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语言文字, 以写作角度出发分析,粗分起来,可以有三类:
第一类是以中文为代表的,写作讲究遣词造句,更讲究篇章结构;讲求精炼,集中,严谨; 写作是作为艺术来对待;有很长的文字发展历史,书面语在数千年前即臻于成熟;
第二类以英语为代表,限于字句的斟酌, 而没有通篇的概念,不长于谋局布篇; 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工具,实用表达是足够应付;学习写作,鼓励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无轨电车乱开; 英文文章,如同沙里淘金,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分真知灼见,往往淹没在十分胡说八道中; 这类书面语言形成历史较短,长期以来写作没有严格章法可循。
第三类是尚处于原始状态的语言,有些有文字,有些没有文字。这类就不去多谈了。
本人不是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作为一个理工科工作者,我关注文字和思维的紧密关系。第一类文字,其精致的成熟的写作章法,非常有利于发展人的思维,因为在这种语言条件下的写作,是一种严谨的思维整理过程,追求的是用最普通的词汇,最经济简练的表达最复杂的意思。达到这个境界,绝对需要十分严谨条理化的思维方法;和天马行空,无法无天,开无轨电车式的表达习惯比,根本就是出于不同的阶段。
中国人的落后是有其他原因造成的。他们的语言文字,是达到很到阶段的,是一种给人的思维发展提供极大空间的文字系统。上周和一个很有文化自傲感的英国老者对话,不知何故,他问起我是否为中国人身份而骄傲。我的回答是不,因为骄傲一词带有居高临下的意味,似乎因高人一等而骄傲;我说骄傲不敢说,但是我绝对为自己在中英双语教育背景而感到LUCKY:没有中文背景,我不免流于肤浅;没有英文背景,我就限于狭隘。我跟这个老英对话,压根儿感觉不到对方有什么值得文化自傲的资本:我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