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论范例》序言 ...因为她是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
送交者: InstanceTV 2013年06月16日04:41:5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论范例》 - 中国5千年思想史上首部-世界2千5百年精神文明史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哲学著作:因为她是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八股问)


序言   


粗读《论范例》有感


我是研究微分方程理论以及相关数学物理问题的。虽然自然地对哲学有兴趣,但对相关的深奥理论却知之甚少。限于国内当时的政治背景,仅读过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之类的书籍,受过“辩证唯物主义”影响,但对其并不甚通。由于也了解些唯心主义,从简单、直观的逻辑上觉得“唯物”与“唯心”是谁也离不开谁、互容的一对理念。对于辩证法,则觉得太深奥,难以弄懂。所以放弃了哲学理论的深入思考,将精力集中在数学物理具体问题的研究中。


总的感觉“哲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人类对整个世界(包括自身)认识的最高智慧结晶。这需要研究哲学的“哲人”深入地透过世上所有事物的现象总结出最简洁、明智的普世(或普适)规律。


而另一方面,“哲人”也是普通人,肯定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世上万物形形色色的表像及规律全都看到、总结到。所以我理解,即使是史上最神圣的“哲人”所总结出的哲理也会带有某种局限性, 但一个好的能被继承并不断发展的哲理应该留有不断包容新发现的空间。


两年前,我并不认识《论范例》的作者,更不知道他在万维网上以科普方式介绍的“绝学”,即“范例哲学”。只是当我在万维网上对“量子信息隐形传态”理论提出一些看法后,我们之间开始有了一系列交流与讨论(不是在网上,而是直接通过Email或电话交流,这样能更坦诚相见)。通过交流,发现他完全不像我在万维网上对他的最初印象。开始,从网上他的马甲“Rabit”“Hare”上看,感觉他似乎放荡不羁、博文也只是调侃,所提的“绝学”(当时我没深入看)可能也只是他自己自我欣赏的个人“创作”。

 

通过与他的真正交流、通过粗读其《论范例》原稿,发现对他的印象完全错了。

 

首先,我感觉到他对科学问题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他绝不固执己见,而是虚心地向我和他人请教一些他不甚通的较深刻的力学问题,尊重别人的意见,尊重事实,并将他个人的新认识归纳、提升到系统的哲理上。这正是一个以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真实的哲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其次,我了解到他的哲学功底深厚、受到过这一深奥理论良好、系统的教育,并在这一领域不断深入研究探索。 我认识到他提到的“绝学”并非他个人的随意调侃,而是一个源远流长不断深入发展的哲学理论。 通过《论范例》,我还注意到作者将其哲学研究成果积极用于现实问题的讨论,其中涉及到许多令国人深思的问题。 这些讨论,也反映了他虽然身在海外,却竭尽个人能力,“努力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真正热爱祖国的动人情怀。


由于我是外行,我不能判断他的《论范例》究竟有无、或有多少哲学新见解,但感觉该著是作者真诚、严肃的哲学力作,是他积极、深入、执着探索的总结。这正如作者在该著扉页上所表示的“如果我不能主持正义, 我至少不畏惧探索真理 ”。 我感到他正是这样做的。

 

我在数学物理的研究中的确遇到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哲学难题,相信通过反复细读《论范例》会有极大帮助。

 

 

管克英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首批博士

 

退休前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应用数理系系主任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一个老海归的故事 (转贴)(第六章)
2011: 心灵是教育的核心?
2010: 逻辑: 中国人为什么老是说不?
2010: 百草园:美国高中物理课的小项目
2009: 四篇今年高考零分作文,特请大家再打分
2009: 人创造了神
2008: 这个网站在加拿大吗?
2008: 新旧版网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