标题改为《转基因不是怪物——本报专访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http: //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interview/transgenic9.txt。)

2007年1月11日,《国际先驱导报》在《科学家成功改变同性恋公羊性取向》中,称方舟子为“国内著名生物化学博士”(http://xys.xlogit.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report/gongyang.txt)。

其实,我们即使撇开方舟子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不论,并且慷慨大方地给方舟子的博士论文打个“中等水平”的分数,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就会明白,作为“科学家”的方舟子,充其量也不过就是沧海一颗粟、戈壁一粒砂而已。而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一个“美国生物化学博士”会象他那样炫耀自己的学位呢?

根据美国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统计数字(http://www.nsf.gov/statistics/),在1996-2005十年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总数为416877个,其中科学与工程博士263237个,生物科学领域的博士为68709个。在科学与工程博士之中,持有中国护照的有31895人(其中 5729人持有绿卡),占总数的12%强。从1980年,即方舟子的导师巴顿获得博士学位那年算起,到2005年(现有统计数字的最后一年),美国在26 年间颁发的生物学领域的博士学位总数有154205个。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美国博士”头衔的人,至少有六十万 (1983-2005年间,颁发总数为580299),其中华人大约五万;拥有“美国科学博士”或“美国工程博士”头衔的人,超过四十万,(1983- 2005年间,颁发总数为379973),其中华人大约四万;拥有“美国生物学博士”头衔的人,大约有十六、七万人,其中华人接近两万。

从另一方面看,JBC每周出版一期,一年出52期。发表方舟子论文的那一期是1996年5月17日出版的,共522页,发表研究论文78篇,根据作者姓名判断,其中有10篇的第一作者是大陆华人。也就是说,在1996年,JBC发表的论文总数达四千余篇,其中华人第一作者有大约五百人次。

2003年,JBC发表了6515篇论文,影响因子为 6.482。这一年,世界影响因子大於JBC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杂志有29份。这29份杂志在2003年总共发表论文7182篇。(读者可用 “2003,SCI” 搜索网络)。如果假定这些文章的第一作者中,10%是华人,则仅此一年,在水平上大致等於方舟子的“华人生物化学家”就至少有650人;超过他的,有 720人。而实际上,如果把方舟子的论文定为JBC的中游水平,则JBC华人第一作者中至少有300人次超过方舟子。换句话说就是,在2003年一年中涌现出的这一千三、四百位华人“生物化学家”中,水平超过方舟子的,至少有一千人(次)。

总之,从1996年到2007年这11年间,象方舟子这样的、以及比方舟子强的“生物化学家”,全世界大约产生了十多万人(次) ,其中的华人至少超过一万人(次) 。考虑到MSU在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地位,考虑到JBC在生物化学杂志中的地位,再考虑到方舟子的那篇JBC论文的水平,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方舟子的那个“生物化学博士”学位,根本就不值几个钱儿,更不值得拿它在全中国到处炫耀!比他强的大陆华人,可以说是成千上万。

V 巴顿新解(Halloween edition)

笔者在前面已经充分证明,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我们都无法在方舟子与“最聪明”、“非常适合做科学研究工作”之间,划上等号。那么,方舟子的导师巴顿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我们当然可以接受JT网友的解释,即巴顿“水平太差”,“有井底之蛙之嫌”。但问题是,巴顿水平再低,也是一名正正经经的学者,断不会信口胡诌,说一些毫无根据、让自己丢失脸面的话。再说,美国的教授也极少这样夸奖、吹捧自己的学生。

我们当然还可以假定方舟子在撒谎,那些话是他硬塞到巴顿嘴里去的,就象他把邹承鲁生前的说过的一段话又塞到死后的邹承鲁嘴中、为自己的新书作宣传一样。(见:直言了:《打假打出神仙事,死人也能写书评》,不过,邹承鲁是中国科学界的名人,而巴顿则是美国科学界中非知名人士。那么,方舟子编瞎话时,何不找一个级别高一点的人呢?(据方舟子自己说,他曾经有过给诺贝尔奖得主按幻灯机按钮的经历。)

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不过,这个谜最终还是被我破解了。我的基本假定是:巴顿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方舟子在转译的时候,把它们译走了样。具体点儿说,我的解释是:第一,所谓“最聪明”云云,巴顿的原意不过是说方舟子具有 “市井精明”(street smart) 而已。笔者在前面曾经专门讨论到“方舟子深谙现代成名之道”,而方舟子在这些方面的伎俩,对於巴顿这样的书生来说,确实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因此他很自然地会认为“Mr. Fang is the smartest guy among my students”。第二,所谓“非常适合做科学研究工作”云云,巴顿大概也不过是说,方舟子“非常适合做”“并不需要动什么脑筋”的“实验台工作(bench work)”——Mr. Fang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brainless bench work。第三,所谓巴顿劝方舟子“不要去当教授”,说“现在的教授和当秘书也差不多”,我估计这不过是在委婉地告诉自尊心很强的方舟子:你就甭往这方面努力了,没门儿。(You don’t want to be a professor. Being a professor is no better than a secretary. Go somewhere and be something else!)

也就是说,由於英语理解能力较差,方舟子没有搞懂巴顿的本意。

但是,有一点我确实没有搞明白。方舟子说,巴顿“对我现在从事的这些工作非常赞赏,恭维我是中国科学的良心”,这句话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啊?噢,原来, 2007年,出版商在推销方舟子的新书时,其广告语就是: “方舟子,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学术打假斗士,中国科学界的良心”!弄了半天,“中国科学界的良心”这句话是巴顿最先说出的。出版商们是如何知道巴顿说过这样的话呢?显然是方舟子告诉他们的。那么,巴顿的原话到底是怎么说的呢?我试着用我的不太灵光的英语,把方舟子“意译”巴顿的话(绝对不能象译“中心粒”那样“直译”),还原成巴顿的英文:

“Mr. Fang, you are the greatest! You are the best!! You are the best of the bests!!! You are the conscience of Chinese Science, no, China’s Science, oh no, the Science of China, oh, hey, Fang, how to say中国科学in English?”

(下节预告:3、 博士后方舟子)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一件令人深思的教训
2006: 从Nature论文、长江学者到院士,北大还
2005: 中国高校校办产业的高科技迷途
2005: 才子配佳人: 钱学森配蒋英
2004: 御用文人与稳定压倒一切
2003: 为什么汉语的思维速度比其他语言快?
2003: 南极星英语学校的骗局
2002: 悼念田长霖:人本是大地的过客
2002: 交大发展之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