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油脂與長壽的關係
黃學章(17/10/08)
脂肪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共為人體的三大營養要素,而脂肪在其中處於十分突出的中心位置,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脂肪是人體的能量儲存庫,1克脂肪含有90大卡的能量,是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兩倍半。也就是說,儲存相同的能量,脂肪要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少許多,體積自然也要小許多,所以脂肪不是肥胖的原因,反而使人比較苗條。
脂肪除了本身是營養物質外,還是其他營養成分中不可缺少的伴侶,如麵粉必須有起酥油才能製成可口的麵包、蛋糕、餅乾。各種肉類、海鮮、菜蔬等,沒有脂肪的烹飪處理,也不可能成為各類中式、西式的美餐。
一般以為脂肪難以消化,會引起肥胖和腹瀉,其實是一大誤解,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相比,脂肪是最容易消化的。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都屬於高分子化合物。人們常吃的麵粉中的澱粉,分子量高達5萬~6萬以上,而蛋白質的分子量更高達幾十萬。
所以,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不是易事,先要在口腔里咀嚼,與唾液拌和,再進入胃,經過胃的強烈蠕動,在各類酶的作用下,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分解為小分子,最後再進入腸道進一步消化分解為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才能被腸道吸收。
而脂肪的主要成分—三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分子量只有800多,基本不需要經過口腔和胃的消化過程,可以直接進入到小腸,被脂肪酶,膽汁分解為脂肪酸、甘油等被腸壁吸收。
油脂雖然通常用於食品烹調,但是油脂也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喝一口液體油脂,感覺芬芳滑潤,入喉舒適,腸胃協調,並無油膩感覺,並能快速增加精力。
其實,多數人都有直接吃脂肪的體驗,比如,巧克力基本上就是一塊可可脂肪(或氫化“代可可脂”),在室溫下是固態,入口即化為液體。
人到老年體力下降,各系統機能逐步衰退,消化吸收系統尤為突出。很多老人為了讓食物容易消化,喜歡吃粥、吃爛飯,其實這最多只能對牙齒有些幫助,對於消化澱粉、蛋白質這樣的高分子化合物來說,基本沒有助益,反而會增加胃的反酸作用。
老人們對於最容易消化的油脂望而生畏,不敢食用的主要的原因是,認為油脂中的膽固醇會導致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據說,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上檢測出了膽固醇,於是膽固醇就成了心血管病的“嫌疑犯”了。
但是情況很複雜,並不能就此定案。
首先膽固醇是人體重要的營養成分,人體必須每天從外界吸取。其次,膽固醇又有”好、壞”之分。只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才有害。而”高密度膽固醇”(HDL)反而對血管健康有利。再則,植物油當中根本不含有膽固醇,只有動物油脂中才含有。
但是,不管怎樣,控制適度的油脂攝入量也是有必要的。問題是怎樣才是“適度”?
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的脂肪攝入量,為不超過日攝入總能量的30%,膽固醇每天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引自《貝雷.油脂化學與工藝學》)。
這樣的安全紅線,中國目前的飲食結構遠遠沒有達到。這無疑可以打消人們食用油脂的疑慮,是中國老吃貨們的福音。
所以,有不少老人花盡積蓄,購買各種無效的營養保健品,卻忽視攝取足夠的最經濟的營養品油脂 造成營養不良,坐失延年益壽,頤養天年的機會,實在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再談油脂與長壽的關係
黃學章(17/10/08)
脂肪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共為人體的三大營養要素,而脂肪在其中處於十分突出的中心位置,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脂肪是人體的能量儲存庫,1克脂肪含有90大卡的能量,是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兩倍半。也就是說,儲存相同的能量,脂肪要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少許多,體積自然也要小許多,所以脂肪不是肥胖的原因,反而使人比較苗條。
脂肪除了本身是營養物質外,還是其他營養成分中不可缺少的伴侶,如麵粉必須有起酥油才能製成可口的麵包、蛋糕、餅乾。各種肉類、海鮮、菜蔬等,沒有脂肪的烹飪處理,也不可能成為各類中式、西式的美餐。
一般以為脂肪難以消化,會引起肥胖和腹瀉,其實是一大誤解,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相比,脂肪是最容易消化的。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都屬於高分子化合物。人們常吃的麵粉中的澱粉,分子量高達5萬~6萬以上,而蛋白質的分子量更高達幾十萬。
所以,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不是易事,先要在口腔里咀嚼,與唾液拌和,再進入胃,經過胃的強烈蠕動,在各類酶的作用下,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分解為小分子,最後再進入腸道進一步消化分解為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才能被腸道吸收。
而脂肪的主要成分—三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分子量只有800多,基本不需要經過口腔和胃的消化過程,可以直接進入到小腸,被脂肪酶,膽汁分解為脂肪酸、甘油等被腸壁吸收。
油脂雖然通常用於食品烹調,但是油脂也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喝一口液體油脂,感覺芬芳滑潤,入喉舒適,腸胃協調,並無油膩感覺,並能快速增加精力。
其實,多數人都有直接吃脂肪的體驗,比如,巧克力基本上就是一塊可可脂肪(或氫化“代可可脂”),在室溫下是固態,入口即化為液體。
人到老年體力下降,各系統機能逐步衰退,消化吸收系統尤為突出。很多老人為了讓食物容易消化,喜歡吃粥、吃爛飯,其實這最多只能對牙齒有些幫助,對於消化澱粉、蛋白質這樣的高分子化合物來說,基本沒有助益,反而會增加胃的反酸作用。
老人們對於最容易消化的油脂望而生畏,不敢食用的主要的原因是,認為油脂中的膽固醇會導致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據說,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上檢測出了膽固醇,於是膽固醇就成了心血管病的“嫌疑犯”了。
但是情況很複雜,並不能就此定案。
首先膽固醇是人體重要的營養成分,人體必須每天從外界吸取。其次,膽固醇又有”好、壞”之分。只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才有害。而”高密度膽固醇”(HDL)反而對血管健康有利。再則,植物油當中根本不含有膽固醇,只有動物油脂中才含有。
但是,不管怎樣,控制適度的油脂攝入量也是有必要的。問題是怎樣才是“適度”?
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的脂肪攝入量,為不超過日攝入總能量的30%,膽固醇每天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引自《貝雷.油脂化學與工藝學》)。
這樣的安全紅線,中國目前的飲食結構遠遠沒有達到。這無疑可以打消人們食用油脂的疑慮,是中國老吃貨們的福音。
所以,有不少老人花盡積蓄,購買各種無效的營養保健品,卻忽視攝取足夠的最經濟的營養品油脂 造成營養不良,坐失延年益壽,頤養天年的機會,實在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