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和豆腐腦其實都是做豆腐的中間產物,只是時間先後而已。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嫩。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比豆腐腦稍微勁道一些。豆花放入模具裡面壓實更加凝固之後就是豆腐了。所以製作豆腐的流程就應該是這樣的:豆漿——豆腐腦——豆花——豆腐。市面上還有老豆腐之類的概念,其實這些豆腐的差別都僅僅是在製作豆腐的過程中豆腐的凝固程度不同而已。
在實際生活中,全國各地的豆花和豆腐腦大多對食材沒有這麼講究和苛刻,所以我們平時出門在外吃到的豆花和豆腐腦在食材原料上並沒有太大區別。
淮南王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今安徽壽縣)。相傳劉安不務政事,野心很大,不滿足只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總想謀求一個更顯赫的實職。此外他還醉心於長生不老之術,急於尋求靈丹妙藥。於是,他召集術士門客於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爐火,別出心裁地叫他們用黃豆和鹽滷來煉丹,結果“煉”得雪白細膩的豆腐。它雖非靈丹妙藥,但美味可口,別有風味。此物迅速傳開,風行於世,有詩為證:“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術,安生獲泉布。”
到了三國時期,當時的金川驛地區(今四川自貢富順縣)由於具有適宜大豆生長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豆腐流傳到了富順後備受歡迎。此外,這裡有一口“鹽量最多”的富順鹽井,發達的產鹽業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商賈,人氣異常旺盛,豆腐這種新鮮食品自然擺上了人們的餐桌。
在一次偶然情況下,一些等着吃飯的客人實在沒有耐心等豆腐成型後再加工成菜餚端上桌來,就跑到廚房,看見那鍋內還慢悠悠煮着的嫩豆腐,便要店主賣給他們。因為沒有充分凝固,無法煎炒,只能用鹽兌水蘸着做“下飯菜”。人們驚喜地發現,這種吃法比起煎炒過的老豆腐更加鮮美可口,就一傳十,十傳百,“嫩豆花”即傳到了民間。
清代光緒年間,河北饒陽豆花的創始人韓玉在饒陽城關以賣豆花為生。因他投料考究,已成為饒陽地區遠近馳名的風味食品。韓玉的操作方法是用雞和豬肉熬湯,然後放入桂皮、丁香、茴香、大料,再加入炸醬。一直煮到雞肉酥爛,湯味醇厚不膩為度。吃時碗內盛上鮮嫩的豆花之後再澆上熬好的鹵湯,加上點辣椒油、香油、芫荽。當一碗香噴噴、鮮滋滋、軟酥酥的獨具風味的豆花放在食客面前,未吃便讓人垂涎了。
清代名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這樣記載:豆腐,以青、黃大豆,清泉細磨,生榨取漿,入鍋點成後,軟而活者勝。點成不壓則尤軟,為腐花,亦曰腐腦。
如今,豆花仍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豆花的最大特點是豆腐的細嫩,因此要掌握點滷的技巧。它要求熬漿用微火,不能溢鍋,使豆花不糊、不苦、不澀,勾鹵時用急火,一開鍋就行。滷的烹製要用鮮羊肉片和好口磨湯,火候要掌握好,不能用燉肉的技法熬鹵,才能保持滷的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