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博士生怒炒博导事件” |
送交者: 朱蓬蓬 2004年03月03日17:34:4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媒体是这样报道的,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生导师王永成教授,被九名博士生罢免了。也就是所谓的“博士生怒炒博导事件”。 据传,博士生怒炒博导事件,震惊了交大的几万师生,也在全国各大高校引起强烈反响。王永成教授到底是为什么被炒的呢? 报道说,王永成教授把自己的博士生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使用。让他们在自己夫人的“纳讯”公司做软件,只付相对较低的报酬。博士生说:“王永成让他们长期在公司中做项目,而疏于对学生研究学业的指导。”因此必须要换导师。否则,九名博士生将集体退学。学校当局为了平息事态,就出面为九名博士生另换了导师。 王永成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信息处理专家。目前主攻方向是“网络信息智能处理”。他的成就曾使他获得过近十项国家及省部级大奖,并获得“优秀导师”称号。 现如今,舆论根据学校对博士生的屈服,似乎对“教授+商人”提出了指责。一些大学的教授也说,这次“怒炒”是对博导们提了个醒,并声称:“我们大学需要做研究的大师,不是办公司的大款。” 不过,导师将研究生、博士生当作私有财产和廉价劳动力,成为他们经商活动中的赢利工具,据说已是中国高校中早已公开的秘密和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在于:第一、中央曾有过高校办企业的指示,事实证明也办得很成功。第二,自从高校“扩招”以后,学生数量大增,老师所带学生相对要多许多。第三,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就业形势普遍看紧,学生存在烦躁心理。第四,老师,特别是应用技术的热门专业老师,有可能成为“教授+商人”。 那么,应该如何来认识“交大”发生的“怒炒”事件呢?依在下之见,博士生急于研究学业,要求换导师,没有什么错;但作为“博导”王永成教授,在带那么多学生的情况下,有点不到之处,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也错不到那里去。关键在于人们对大学理念的认识,在于对大学管理体制的改进。 据《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2月24日报道说,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对大学的敬仰,如何重建中国大学的精神呢,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了几点看法:第一,大学应具备开放性。自从有大学以后,大学有共同的原则,共同的宗教,当时欧洲各个国家互相往来,就形成同一种思想。第二,大学具备普遍性和一般性,就是授予学生各种学问和能力。第三,一所大学应当有自己的专业,自己的理念。他不为权势所束缚,他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第四,大学应当服务于整个人类,为国家的进步作贡献。大学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纪宝成先生所说的四条,似乎是泛泛而谈,有点不着边际。至于共同原则、共同宗教和同一种思想等等,让人看了有点丈二和尚摸不到脑壳。但我们巡视全国各大学的校训,到是可以看出一点中国大学的精神的。诸如: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云南大学校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其实,中国人民大学的精神是最简洁明了的,“实事求是”四个字,是最好的大学精神。另外,关于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近日中央电视台报道说,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等一些大学,开始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学校的一切大政方针教学管理,都要由教授委员会决定,学校的书记、校长则贯彻执行之。 教授委员会,这是上个世纪的“老话重提”了。纵观世界所有一流大学,无不是教授的权威。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终于想到这一点了。但愿管理体制的改进,让我们不再看到“怒炒”之类的事件被传为笑柄。 2004年3月1日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3: | 我的天才儿子 | |
2003: | 科学家: 独立、合作与竞争 | |
2002: | 关于发展中国生命科学提议的几个问题 | |
2002: | 浙江大学腐败风景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