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匡政:培養國民敬畏心或是食品安全之道
有了敬畏之心,一個人便會在行事時,感到上天有一雙眼睛時刻在看着自己。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這雙眼睛既是上天的,也是人性中良知與善的眼睛。有了這種敬畏心,並非因擔心受到懲罰才不去做惡,而是會從自己生命中體會到一種人性的神聖感。這種神聖感,自然使你不願褻瀆自己的生命意識
每年3·15後,總會曝光出大量食品安全問題,今年也不例外。從毒豇豆、地溝油,到毒筷子、毒餐盒,曝出的內幕總是讓人觸目驚心。尤其是毒餐盒和毒筷子,本來人們使用這些一次性餐具,是為了更衛生,哪知竟成了“隱形毒藥”。食品和餐具對人體無毒、無害,應當說是人們對食品環境的一個起碼要求,但是在現實中要做到,卻讓人感到越來越難。
如今抓捕幾個無良奸商,查處幾件食品安全大案,已經很難消除民眾對食品環境的整體不信任。雖然我國去年通過了《食品安全法》,這部法律也明確了質量監督、工商行政和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責任。但這種“分段管理”的方式,卻因各自為政、溝通不暢,反而成了各部門推諉責任的理由。很多食品安全問題,都是出在監管責任的空當之處,等出了問題,才發現還有如此之多的監管“真空”。
正是這些原因,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只要沒有媒體大量曝光,多數處在無人過問的狀態。比如毒筷子、毒餐盒等食品包裝,只有出了問題,才發現很難明確是哪個部門的監管責任。雖然食品企業有許可證制度,但食品包裝的市場准入制,除塑料製品外基本還是空白。即使有許可制的,也明顯沒有後續的監管部門,強制執法更是談不上。
我們考察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會發現問題首先出現在質檢部門,這裡既有企業,也有政府的質檢部門。無論在企業,還是在政府,這些質檢人員由於各種利益關係,很難成為真正左右食品質量的強勢人物。如果做不到嚴格按照食品標準檢測,民眾即使能發現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像“三聚氰胺”這樣危害生命的急性事件,或者像毒筷子這樣肉眼就能辨識的安全問題,而那些導致慢性危害的食品安全問題,卻很難被真正發現。另外,國內的質檢水平低,也是一個很難短時間改變的困境。早有資料顯示,國內即使對一些國際非常敏感的污染物如二口惡英等,仍然缺乏快速的檢測技術。沒有強勢的質檢部門,沒有先進的檢測技術,要想在短時間內解決中國越來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顯然非常艱難。
細究起來,出現大量食品安全問題,和當下民眾的文化心理也有關。在公眾文化心理中,敬畏是一個重要基礎,這可能是當下國人最稀缺的一種情感了。在宗教國家,敬畏既是首要的道德準則,也是一種生命意識。“敬”是對生命價值的態度,而“畏”則意味着對生命的警示和自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對天道的敬畏是培養人格的開始,沒有這種敬畏,一個人很難成就高尚人格。敬畏天命既是人存在的一種狀態,也是人類對世界的一種理解,因為“敬”會有所為,而“畏”會有所不為。孔子強調“君子有三畏”,就是一種對內在人格的道德要求。敬畏雖不是人的全部美德,卻是很多美德的基礎。不知敬畏的人,也較難理解正義和誠實。有了敬畏之心,一個人便會在行事時,感到上天有一雙眼睛時刻在看着自己。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這雙眼睛既是上天的,也是人性中良知與善的眼睛。有了這種敬畏心,並非因擔心受到懲罰才不去做惡,而是會從自己生命中體會到一種人性的神聖感。這種神聖感,自然使你不願褻瀆自己的生命意識,這成為人們塑造理想人格最重要的力量。有了這種敬畏意識,諸如那些造假、製毒的現象,自然會有所遏制。
嚴格說來,一個值得信任的食品環境,是人們生活的底線,並不是什麼“高要求”。但顯然食品安全問題,也不能完全依賴政府監管,尤其是那些無處不在的小作坊和攤點,都可能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滋生地。從長遠看,如何培養民眾敬畏的文化心理,如何建構一種穩定的社會價值體系,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也會有所助益。
總之,不能把別人的健康往虎口裡送,應該成為所有人的道德底線。