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今读到很多有关国内大学招聘人的报道。同时也看到很多读者的反应。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负面的。细看招人与被招人的背景与能力,可以看到国内大学在招人方面的确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快速,彻底的改革。
一般(國外)招人的程序是:
1:学校或院系首先要选定学术与研究方向和领域。
2:公开招聘(给出要求条件与期望) 。
3:审评所有申请人的申请材料。选出前三到十名后选人。
4:邀请后选人到招人单位面试。
5:最后决定终选人。
通常申请人要交一份履历(包括学历,学位,研究经历和工作经历),三到五封推荐信,加上俩到三篇代表文章。次外还要申请人的研究和教学计划,以及发表的文章清单。
另外,招人单位有资格去查询和验证申请人提供的任何材料。推荐信通常起很大的作用(谁写的,是否真实,是否和申请人有利益关系,等等) 。
上述的程序主要是对申请人的。如果任何环节出了问题(作假,误导,篡改,隐瞒,等等) ,申请人都会面临被取销申请资格,或被解雇的后果。另外,如果招人单位招聘了有问题的人,其他申请人有权力去查询和辩解。
再回头看看国内大学近几年的招聘(特别是海外申请人) ,几乎每一道程序都有被破壞的嫌疑。
国内大学招聘人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事情。八十﹐九十年代大批學生留學﹐以後留在國外﹐造成国内大学研究和教学人才斷層(三十五到六十歲)。中國的發展無疑需要一大批中年人。如果国内大学對招聘人之事沒有一個高度﹐長遠﹐規範﹐和嚴肅的對待﹐後果會極其嚴重。而最重要的不是学术与研究是否趕上美國或歐洲﹐或是否成為世界第一﹐而是下一代和下幾代人的培育。国内大学需要招聘的是一批有創新﹐有職業與人文道德﹐有對学術與知識敬仰﹐可為人師表的人﹐有学問的人。這些要求在“人欲橫流” 的時代尤其重要。這些是“人才” 。而不是 熟人﹐ 親人﹐老人﹐有錢有關係有名有大批文章的人。
如果這一關失敗的話﹐我們能否想象中國的未來將是什麼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