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没料到国内会这样 |
送交者: 中军 2012年12月21日09:54:4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没料到国内会这样
虽然自己对自己的书有信心,但当朋友告知我,“你的书很受读者喜欢,卖的很好,曾被列为销量第一”时,我还是很兴奋。急呼啦地赶紧上网一查,看到北京图书大厦畅销书排行榜11月12-18日第一,至今还是把它排在第6名,列《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之前。更让我意料不到的是,有书评把它同中央党校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一书并列一起,写出的“一个问题两本书”的文章被新华网等转载了。雅虎也在“最具价值的书评信息”一栏转载了北京晨报的采访。 这本《美国为什么与众不同》虽写作多年,但当我慢慢细读那些评论时,我真的觉得值了。特别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读者在网上留下的话语,有时只有几个字,但却透漏着他们的一种真心的肯定、默默地支持。我也为他们的唯真、唯实、唯情、唯义的追求而高兴,为他们显现出的淳朴善良的心境而自豪。在这种追求与心境中,我看到了当年的我,不管我们是文革的红小兵,还是现在的愤青,不论我们被冠以的“五毛党”,还是“卖国贼”,无论我们是在中国、美国,还是在天涯海角,我们都是活在同一个“中国梦”中。只有在这个梦中,我们所有写字用方块字、吃饭用筷子的兄弟姐妹才会浮现出求真实,追情义的心境。 我所以这样认为,因为这些读者看中的不是我们的名气。妻子和我离开国内20多年了,这本书是我们出国后第一次在国内发表作品。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发表了一系列作品,我也主编过丛书,但那只限于学术理论界,顶多圈内人知道我们。特别是70、80年代的后起新生代,根本不知道我们何许人也。他们的反响,折射了中国社会的一种深层的追求。 这种追求,像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样,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地发展来的,走向未来的趋势很明显。我深切地记得,以前大部分来美国培训的人,不接受或直接争论我的观点,但慢慢地他们听进去了,现在他们追着我讲了。最近在康州惨案发生时,我正陪同公安部门的朋友,也被问及美国能否禁枪问题。我把书中的观点大致一说,他们就明白了美国人骨子里是怎么想的了。 我们写这本书的初衷,源于我接待来美培训团的工作中,就是想给我们的国内兄弟姐妹一些真实的介绍,并没在乎能否尽快出版,更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从1997年开始,配合伊利诺大学,我作为中联公司总裁,接待和陪同了许多国内来美考察培训的代表团,特别是1998-2002年吉林省派来的五期干部培训团。 我的老家是吉林省松原市,见到家乡人真的就像见到了亲人。心里想什么就会和他们说什么。他们大都是五、六十年代左右出生的,我们的背景也差不多,谈起什么都比较容易理解。由于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许多当时已是厅长、市长了,所以,他们有些问题问的比较深,特别是在中美两国的比较上。在给他们的介绍及回答他们的问题中,我深受触动和启发,由此,滋生了写作的念头。 在妻子敬廉的一再劝说下,我在2002年开始隐退生意场之外,专下心来研究。期间,妻子和我做了很多调查,阅读了不同派别的文献,接触了不同看法的人们,思考了不同领域的问题。我们坚信,要对中国老百姓有好处,必须讲真话;而真话一定会被接受的,只是早晚的问题。我们想到了,也许我们这代人,或者说这代人的大多数不接受,但我们还有儿子,孙子呢,不会白写的。没成想,书出版不到半年,就出乎了我的意料。 有网友评论道,“如果你去过美国,如果你认真思考过中国与美国为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差距?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其中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果你只是去美国观光的,从来没有思考过,就不用看这本书了。发表于2012-08-01 18:25:03购买于2012-07-08 16:43:54”。也有网友针对地说,“此书,讲了美国历史这么短为什么成为世界强国的真正原因。一些东西对一些当官的很有用,很有方向性。不过可惜大部分当官的只知道享乐,或者学厚黑学。中华民族的悲哀。多学学美国的优点,中国房价就不会这么高了。发表于2012-09-02 10:14:24”。也有网友在微博上建议,“应把此书作为处理中美关系的理论基础”等等。今天我查看当当网,有个网名叫“小舞儿”写道,“语言平实易懂,非常实用,读后对美国有从直观到内里的认识。给青少年读会有启发。发表于2012-12-20 16:34:58购买于2012-11-28 21:32:04。” 每次看到这些陌生、没见过面、但又像是熟知的朋友的鼓励,我的心都在不知不觉中加快跳动,似乎有种声音,“我要为知我者写”。 知我者,既有普通百姓,也有许多身为领导的朋友们。例如,吉林省委党校副校长、吉林省行政学院院长倪连山,多次鼓励我们尽快把这本书写出来;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人事训练局局长李春生,建议沃顿商学院请我去讲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邀请我去讲美国文化概论等,都让我看到了当下的中国像春雨润地,正在悄悄地颤变。 尤其是今年五月下旬到上海讲课,留在我脑海里的还是他们的学术氛围的开放性。本来准备的是一百人的教室,但结果报名的人多了,就不得不换成了二百多人的大教室,而且原来准备讲二小时左右,结果气氛热烈,讲了三个多小时,也没有人去厕所,所以也没休息。我当时确实很激动,但也很感动。事后才想到,有点对不起大家,怎么也得让人家上趟厕所呀。 本来这课只是沙龙讲讲,听完就算了,没想到他们和我商量,把录象作为一门课放到网上了。还专门为了这门课做了广告,我从心里觉得上海就是上海,不管我们外地人怎么说人家上海多能算计精明,但它确实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回到美国后,一直平复不下心情,常常躺在房后院子里的草地上幻想,中国的其他城市,要是都能融合上海的这个特点,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气质会是什么样呢? 我把国内的这些颤变讲给了我的朋友、三立国际集团总裁吴金堂,他感叹地说,“你小子赶上好时候了”。 “何以见得?”我反问。 “今年以来的不平静,促使各级领导不得不想想,怎样在制度上避免这些漏洞;新的一届要开拓前进,也得想想,怎样在改革上下些功夫;老百姓要想避开被钱玩弄的‘不高兴’,也得看看外面、尤其是美国人怎样生活的。” 每一个民族在前进中,都会七扭八蹭的,不会一帆风顺。好在一辈接一辈地往前走,绝不能回到过去。我们可以到姥姥家玩,听取姥姥的人生经验教训,但不能回到姥姥的观念上去。我们可以吸取孔子的闪光思想,但不能回到到两千多年前的观念上去,那样不叫复兴,而是复旧。看看我们当下的许多“返祖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想一想吗?难道不需要我们找个参照物对比一下想想吗?也许这些想想就是新生代的特点。我教过83、84、85、86届的学生,我知道他们心中不仅有种不忿,而且还有种正直;他们本人虽没上过山下过乡,但他们的哥哥姐姐有过;他们没有经历文革,不知道儒学的另一面,只听了她的遭遇,但同情、中庸、向内修炼并不能满足他们在现代生活中的要求追求,不能实现他们在当今一体化的期望抱负。至于70、80后的年轻人,不仅许多人自己飘过海留过学,而且他们的父母、同学也都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了许多外面的参照系数。90后的大学生每年来美的夏令营就像雨后春笋,现在一到七、八月,无论是餐馆,还是旅馆、景点,都会冒出齐刷刷的一片中国的纯情面孔。 虽然我们把钱扔在了美国,但无论父母,还是学生本人,很少后悔的。 我喜欢我的学生这一代,是他们告诉我,“你天生就是为了讲台”; 我也喜欢70、80、特别是90后,在我们熟悉后,那种没有被欺骗过的纯情就会慢慢地浮现在他们的脸上; 让我忘不了他们的面孔,也许就是他们身上有我的影子,他们的心里有我的追求,他们的梦里有我的幻想。现在他们开始在中国的舞台上开始伸腰的时候,得需要一些敢于、能于、善于面对现实、走向世界的力量了。再拿那些所谓老祖宗的东西来唬弄他们,可能于己于他都已无济于事了。 行将离去的2012对我们来说,虽不触目惊心,但也非风平浪静。不管身在何处,心念何方,我们都因因特网了解到了更多的真相。进步与文明在客观上增加了虚假传播的力度,虽然我们许多兄弟还留恋着依附的诱惑,但这种虚假与依附的忽悠肯定不会走向未来。 多年来的争相卖地,生产了虚高的GDP不说,单单高房价一事,养肥了多少寄生虫。如果说当前的高财政收入未能满足各利益集团的要求,地方财政还入不敷出,那么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没有增量的将来,怎么办呢?矛盾激化,可以用反腐惩治来平复,必要时拉出来几个大老虎打打,枪声即使会稳住一世,能指引我们走向一流吗? 这才是现代生活向我们的社会提出的挑战。 我估计,正是这种挑战驱动了社会心理的颤变,国内的读者们才愿意看一些真实叙说美国的书,而不愿破费那些“阴谋论”、“厚黑学”的东西了。 因为,不管我们欢迎不欢迎,2013年还会照样走来的;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中国终究要按照人类的美好追求往前走的。 魏中军 2012年2月20日 一个问题两本书 中美如何影响世界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给贬朝的上一经济课:韩乃世界第三大粮 | |
2011: | 我遥祭金正日的第四条理由:高科技技术 | |
2010: | 微波炉加热的原理--又是一个疑难 | |
2010: | 从理论上来说,飞机是中国的古代发明 | |
2009: | 一个孔子学院有多大 ? | |
2009: | 教育部:2010年八类高考生享受保送资格 | |
2008: | 福村:我对中文、英文优劣辩论的一点想 | |
2008: | 国家:够了,所谓的传统文化--回aa88 | |
2007: | 清华大学行政领导班子换届 | |
2007: | 又一海归子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