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stinger:关于“形而上”的随想
送交者: stinger 2012年06月10日05:47:4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关于“形而上”的随想(All)

中共给我们熟悉的语言是这样解释“形而上”的: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后转为哲学名

词,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神、灵魂和意志自由等)的学问,或用作哲学的别称。

从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作为反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永远不变的;或者承认有变

化,但是认为只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移动,而且其原因仅仅在于外力的推动。形

而上学否认事物的矛盾,否认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形而上学的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

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

说。由于形而上学思想产生的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尚未消除,其影响仍将存在并发

生作用。” (人民网[党史百科] cpc.people.com.cn)

我认为,这句话只有第一个逗号前“可能”是对的(需要查证),其余都是胡扯。共
产党的文风是,从来不给出自己理论的出处。这样一是便利自己随心所欲地说,二
他们的话根本不需证明。我想谈谈我理解的“形而上”,留待读者来判断我以上的
结论。

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人对这个问题基本不感兴趣,很少人研究,所以也没什么人

懂。中国人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成就,迄今为止,还只有千年前的老子。老子在他
“道德经”开首的半百余字,就是关于中国人对“形而上”研究的最高精华。以后

历代,没有人能超过他,包括最近年代的“新儒家”各位大儒。也难怪,儒家从来

认为“天地”就是极限了,是“不近鬼神”的,所以也不会涉及任何与自然或社会

没用直接联系的问题(见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严格地说,老子对形而上的论述,只是一个猜想,没有论述展开。但老子的猜想和
形而上问题的提出,确是一个天才的哲学起点。因为老子讨论问题的角度,可以与
二千年后的黑格尔媲美(黑氏逻辑学开宗明义讨论的 das Sein (“存在”)的问题,
与老子讨论内容一样)。

形而上研究的重要,是人类研究真理的手段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手段。我认为,

人类在自己文明的历史上,用过三种方法探索真理。它们是“猜想,逻辑/理性和科

学”。具体到各个领域,相对应的是,“宗教,哲学与科学”。哲学产生于宗教,

科学又产生于哲学。形而上的研究,是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用逻辑的方法。这

就是西方领头的今日人类文明源起的古希腊哲学所开创的道路。

在古希腊宗教里,神话流行,并用以解释人们所看到的自然界。逐渐地,人们不满

足于紧靠空洞的猜想来解释世界,而试图以逻辑因果的方法,来找寻自己周围世界

的变化的规律,这就导致了哲学的产生。哲学上最早期的争论出清b在前苏格拉底时

期,典型的两大派是“伊利亚学派”和“米利都”学派。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什么是世界的本源?

世界本源的争论,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一阶段。

米派认为,这个本源是一种物质,水,汽,不定物(flux),等等。这种物质,是构

成一切周围世界其他物质的基本成分。相对应的伊派认为,恒定或不变,才是世界

的本质。这种不变,只能是抽象的定义,所以是“理”。两派的发展,到了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前者被总结为“形式”,后者,“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形而

上学(metaphysics),也正式宣告成立。

这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二个阶段。

古希腊时期哲学繁荣的和城邦民主政体,伴随着最后罗马人的攻入而落幕。外族的

入侵,不仅使希腊城邦的政体文化艺术不复存在,而且连图书馆和书籍都遭到毁灭。

在后来的千年中世纪中,除了几个主教们(安社伦,阿愧纳等)对上帝的证明外,几

乎对形而上学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研究和贡献。直到欧洲人从阿拉伯国家那里,伴随
着找
回了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欧洲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后转播到整个欧洲。

但必须指出,这些宗教哲学家们,试图以逻辑的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本体论的证明
),虽然没有达到足以令大众信服的程度,但他们将世界万物和上帝的关系所作的逻
辑推论,确十分清晰明确。他们的方法,给后代的与宗教有关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很大启发,因为他们开创了一条如何寻找形而上真理的道
路和榜样。

首先重新燃起对形而上的内容研究的,是法国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笛对自己所
学的
知识充满谬误,感到不满,所以开始重新审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继承的一切知识

的可靠性。笛的起点和基础,就是“我思顾我在”。笛通过的哲学研究,得出世界

上最根本的物质,不是一种,而是二种:“心灵”和“非心灵”。根据笛的结论,

后代的哲学家批评他为“二元论”者。笛进一步指出,以前人们关于自然界中因果

逻辑的看法,都是错的。因为客观世界根本不存在因果逻辑的链条。

笛卡尔对世界根本问题的二元认识和自然界因果关系的否定,是“形而上”研究的

第三个阶段。

笛卡尔发现了“心灵”这一物质,是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笛的“心灵”

既是人类的“思维”。笛对人类思维本质的研究,影响了后来的所有哲学家,意义

十分深远。他的“心灵物质”的发现,也是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基础。

被笛卡尔的发现震动的第一个哲学大家,是德国的康德(he was rudely wakened from 

his “dogmatic slumber”)。康德的深入研究发现,笛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如果因

果的链条不存在自然界中,难道是人类凭空捏造的吗?康德开始透射出自己独特的

哲学眼光。康德认识到,笛卡尔所说的心灵,并不是在人类的□
'7b识过程中无所事事,
而是积极参与到自然界中,根据自然界的规律,方构造出世界的因果关系等范畴。

康称其这种二者结合的发现为“先天综合判断”。“先天”,指的是逻辑或公理的

道路,来源于柏拉图的“形式”;“综合”,就是根据“经验”作为证明的资料,

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世界。一切在人类经验和和语言全称判断逻辑之外的事物,

是“物自体”自身,仅仅存在与“彼岸世界”,康德认为,他们是不可能被人类所

认识的。

康德,正确地解释了形而上的基础,发现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联系。康德在

世界本源的认识上,却依然保存着笛卡尔二元世界的遗迹。从康德开始,哲学研究
变成了专业化的职业。只有在大学任教和从事哲学学术研究的人,才可能懂得的,
纯粹象牙塔里的知识。康德的“三大批判”,以其明晰的语言,深刻的逻辑,使后
来所有的哲学流派都站到他的旗帜之下。相比之下,他的同胞黑格尔,在语言简洁
和逻辑清晰方面,远远没有康德受欢迎 - 虽然这也许是因为黑格尔自有其超越康德
的深刻逻辑和思维的广度作造成。

这就是“形而上”研究的第四个阶段。

接下来,轮到最耸人听闻又最臭名昭著的黑格尔(这本身就是个“辩证法”吧?)。
黑格尔哲学的“晦涩难懂”,是众口一辞。一个人可以将黑格尔背的滚瓜所熟,却
不明白其真正的含意 - 用他自己的话,这叫“熟知并非真知”。我认为黑格尔的天
才在于二点。

一,他将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所认为的思辩的最高法则“辩证法”,揭示为
是世界的本质。既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其实也都是遵循这一方法(尽管
这与马克思解释的“辩证法”是否一回事,是另一个问题)。

二,他将古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首先通过研究语言来寻找“全真”陈述的
方法(三段论),再到自然界这个过程,全部连在一起了。他认为,语言,思维或理
性,自然界:其实“都是一个事物”。这个事物的发展,就象是一颗橡树的种子,
从小在泥土到长成参天大树是整个一过程。大树的伟岸身躯繁枝茂叶,其实在早在
“橡树的种子”里就已经“规划好了”。就像人类的基因一样。这个“基因”,黑
格尔叫他“理性”。种子入土后,并不必然会长成大树,还受周围空气土壤湿度等
自然因素的影响 - 这就是“时空的偶然性”,也就是“现象”。所以,理性首先是
“潜在”在世界中,然后到“现实的世界”,然后就进入了他的范畴所规定和适用
的范围。亚里士多德提出过十个哲学范畴,康德提出过十二个哲学范畴,黑格尔提
出了比康德更多的哲学范畴,如“质,量,度”等等。黑格尔所以称自己发现的理
性为“世界的精神”。

顺便提一下,西方哲学的发展,有两条主线:形而上和经验。我这里主要是勾划了
前一条,所以不是西方哲学的全部。

可笑的是,青年马克思不懂黑格尔的本意。他除了学了黑格尔,还师从了一个没有
名气的哲学家,费而巴哈,学了些唯物论。马克思就把二者揉在一起声称,要将黑
格尔的辩证法“头脚倒置”,并提取仅仅“合理的内核”。这就是中共自吹自擂
“马克思伟大”的来源。在学术上,黑氏难懂,似乎仅凭这一点,也不该责怪青年
马克思。但他用自己不懂的学术,“忽悠”了半个世界一百多年,挑动了多少暴力
和造成了多少生命的丧失,至今还在困扰着中国人。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马克思给
世界造成的灾难,远在希特勒之上。

黑格尔超越了康德,解决了康的“物自体”问题,也解决了从迪卡尔以来哲学关于
世界本源的二元解释。黑格尔因此在人类文明的先导哲学上,立下了继古希腊三杰
后,最伟大的人类思想的里程碑。因为黑格尔的哲学如此庞大无所不包,使其不符
合从笛卡尔以来西方知识份子建立的“分析”方法的传统,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不懂
他的哲学。加之他的语言冗长难懂,有故弄玄虚之嫌,又使许多人对其斥之以鼻。
但暇不掩玉,真正懂了黑格尔的思想,无人不为他的深刻所震撼,为其远见所叹服。
黑格尔的天才,不仅仅在自己的独创的新观点,而是继承和发扬了从古希腊形而上
开始以来,探索世界的真理的人类文明以思维作先导的传统。

这就是“形而上”研究的第五个阶段。

建造大而全的哲学体系,开始于亚里士多德,较突出的后来哲学家,有思宾诺沙,
迪卡尔,到康德,最后黑格尔。从康德开始,哲学又成了哲学专职人士,学院派的
“专利”。因为如果不是专门在学院学习的人,很难入门,更与懂得其思想的深刻
不沾边。但毕竟哲学不是仅仅供“玩耍”的象牙之塔产品。哲学的根本任务,从来
就是,或满足人类对根本问题的求知的回答,既人类的好奇心的满足,或者给人类
的社会生活以指导。“大而全”的体系攀比,毕竟不是目的。正相反,哲学的精髓
就是简洁与深刻,一句话,用理性和逻辑揭示真理。

研究黑格尔的历史学家告诉人们,黑格尔将其年轻时的著作“精神现象学”,后来
压缩成自己“科学逻辑学”一书开始的逻辑部分。很多人发现了他的“辩证体系”
也有夸大和错误的成分。如,用他自己的哲学观点研究历史,黑格尔认为当时法国
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是“世界精神”的体现,认为国家政体,是道德精神的代表,
完全否认了个人意志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其在西方文化主流中的地位等。加之黑
格尔的行文语句晦涩,较之同胞康德,远不是简洁明白,直书其意,因此被很多后
来的哲学家病垢。批判黑格尔的潮流,从崇拜他的高峰,发展到反对他的哲学体系,
一并反对从古希腊开始的所有形而上研究的体系。

这股“反哲学体系”,“反形而上”的思想派别,占据了欧洲近代哲学结束后,和
现代哲学开始以来的一切领域。所有后来的哲学家,与其跟在黑格尔之后,对其体
系似懂非懂,不知所云,不如都选择了在康德作为旗帜下的汇合点。从十九世纪中
以后,哲学明显的分为二大派别。一派是“现象学”到心理学的发展;一派是“分
析学派”,逻辑分析到语言学,结构学,科学学,现代派等的发展。对形而上的研
究的向心理研究方面的发展,起于Soren Kierkegaard,后有海德格尔,萨特等。总
的趋势,是将哲学历史上形而上研究,归为心理和社会与人生的联系。在分析学派
方面,特别到了“语言分析”阶段,如维特根思坦,则干脆否定了形而上的问题,
将历史上形而上的研究,归为是“语焉不详”造成的。因此他干脆说,哲学的任务
到此时已经完成了。很明显,分析学派的观点受自然科学方法“牵鼻子走”,而不
是相反。分析学派在英语国家占主要地位,由此也影响了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
哲学研究(见徐有渔的著作)。因为中国要学习英美,一些知识分子自然认为,英美
国家的哲学家也必然高明。中国人没有学到英美知识分子的“critical thinking”
的思维传统,只学会了跟随他们的结论,接受显而易见的事实的结局。

生命在继续,人在活着,人就要问人生的根本问题:我是谁?世界是什么?我与世
界是什么关系?等等这类的形而上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形式/范畴”的解释
方法,终于到了德国的黑格尔那里,让人们“倒了哲学的胃口”。另一方面,否定
形而上问题的根本存在,如分析学派作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好像一个
“剩女”,因为还没找到对象,有人建议“去掉自己的欲望吧”不可能。人类的
“哲学欲望”,只要人类存在,它就存在。而欲望本身的解决,必须找寻一个新的
突破口。

这个新的突破口,转到了东方中国人这里,它叫“绝学”。

这就是“形而上”研究的第六个阶段。

继承西方世界对形而上的研究,就是继续回答自古希腊有了哲学研究以来,人类有
关形而上的“三大问题”:

1 我是谁?
2 世界是什么?
3 我与世界是什么关系?

很明显,一切否认形而上的哲学家和派别,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能不给出
自己的答案。欧洲的“现象学派”,将这三大问题的解答,首先开始于世界的本质
是“现象”。下面的细节不用听了,因为世界的本来面貌已经被他们“砍掉了一半”,
而且还是“主要的一半”,关键的东西没有了。如果听听英语国家“分析学派”的
语言,结论更糟糕。因为分析学派,根本否定了形而上的研究。他们首先会责问提
问题的人糊涂。不是思想糊涂,思维过于笼统,就是语言混乱,或是逻辑有问题。
一句话,他们认为提出这三大问题,本身就错了,和古希腊开始的本体论研究(形而
上)一样,是“始乱终弃”。他们认为这三大问题本身,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 
- 皇帝本来就没穿衣服,大家都几个巧舌如簧的骗子骗了。

离开了哲学家的书房和学校的象牙塔,人们的本能告诉自己,这“三大问题”是确
确实实存在的,无论你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哲学家的劝说。所以,不是承认或
不承认它们存在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回答不回答的问题,而是如何回答的问题。如
何以一种新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回答这“三大问题”。当然,真理的揭示,必
须有继承性。也就是说,新的解答方法,必须不与传统的形而上解释相矛盾,而又
投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新的亮点和光芒 - 这就是哲学的新阶段,我称之为“绝
学”,所试图完成的。

古希腊传统的研究形而上方法,是将世界分为“形式与变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或“范畴与经验”(迪卡尔,思滨诺沙,康德,黑格尔等)。这个“二分法”的
展开,所以我们今天有了西方世界的两大哲学流派:欧洲的大陆“现象派”,和英
语世界的“分析派”。绝学的提出,必须要包容这两派研究中的真理部分,但又不
能重复他们的老路 - 绝学的本质是将二方面“合为一体”,用“范例”的概念,全
面概括,同时又赋予新的内容。简言之,“范例”,集“精神 - 物质 - 范畴 - 经
验 - 思维 - 语言- 生命 - 历史”,为“一丸(capsule)”,形象地概括化了。在
“范例”以前,我们可以将“形式/范畴”概念的提出,看作哲学中的“硬骨”。另
方面,将“经验/现象”概念的提出,看成是哲学研究的“软体”部分。 当这两方
面都面临危机,需要有新的观点来继承和发扬形而上(本体)的研究,“绝学”,也
就应运而生了。

中国人说,“温饱思淫欲”,又说,“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
人说,人有“安全,食物,性,地位,荣誉,权力”等基本要求。显然,哲学思考,
都不是大众的人生目标。但是,在人类第一哲学家,苏格拉底,看来,只有追求真
理,才是人生唯一的意义。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不知道人类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人,
有过什么样的故事的原因,我们忘记了无数先人。

我们记住的一个名字 - 而且还会被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 叫“苏格拉底”。
(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毛主席让大师们搞两弹一星。总射鸡湿让
2011: 从《圣经》的十诫和《唐律》的十恶谈中
2010: 再谈美式初等教育
2010: 什么是暗能量
2009: 知识精英们的社会责任到底在街头还是在
2009: 论坛常见三代人
2008: 中国和男人
2007: 汉字缘何“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